山西一普通警察有望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提起諾貝爾文學獎,大家自然關心諾獎評委如何評价中國作家。對這個
除了要培養翻譯人才,他認為還應廣泛發掘人才。他認為,目前中國的作家中,除李銳、莫言等人有望獲得諾獎外,還有一個在中國文壇上不太被人所知的名字——曹乃謙。他說:“曹乃謙是山西一名普通警察,但在我看來他也是中國最一流作家之一,他和李銳、莫言一樣都有希望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可15年來沒有出版社愿出版他的東西,因為他沒名气。我是在瑞典文學院圖書館訂閱的《山西文學》上偶然讀到了他的作品,當時我就立即把他的文章翻譯成英文。我在國外都能找到他,為什么國內的評論家反而發現不了他?”當記者詢問他明年會推荐哪位中國作家時,他笑著連連擺手說:“這個不能講。”馬悅然10月21日左右將到山西与曹乃謙見面。
諾獎資深評委、瑞典文學院院士、前任常務秘書長斯圖爾·阿蘭教授表示,諾貝爾文學獎在評選時只會從純文學的角度考慮一部作品的价值。他承認諾獎的評選難免有主觀性因素在里面,“因為文學畢竟不像自然科學,可以用几斤几兩稱出來。但最后會按‘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進行最后的評選。”
今年的諾貝爾文學獎還有兩個“意外”被媒体廣泛報道,其一是推遲一周頒獎;其二是“瑞典文學院院士、諾貝爾文學獎評委”安隆德宣布退出瑞典文學院,以表達對文學院去年將諾貝爾文學獎授予女作家兼詩人耶利內克的不滿。談到這兩個問題,馬悅然解釋說,第一,諾獎并沒有延遲,而是依照慣例与其他諾獎有意間隔了一段時間;第二,安隆德在9年前就与另外兩名評委退出了瑞典文學院,瑞典文學院也對他在耶利內克獲獎一年后才提出質疑也深感疑惑。
据悉,10月19日至20日,這兩位諾獎評委將与另一名評委共同參与在北大舉行的已故瑞典著名劇作家斯特林堡的國際學術研討會。屆時,馬悅然先生將作題為《翻譯的技藝》的講座,阿蘭教授將全面介紹諾貝爾文學獎,國際斯特林堡學會會長比約恩·邁達爾教授、瑞典國家現代藝術館館長歐勒·格蘭納夫教授等人將為中國听眾展現斯特林堡丰富多樣的藝術成就,中國方面李銳、莫言、余華、趙玫等著名作家、斯特林堡的權威譯者李之義先生、著名導演林兆華先生、北京大學世界文學研究所所長趙白生博士和羅湉博士也將暢談斯特林堡的藝術魅力。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