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策:我的创作源于对警察职业的思考
从2000年至今,我一直没有停止公安题材影视作品的探索和创作。
如《无悔追踪》描写公安民警40年的不懈追踪,40年的追踪也反映了历史的风云和社会的沧桑,以近乎传奇的故事引出几代人的复杂关系,以及北京的运动和时代的变迁。
不知道别人如何,我的创作大都源于我对警察职业的思考。随着思考的深入,日常的警察工作、生活就都有了不同寻常的意义。我们常讲警察职业的特征是忠诚,其实忠诚不仅仅是成为我们榜样的那些英烈们在瞬间展示出的神勇,更多的是普通民警在常年累月的平凡工作和生活中的付出。后者其实是前者的基础。是一个一个警察个体的平凡业绩凝聚而成的警察精神,才会在关键时刻迸发出英雄夺目的光辉。而更进一步思考,警察在日常生活中的付出是什么?仅仅是对家庭和亲人的愧疚?是体能和生命的磨损?也不尽然。警察真正的付出与牺牲是在历史风云和社会矛盾中精神和物质上的冲突和错位,是在社会价值观变化中的孤独的坚守。警察是永远处于社会矛盾的交会点上的,警察是不管社会怎样变化也要坚守自己的职责的,而这种职责,就是做社会的凝固剂,就是把自己的一切无怨无悔地浇铸在社会安宁的地基中。
由此有了《无悔追踪》。40年的不懈而似乎无望的追踪,就是为了展现普通民警的这种付出,就是为了展现他们在其中所形成并逐渐坚定的信念。有了这样的创作意图,素材和原型是不缺乏的,每个民警的身上都会有感人的细节。
(张策:著名作家,现为全国公安文联秘书长,公安影视作品审读员。他创作的《无悔追踪》、《警探雷鸣》等多部小说被改编成电视剧,《刑警队》等多部小说被改编成电影。开创公安碟战剧先河,是目前公安作家群主要领军人物之一。)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