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警察影视>详细内容

警察影视

借助极端事件反思人性 反恐题材成国际影视新宠

来源:文汇报 作者:未知 发布时间:2006-08-18 10:51:24 浏览次数: 【字体:

 

尼古拉斯·凯奇在《世贸中心》中饰演纽约警察

    发生在伦敦希思罗机场的恐怖袭击阴影尚令人惊魂未定,银幕上以反恐事件为题材的影片也正“来势汹汹”。由普京总统钦点支持的俄罗斯反恐影片《生死倒计时》,已于11日在全国上映。反映2001年“9·11”恐怖袭击事件的影片《世贸中心》,也刚刚在北美上档。在“反恐”成为全球性话题之时,全球的电影片商也没有放过这个热点,反恐题材电影已经成为暑期银幕的重要主题。

  恐怖袭击 解读多视角

    一些国家的银幕和荧屏上,或取材真实事件,或纯粹编撰故事,反恐题材影视作品不断在升温。

    正在我国上映的《生死倒计时》,根据2002年莫斯科大剧院“人质事件”为蓝本改编。讲述了俄罗斯国家安全局一位少校孤身反恐,解救马戏城被控人质,并阻止恐怖分子以化学物质袭击北约反恐峰会阴谋的故事。影星尼古拉斯·凯奇主演,《野战排》、《刺杀肯尼迪》的导演奥利弗·斯通执导的《世贸中心》,也将在北美首映。由于题材特殊,又是金牌演员和导演搭档,评论界已经把尚未公映的《世贸中心》列入了“奥斯卡”入围作品。

    早在5月,我国引进的影片《一级戒备》,在全国前3天的票房即破千万元。Fox电视台的《24小时》在第五季之后,也开始了电影版的拍摄工作。而在前不久闭幕的泛亚电影节上,沙特阿拉伯影片《今天和明天》以及伊朗影片《停火》,也因为独特的视角解读伊斯兰世界和恐怖袭击等话题,而备受影评人的关注。

    争夺观众 比拼大场景

    尽管恐怖主义常常被视作瘟神,但是出于感官刺激和卖座考虑,反恐题材影片却常常借“恐怖主义”制造大场景。商业电影帝国好莱坞出品的影片自然不用说,就连欧洲摄制的反恐影片,也开始进入大场景比拼的阶段。

    《碟中谍3》中美国跨海路桥混战的场景耗资不菲。而在《真实的谎言》中,这段路桥被攻击机炸毁的场景,早已成军事迷们心中的经典。空军一号、战列舰、核导弹,只要是剧情需要,好莱坞几乎能动员一切力量“参与”反恐影片的拍摄。

    而历来以文艺著称的欧洲电影,在反恐题材的投入上也不含糊。俄罗斯的《生死倒计时》,由于获得普京总统的钦点,不仅拿到了近千万美元政府投资,还不计成本地“征用”了包括Su-27在内的十几架战机,大搞实景拍摄。德国的《列车惊魂》也不惜成本大搞爆破,从公路一路炸到铁路。而法国新片《空中决战》不仅在银幕上大秀空战,还真实取景法国国庆日空军大阅兵。

  深入反思 内涵更丰富

    除了以大场景吸引观众之外,反恐题材中感人的故事情节,则成为影片反思人性、丰富作品内涵的支柱。有不少该类题材的影片,甚至舍弃了大制作的华丽场面或者个人英雄,转而采用朴素的纪实风格,讲述普通人面对恐怖主义的态度。

    第一部直接展示“9·11”恐怖袭击过程的影片《93号航班》,今年4月在北美上映,现在则成为碟市热卖的产品。影片讲述了2001年“9·11”事件发生当天,美国联合航空公司93号航班遭劫持后,乘客、机组人员和恐怖分子搏斗,并阻止飞机撞向原定建筑物的故事。没有爆炸场景、没有大牌明星,取材公开的档案资料,拍摄者用纪实手法,塑造了一群平民英雄。

    而历来以银幕硬汉形象出现的尼古拉斯·凯奇,在《世贸中心》中以救援警察的身份出现。故事取材真人真事,片中的一些群众演员则是事件的亲历者。导演奥利弗·斯通强调,《世贸中心》是一部关于人性的影片,是他20年来一直在寻找的主题。(王磊 施晨露)

反恐题材 影视新宠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