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警察影视>详细内容

警察影视

我看公安题材影视剧的败笔

来源:人民公安报 作者:彭祖贻 发布时间:2005-10-14 17:53:42 浏览次数: 【字体:
  毫无疑问,公安题材影视作品属于好看的戏,其情节之曲折,悬念之诱人,善与恶冲突之激烈,如果再加上人情味儿什么的,无疑十分吸引观众的眼球。娱乐也好,宣传法制、弘扬正气也罢,此类作品自有其广阔市场,其多元的价值应当予以充分肯定。然而,近年来此类题材影视剧创作普遍存在着只追求“好看”,不大顾及社会效果的弊病。比如———

  好好的一个阳光男孩,因为暗恋一个警察姐姐而被公安机关利用,被派到贩毒集团内部充当卧底,结果被毒贩头子的美女女儿缠上,一步步地踏上不归之路,先是荒废学业,再是毒瘾上身,乃至最终送命。我不止一次听到有观众为男孩的悲惨遭遇大骂警察缺德;

  公安局长因受邪恶势力的打击落难了,却有三个不同年龄段的美女轮番来安慰他、照顾他,有人说这哪叫落难呀,明明是饱享艳福啊!再换个角度一想,这个全剧着力塑造的英雄人物,生活作风究竟是什么一回事?

  因为片子动不动就要拍几十集,只好把黑恶势力的能量过分夸大,以便将正义一方的胜利安排到最后的关头。为此,很多这类电视剧几乎从头到尾都是黑势力横行不法,党委政府无声无息,偶然出现几个官员,要么是黑势力的保护伞,要么是瞎指挥、乱加压,不但帮不上忙,还专门给破案民警添乱;

  刑警永远是老大,在老百姓面前警官证一亮,就能把人吓得不行,想带谁走谁就得跟着走人。对内部,可以对别的警种颐指气使,在局长、甚至市委书记市长面前也是没大没小,拿犯罪嫌疑人粗暴开练则成为个性和感情的展示;

  年轻的女警察不长眼偏偏恋上毒贩,并且随意与对方发生性关系,以至生出的儿子都是毒贩的种,最后无法摆脱毒贩的纠缠导致家破人亡……

  如此种种,不一而足。我接触过一些此类题材的影视编导,常听到的词是“收视率”,是“影视元素”,很少听到谁强调生活的真实,生活的逻辑,以及社会影响。最近,我花时间认真看完了一部公安题材电视连续剧,片中的警察为了侦破多年前的一桩积案,想尽一切办法去调动嫌疑人重新犯罪,剧中,警察的友情和爱情都成了破案的手段,通篇看到的都是警察和警察的领导们在运用阴谋诡计,而结果,造成的损失更为严重,我看后真不知是警察在犯罪还是作案者在犯罪。

  我也反对对公安题材文艺作品的过多设限,在一个开放的社会里,文艺作品无疑是让人民群众了解警察、了解公安工作的一个好途径;同时,此类题材本身所具有的种种特点,也决定了它较之其它题材更具观赏性。但是,作为文艺作品,它必须承担正确反映现实生活和维护法制的责任,不能一味为追求观赏性而胡编乱造,更不能为了标新立异而拿公安机关开涮,随意往人民警察脸上抹黑。

公安题材|作品|影视剧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