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本夫:最后才看《天下无贼》
金陵晚报报道 昨天下午,作为本报主办的读书节的一项活动,南京作家赵本夫来到金陵图书馆,为爱好文学的南京市民做了题为“小说与影视作品的关系”的演讲。演讲中,赵本夫披露了《天下无贼》从小说到电影的许多内幕。
20年前就触电
身为江苏省作协副主席的赵本夫,年前凭借着《天下无贼》的走红,使人惊叹,南京又多了一个大腕级的影视作家!
“其实,20年前,我就开始‘触电’了。”昨天的讲座上,赵本夫向听众透露自己的“触电”经历。1981年,赵本夫发表了处女作《卖驴》,随即获得了全国短篇小说奖。这部以清新雅致细腻的文字表现市井生活的作品当时被导演看中,被拍成了电影,主演是后来赫赫有名的李保田。不过,这部电影当时并没有获得了很大的反响,很快就被观众遗忘了。后来,赵本夫的作品陆续被拍成影视剧,其中包括去年热播的《走出蓝水河》,但火爆的程度都不及这部《天下无贼》。
身为省作协副主席的赵本夫如今已经是妇孺皆知的著名作家,不过,客观上,是冯小刚的《天下无贼》使得赵本夫的名气从文学圈内波及到社会各个层面,这对成名很早的赵本夫来说是否是一种无奈和尴尬。记者向赵本夫抛出了这一略显尖锐的问题。赵本夫不以为意,他说:“小说和电影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样式,有不同的影响力。我不觉得尴尬,不管怎么说,是先有小说才有电影的。”
很晚才看电影《天下无贼》
赵本夫说,其实,在他看来,写于多年以前的短篇《天下无贼》并非自己最得意的作品,“那只是我几百万字中的一万字”,赵本夫说,《天下无贼》被冯小刚看中,后来又拍成当上了票房冠军的电影,这些,他自己都很意外。
冯小刚怎么会看上《天下无贼》的,赵本夫也没有完全搞清楚,他说,好像是葛优看到了这个小说,然后,他又推荐给了冯小刚。接下来,就是冯小刚找来刘德华、刘若英拍,电影拍完了,上映了,取得了很不错的票房成绩。
至于冯小刚把小说拍得怎么样,尽管演讲的题目是“小说与影视作品的关系”,赵本夫却不愿多说,“小说既然交给了导演去拍,就得按照他的意思拍。他可以作修改,也可以删掉一些东西,加进他想要的东西!”因为这个原因,电影《天下无贼》上映时,赵本夫并没有立刻到电影院里去看,一直到电影放映的最后一天,赵本夫才悄悄走进电影院。他说,面对电影《天下无贼》,他和其他人都一样,是个普通的电影观众。
不评冯小刚的修改
不过,小说毕竟是自己写的,看了电影,比较还是出来了。赵本夫说,电影版和小说版的《天下无贼》,不同的地方还是很多。“比如,窃贼团伙黎叔集团,我在小说里是写得很虚的。冯小刚的电影里,却加入了许多对黎叔团伙的具体细节。又如傻根和警察,在我的小说中都是很沉默的,很少说话,警察一路上追捕雌雄大盗,到底抓不抓,他很矛盾,手铐藏在袋子里,手攥着手铐,攥出了一手汗。我是用对人内心的描写来表现这个警察,而不是语言。可是电影里,警察不停地说话,很絮叨,有点韶!”
这样修改好不好?赵本夫没有正面回答,他说,毕竟“小说是我的,电影是冯小刚的”,而且电影还是一次“成功的商业运作!”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