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部队2 》真实再现警察打黑 勇敢揭露政府犯罪
《精英部队2 》展现“强悍”巴西
“这绝对是打向观众的一记重拳。”巴西《环球报》一年之前对《精英部队2》的评价如今仍未过时。中国观众在一年之后看到这部反映巴西警方打黑除恶的影片时,同样倒吸一口凉气:里约热内卢真的如此可怕?!当毒贩成为最不值得剿杀的喽啰,当警察演变成肆意虐杀的黑帮,当议会架构起贪腐敛财的网络,那政府……看过《精英部队2》的观众不禁要问,巴西究竟是天堂还是地狱。
揭黑现实催生巴西最佳电影
如果说4年前斩获柏林金熊的《精英部队》是巴西献给世界影坛的开味酒,那么去年上映的《精英部队2》绝对是口味浓重的巴西烤肉。本土导演何塞•帕迪里亚把这部电影的续集拍得可谓“变本加厉”,镜头中所有直指腐败的桥段被表现得更加直白,第一部中警匪械斗背后隐喻的政治腐败,在第二部中被明示、深化,进而将一部看似好莱坞式的动作片“升华”为揭露“巴西式”腐败的政治片。
巴西最大城市里约热内卢有近700个贫民窟,那里被看作各类犯罪的温床。是贫困滋生犯罪吗?《精英部队2》给观众另一个答案:有组织的政府犯罪令贫民窟“永世不得翻身”,那里众多的人口是政客谋求选票的根据地,廉价的劳动则是强权阶层掠取财富的聚宝盆。对《精英部队》系列电影而言,“感同身受”是巴西观众区别与世界其他地方观众之处。这份认同感令该系列电影在巴西几乎做到了无人不知。《精英部队2》是迄今为止在巴西上映的电影中票房最高、观影人次最多的,同时也以几乎众口一词的评价代表巴西电影参选明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正如巴西文化部对该片的评价:“《精英部队2》的艺术成就已经远远超越了所有巴西影片,它当然最有资格代表巴西竞争奥斯卡。”
巴西媒体“佐证”社会黑幕
《精英部队2》折射出巴西社会一条主要矛盾链条:贫民怕毒贩-毒贩怕警察-警察怕政客-政客怕媒体。影片主角原巴西警察精英部队(BOPE)中校纳西贝托在截获录音证据并公之于媒体后,庞大的政府犯罪网络才被“部分”瓦解。由此凸显,相对独立,秉持公民知情权大旗的巴西媒体成为遏制犯罪的重要一环。或许从某种程度上说,这部直指政府腐败的影片能在巴西公映,也得益于电影半纪录式、颇具新闻写实感的拍摄风格,不少巴西贫民窟的观众至今把《精英部队2》当纪录片看,因为该片90%以上的实景拍摄令观众感觉银幕上的枪林弹雨和生活中的并无二致。
《圣保罗州报》认为,《精英部队2》有夸张成分,有好莱坞式的演绎,但多数就是巴西现实。多年来的统计数字可以证明里约是巴西的犯罪之都,圣保罗、累西腓、马塞奥等地的犯罪率是北欧国家的10倍。巴西是目前世界上谋杀犯罪率第四高的国家,每年有4.5万人死于谋杀。巴西环球电视台在报道《精英部队2》反映的“警员涉黑”问题时分析,巴西部分警察确实过着“亦兵亦贼”的双重生活,里约热内卢警察需要对该城市1/5的杀人案负责。联合国专员奥尔斯顿也在其报告中描述,“巴西一些警察上班时表面上在打击犯罪活动,下班时却变身犯罪分子”。巴西某些地区出现的所谓的“行刑队”正是由现役或退役警员组成,他们经常受雇于商人、政客,专替“雇主”除掉对手。
巴西人不怕直面现实
巴西是个令人胆寒的国家吗?去过巴西的人大多不会这么认为,毕竟好莱坞动画片《里约大冒险》里描绘的热辣、动感、缤纷的巴西也是客观存在。不过巴西当地最受外国游客喜爱的T恤衫上印着:“我把我的心留在了里约,另外还有我的手表、我的相机和我的钱包”。从中不难看出,巴西就是这样一个天堂与地狱一线之隔的国家。
《巴西大地网》在评论《精英部队2》时称,巴西人不会被影片中的打黑场景所吓倒,这源自于巴西人内心天然的强大。的确,作为世界上最地大物博同时经济增速最快的国家之一的巴西,其国民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不怕惹事”的强硬性格。其中最典型的案例就表现在巴西在对待美国的态度上。2004年,美国要求27个国家的公民在进入美国的时候必须留下指纹和照片,巴西也是这27个国家之一。其他国家选择忍气吞声,只有巴西选择让美国人去巴西时也享受“同等待遇”。
这种倔脾气反映在新闻、影视作品创作上就是大胆写实,绝不给任何人留情面。巴西累西腓电台在评价《精英部队》系列电影之所以顶得住警方抗议最终得以公映时认为,这体现了巴西的独立性、原创性和追求自由的精神,不过该台也承认,这种强悍体现在罪犯身上,就令人担心了。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