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警察影视>详细内容

警察影视

荧屏警匪戏扎堆 公安戏的三大缺陷与四大风格

来源:西部在线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05-06-04 22:30:06 浏览次数: 【字体:
    批公安戏3大缺陷 

  在刚刚结束的首届中国影视博览会上,记者了解到,每年公安剧占所有电视剧的30%,而今年八月份的公安剧数量已达到去年一年的总量,这意味着明年此类题材将再次成为荧屏亮点。日前在公安题材影视制作研讨会上,与会者提出了如下观点——

  变相的“犯罪指南”?

  五六年前公安剧只有英模事迹式、侦破式、纪实式和正剧式4大类型,而目前已发展到涉案嫌疑剧、涉案爱情剧、涉案反腐剧、涉案法检剧、涉案动作剧、涉案纪实剧、涉案心理剧和涉案人物剧8种类型,而且互相包容。国家广电总局总编室副主任王丹彦说,在这种背景下,公安剧不能是简单地再现,更不能成为“犯罪指南”。有的电视剧将如何逃避追捕、销毁证据、作假、从心理上与公安对抗、跟检察官对抗这些细节都展示得清清楚楚,还有的电视剧将怎么杀人、放火、行凶、抢劫、吸毒、拐卖妇女、贪污受贿等,详细描写。公安戏要求我们创作者站在更高的层面上去思考、取舍,而不是简单地再现。

  夸大的负面因素

  各种媒体对公安题材电视剧带来的负面影响早有评说,特别是反腐剧。王丹彦说:“有的电视剧看了以后,观众感觉现在的官场太黑,有的地方班子全烂掉了。有的电视剧取材是真实的事件,但在处理上分寸不注意,典型的情节效果给人的感觉是中国黑社会当道,黑方招摇过市,甚至还有枪战。看得出来,电视剧明显克隆了国外影视剧,虚构情节多。”

  强化的反派“人性”

  现在公安剧中比较多地看到,在正派与反派刻画分寸的把握上有较多问题。一些电视剧就是美化犯罪分子,有一些以总经理、董事长等面目出现的大毒枭、走私犯、黑恶势力的后台代表,不仅表面上个个都是正人君子,而且他们内心有一种无奈的隐衷。在电视剧中,往往展现他们这种无奈、隐衷,甚至人性的情感方面刻画得比较细腻,而掩盖了他们贪婪、阴险、残暴的本质部分。我们不排除任何人都有两面性,即便是最坏的人,但在电视剧中怎么来处理这种辨证关系,已成为此类电视剧创作的焦点。(北京晨报 记者 佟奉燕)

    评公安戏4大风格 

  最近荧屏上警匪戏有点扎堆,别看都属“警察抓小偷”的故事,但是它们之间却有着不同个性、视角——

  言情风格:在案件中解读爱情

  不论是《玉观音》还是《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海岩笔下的故事都与案件脱不了干系,也让整个故事变得离奇而极富色彩,令男女主人公的爱情得以考验。《玉》剧中安心被毒犯追杀,杨瑞保驾;《拿》剧中韩丁带着对罗晶晶的无限深情替她的旧情人翻案;《永不瞑目》中肖童为了追求女警察欧庆春,不惜羊入虎口做线人;等等。

  这种案件+爱情的故事风格,不仅让观众从视觉上享受了一把纯真爱情,也满足了常人偷窥的欲望,更在剧情中获得了平日无法获得的刑侦常识。

  纪实风格:还原生活本色

  从1994年《中国大案录》开创中国警匪剧商业运作先河之后,《铁血警魂》、《中国刑警》、《真相》、《控辩双方》等纪实风格电视剧紧随其后,均在全国各地的当年收视率上稳居前5位。特别是《命案十三宗》更是被评为2000年度北京10大热门电视剧之一,与前几日播出的《征服》之火爆有很多相像之处。

  纪实戏抓人之处还在于它们还原真实案例的真实过程,满足了观众的好奇心。虽然《征服》相比之下艺术创作的成分比较大,但仍然保持了同样的纪实色彩。 

  故事风格:电视中读“故事会”

  《重案六组》已经拍了两部,一个赛一个收视率高。其导演徐庆东坦诚表示自己模仿的就是《纽约重案组》,也让这两部戏成了警匪戏中的另类风格。每集讲两个故事,令观众领略了什么叫快节奏;而每个故事都是案件的主干,让人觉得像看故事会一般过瘾。

  观众喜欢这种方式是因为只要看上一眼故事也便知道个八九不离十,容易进入情绪;其居高不下的收视率证明了这种快餐样式符合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习惯。 

  职业风格:了解警察生活侧面

  为了近距离反映眼下反腐力度不断增强,编剧们也把反腐行动写到了“局子”里。最近陈宝国、濮存昕两位《公安局长》的身边,都有一个无意中被害群之马拖下水的副局长。对他们的惩治,让观众感到了正义的力量。

  同时,这类戏把镜头深入警察局内部,展示了基层干警的生活工作侧面,5月份BTV播出的《绝对控制》更把笔墨浓重的点放在了刑警生活上,窥探这一职业的苦乐艰辛。
电视剧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