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警察影视>详细内容

警察影视

警察生活缺乏了解 打黑反腐剧陷入套路

来源:《北京青年报》 作者:刘江华 发布时间:2005-06-04 21:27:02 浏览次数: 【字体:
   近期,一大批公安、侦破题材电视剧又开始在荧屏热热闹闹地播放起来。以白宝山案件为原型的《末路》在BTV-4的播出刚刚结束,取材于东北梁旭东案件的《绝不放过你》又开始播出;《缉私要案组》结束使命之后,《被告》紧跟着上场。同时,参照在5月刚刚结束的北京国际电视周上传来的信息,公安题材电视剧还将继续成为明年荧屏的主要题材。但是,目前这一类型电视剧的制作水准良莠不齐,模式化、概念化的倾向成为“大好”市场形势下涌动的一股暗流。借目前一批以打黑反腐为背景的电视剧再度占据荧屏黄金档的时机,记者就其存在的问题采访了有关人士。

    反腐戏已成套路

    《绝不放过你》导演雷献禾说,近来反腐倡廉影视作品在市场上受青睐,现在很多人都在拍反腐戏,但纵观起来,“多是戏赶到那儿了才拍”,他当初拍《大雪无痕》时就是这样,曾在央视热播的《当关》、《风雨乾坤》、《雷霆出击》也是这样,包括赵宝刚,他拍的《红色康乃馨》也未跳出这个套路。“我之所以要做专职反腐导演,就是要走出戏找导演的圈子, 啥剧本反腐,我拍啥,没剧本,我就找案例故事来写,总之,要让我今后的戏专注于反腐,成系列、成品牌!”他表示,《绝不放过你》后还会马上再投拍一部戏,使这些戏成为“反腐打黑三部曲”,或叫“《大雪无痕》三部曲”。

    公安部金盾影视文化中心总编辑施建中归纳了当前有关公安、案件题材的电视剧存在的问题:1.题材方向的重大引导不够;2.对警察文化的内涵缺乏了解;3.警察形象在人文意义上的开掘不深;4.故事情节处理随意性太大。 这些问题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每年此类题材电视剧拍摄的绝对量最多,但好作品却凤毛麟角。

    对警察生活缺乏了解

    在以上这些问题中,施建中认为最严重也是最致命的一条是对警察生活缺乏了解。很多公安题材电视剧作者的创作理念有问题,他们缺少对警察的执法程序、执法环境、执法形态的了解,一句话,其实是对警察生活缺乏深入的了解。于是,往往一部公安题材电视剧里漏洞百出、常识性错误很多。而对于犯罪分子的描写就不一样了,因为这类素材的来源很多,各种报道、传说、街头小报、地摊文学等等,虚构空间比较大,故事的原始积累相对要丰富。而老百姓往往由于关心自身的安全也会更加关心这方面的故事,加上惊险、悬疑等审美因素,所以公安题材电视剧的收视率高具有一定的客观性,这样导致黑色故事往往成为一种热点。另外,犯罪分子描写得再坏由于结局肯定是光明战胜黑暗这一定势,在审查时也容易通过。这一定势的副作用在于正在把警察艺术形象概念化。 “从审美的角度上讲,写好一个警察形象的难度要10倍于写好一个犯罪分子”,施建中如是说。

    施建中介绍,即使从好莱坞的创作来看,警匪片的比例大致在80%。可是,在他们所有的警匪片中,表现警察的光荣几乎成为主流。所以,从某种角度讲,写好警察故事其实是张扬法制的需要。

    有关方面加强调控

    《绝不放过你》原名《中国打黑第一案》,故事取材于1998年公安部一号大案——梁旭东案,讲述了一名混进公安机关的黑社会性质团伙头目被识破、抓捕的故事。据《绝不放过你》的编剧郭中束介绍,梁旭东案是第一个被公安部定为带有黑社会性质的犯罪团伙,剧组原来准备以梁旭东为背景,创作到一半的时候,文件就下来了:不准写成纪实的。导演雷献禾说剧本创作将近两年,直到去年9月份开拍时还在修改。

    在《绝不放过你》的记者见面会上,饰演反一号的赵恒煊就非常遗憾地说,他的戏有50%被删掉了。据记者了解,被删掉的主要是一些反映黑社会的细节和一些血腥暴力场面。导演雷献禾介绍,这部电视剧审查了两三次,被剪掉了5集、修改了300多次。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绝不放过你》的编剧郭中束分析,《黑冰》、《黑洞》热播之后,有关方面审查更加严格了,这是我们始料不及的。另外,公安剧现在越来越多,以2002年北京国际电视周为例,古装剧退潮之后,公安剧热度更加突出,因此有关方面宏观调控的力度加大也就是十分正常的事情了。

警察生活 电视剧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