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警察影视>详细内容

警察影视

《天下无贼》众人向善天下无贼

来源:人民网 作者:未知 发布时间:2005-05-28 10:14:49 浏览次数: 【字体:

        《天下无贼》之人物篇 众人向善天下无贼

  这个剧本在写的时候,我反复地改,这么多坏人,不能没有警察,但是有警察更难,他不能不起作用,不起作用要警察干吗?所以就很复杂,要符合方方面面的要求,改了十几遍之后,导致了这样一个结果。如果我们只是拍商业片,没有审查因素的话我可以弄一车的贼,好莱坞就可以这么做———到最后发现车里的警察被扒了衣服在那儿塞着呢。我们这儿不可能吧,把故事说圆了都是一件费劲的事。———冯小刚

  “贼公”刘德华

  这是他本人两年来最好的一次表演

  创作者试图给这个人物以性格的层次感,表现他选择的过程,这在近期的国产片里是难能可贵的。

  角色塑造:★★★★

  贼公这个人物属于典型的商业片主人公,他的一切都是顺理成章的:从能力超凡,到最终归于正义的立场,都不出乎观众的意料之外,也没有悬念可言。可贵的是,创作者试图给这个人物以性格的层次感,表现他选择的过程,这种选择甚至成了戏剧张力的一部分,这在近期的国产片里是难能可贵的。

  实际上,这种人物道德上的选择是中国电影传统中比较擅长表现的领域,《天下无贼》把这种传统和好莱坞的商业片模式较好地结合在了一起。另外,贼公的本事也是通过细节表现的———虽然从整体上来说这些细节显得有些粗糙。

  演技评价:★★★☆

  刘德华的配音听上去有些奇怪,但总的来说表现可圈可点。首先造形不错,居然显得很年轻,再有就是表演也分出了脉络。最出色的一场戏是教训刘若英那段。而那些“贼”戏,凭着刘天王多年的经验,演得都八九不离十———反正贼公和香港赌圣也差不了多少。

  但不得不遗憾地说,刘天王并不是最适合这个角色的人,首先“孤狼”的潇洒他表现得有点做作;再有就是他表现一个高手的感觉还是有点勉强,这个“笨小孩”的戏法恐怕只能在中学联欢会上赢得女生们眼中冒出的“红心”———虽然勤能补拙,但补丁毕竟是补丁。不过,无论如何,刘天王在《天下无贼》中的表演是他本人两年来最好的。

  “贼婆”刘若英

  角色塑造略显不足,演技却光彩四射

  虽然刘若英扮演的“贼婆”在大多数的时间里缺乏动作表现,但她饱含情感的表演仍然能把戏撑住。

  角色塑造:★★★

  贼婆刘若英是片中的灵魂人物,是她的观点和目标带动了全片的进程。然而可惜的是,这个人物有些过于“灵魂”,缺乏“骨肉”。在开始的时候,贼婆是一个古灵精怪,玩世不恭的“狐狸精”,然而在后来的几乎所有段落里都是一个浑身散发着圣洁光芒的菩萨。虽然主创者给了她“为腹中孩子考虑”、喜欢傻根等理由,但仍然不能让人非常信服。其实,偶尔表现一下金盆洗手后的贼婆的“职业自尊心”反而有助于人物的塑造。

  再有,贼婆好像只有菩萨的心肠,完全缺乏“技术含量”,在火车上一直和傻根一起处于“被保护”的地位。其实,女英雄是商业片中最讨巧的元素之一,冯导过宝山而不取,恐怕不是因为没“贼胆”,而是缺少“贼心”。

  演技评价:★★★★☆

  刘若英不愧是国内演技派女星的代表人物之一,把贼婆作为“狼”和“菩萨”的两面都表现得有声有色。作为“狼”的贼婆可谓光彩四射,“菩萨”角色也被她演绎得令人信服。当然,人物的这两个方面缺乏必要的联系和转化。虽然刘若英扮演的“贼婆”在大多数的时间里缺乏动作表现,但她饱含情感的表演仍然能把戏撑住。可以说,找到刘若英作为主演是本片导演最明智的选择之一。

  “傻根”王宝强

  令人信服地表现了角色的单纯和质朴

  虽然这个角色并没什么出彩的地方,然而王宝强却注定因为这个角色走上宽阔星途。

  角色塑造:★★★

  显然,傻根这个角色是悬挂起整个故事的那根“钉子”,主创者尽力要把这根钉子钉牢靠,把他塑造成一个来自偏远农村、被众人养大的孤儿,靠修庙为生,只是为了使他“天下无贼”的奇怪信仰变得可信。一般观众会领情地接受这个基本设定,然而挑剔者还是能看出其中的“用力过度”。即使对于接受了傻根人物设定的观众,也会觉得这个人物在火车上表现得过于单薄和被动,仅仅起到了没事找事和接受保护的作用。

  其实,编导在傻根身上犯的错误和当初塑造战斗英雄的问题一样———人物过于“高、大、全”。最可惜的是,傻根这个人物在电影的结尾完全消失,其实,可以安排这个人物最后亮相来点题和出彩。

  演技评价:★★★★

  在这里不得不再次赞叹冯导选角和调教演员的能力。王宝强的表演非常自然,令人信服地表现了傻根的单纯,弥补了角色设定上的牵强。虽然这个角色并没什么出彩的地方,甚至有些让人生厌,然而王宝强却注定因为这个角色走上宽阔星途。

  “黎叔”葛优

  妙语连珠,是冯氏电影进化史的“遗迹”

  从黎叔这个角色身上,可以找到冯氏电影进化史的一些线索。有了他的一句句“冯氏妙语”,就不愁长江以北的影院中会出现冷场。

  角色塑造:★★★★

  黎叔这个角色是连接《天下无贼》和冯小刚电影母体的一根脐带,有了他的一句句“冯氏妙语”,就不愁长江以北的影院中会出现冷场。

  总的来说,黎叔这个角色正好反映了《天下无贼》的一种矛盾状态:一方面,他的人格相当复杂,既充满智慧和魅力,又心狠手辣;然而在另一方面,这个人物又有些过于卡通化,和整体的故事氛围不相和谐。也可以这么说,黎叔这个角色是《天下无贼》身上的“遗迹器官”,从中可以找到冯氏电影进化史的一些线索。

  演技评价:★★★★

  在葛优的表演生涯里,很少有黎叔这样的“大配角”。在演主角时,葛优可以用不温不火同时又光芒四射,成为影片的灵魂和脊柱;而在客串时,葛优可以尽情地飙戏,在瞬间抢掉主演的风头;但在扮演大配角时,需要把自己融进整出戏中,既不能被埋没,又不能抢了太多的风头。葛优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

  惟一的遗憾是葛爷的动作戏拍得有些勉强,这也难怪,原本并非运动型人才的葛爷能做到这一步已经不错了,毕竟他的表现比在《代号美洲豹》中进了一大步。

《天下无贼》之内容篇 大胆地爱小心地偷

  故事:★★★★表演:★★★★动作:★★★特效:★★★综合评价:★★★★

  “我们周围的人,大家都很善良,去拍这些普通人的情感到底能有多打动人呢?道理大家也都明白。有人问我相信不相信天下无贼,我肯定不相信,但是正因为我不相信,所以我才要拍一部关于天下无贼的电影。”———冯小刚   《天下无贼》是一部善良的电影,在国产电影中你很难看到“守护”这两个字,决绝中带着温暖,柔软中还有坚持。

  为善良当一次守卫

  《天下无贼》是一部善良的电影,在国产电影中你很难看到“守护”这两个字,决绝中带着温暖,柔软中还有坚持。基本上“无贼”就做到了大情怀和小情调兼顾,不激烈、不极端,还给大家一次升华心灵的机会。

  冯小刚是个明白人,所以《天下无贼》更是部聪明的电影。它把一部听上去有点装蛋的电影拍得好看、好卖,而且好人缘———这点太重要了,一部有思想又不招人烦的商业片,往往意味着导演本人摸到了一条健康成长的道路———你不用担心他突然有一天拐到小胡同里,歇了。

  但可能《天下无贼》又不会让你特别“来电”,因为它不像《手机》,从脚下的泥土里生长出那么一个有切肤之痛的东西,观众像被扇了耳光,受了侵犯,揭了隐私,只能自个儿偷看一遍。

  《天下无贼》不是,它是虚构的、浪漫的、不可能的、摆明了冲着商业童话去的———它能让每个人都原谅自己,并且对世界恢复美好的期待,因此也完全适合情侣们成双成对地奔赴电影院。

  但是虚构不意味着虚幻,不能像《英雄》一样,说“天下无贼”的最高境界就是“和平”。《天下无贼》能把一个“大概念”落到实处,故事扎实,人物实在,可谓过了真实可信这一关。台词该花的花,该土的土,朴实而狡猾,可谓配得上整体风格。

  《天下无贼》知道怎么讨好观众。可能很多人都注意到里边的“中产阶级”趣味。

  开头就是法文歌,刘若英说着一口比京腔还有优越感的美式英语,在一栋可能要到六环以外才看得到的豪华洋房里,给一个事业非常有成的大款当家教。不久这个大款打发走了外地小保姆,对家教动手动脚,结果被“敲” 走一辆宝马,原因是藏在浴盆里的刘德华拿着DV……

  如果这种趣味一直延续到影片结尾,那我们可以肯定地说:败了,这又是一部《龙凤斗》。但显然冯小刚心里有数,这段过于浮华的开头只不过是花团锦簇的自我解嘲,还没等宝马开出洋房呢,镜头就开始切甘南荒原了,苍凉壮美,让人心胸一开———原来一切都是浮云。

  等宝马开出去的时候,王薄还要倒一下车,对毕恭毕敬的门卫进行阶级教育;等最后王薄以命赎罪的时候,观众便彻底净化了心灵,一边掉几颗眼泪,一边发现自己良心未泯。

  《天下无贼》不愧是《手机》之后“揉三揉”的“第一揉”,看得中产者们浑身上下的舒服,仿佛跟“傻根”拉近了距离。

  跟“傻根”拉近了距离就等于靠近美好,靠近失去的自己。大家都是被现实戳破的人,“傻根”那一点可笑放在银幕上就是“出淤泥而不染”,让我们忍不住想去守护,不让他(或者曾经的我们)从天下无贼的美梦中醒来,面对世界的真相。当然,守护的代价不需要我们付出,只是银幕上死个人而已———这一点,又是《天下无贼》的聪明。

  在冯小刚本人的创作谱系中,《天下无贼》似乎相对“简单”,因为它不像《手机》那种黑色喜剧,“和现实生活挂得太紧,东躲西藏,还要让观众有所感触地从心底笑出来”,但实际上它更加重了我们对冯小刚的期待,你看得出他在“另一个领域”里仍然有稳固的驾驭力和活跃的创造精神。在客观因素左右制肘的情况下尚能“游刃有余”,如果有一天中国影业真的海阔天高,冯小刚岂不会让人非常惊喜?

《天下无贼》之技术篇 从努力走向成熟

  叙事:★★★☆摄影:★★★特效:★★★动作:★★★配音:★★★音乐:★★★

  很多人说我用了很多电脑特技、加入了很多动作戏,就以为我在这上面下工夫。但是我认为如果把观众都引向视觉效果这个方面,那么对影片是有伤害的,因为观众未必会从这个片子中的动作戏方面得到多大的满足。———冯小刚

  ▲在《天下无贼》中,刘德华(右)、尤勇(左)、林家栋(中)在车顶上的动作戏运用了大量电脑特效营造背景中的运动场面,但合成的效果并不能叫人满意。

  ▲在餐车的场景中,影片利用电脑特效显示出刘德华扮演的贼公王薄娴熟的“手上技艺”,用一只玻璃杯就能剥开鸡蛋,这样的场面既颇具视觉效果,而且对塑造角色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冯小刚导演以往的影片一向以对白见长,但在新作《天下无贼》中却加入了不少动作场面,图为冯小刚在影片拍摄现场为刘德华与李冰冰在车厢内的一场动作戏进行指导。

  从去年的《手机》开始,我们就可以明显看出冯小刚在电影表现手法及内涵等方面做出的突围努力。而今年的《天下无贼》则终于开始相对成熟地展示了冯小刚在今后几年所可能达到的高度。正是这个片子,让我对他承诺已久的《温故1942》产生了一定的期待心理。

  冯小刚的电影长久都在技术方面不尽如人意,说难听点,他的大部分贺岁片从电影语言上来说和电视剧差不多。不过从《大腕》和《手机》开始,冯小刚在运用影视语言进行整体叙事方面就有了飞速的进步。而到了《天下无贼》,他已经可以很娴熟地运用商业电影手法来讲述一个圆熟的故事了。

  叙事:有矛盾,但越发流畅

  《天下无贼》摆脱了以往冯小刚电影“堆积段子”的手法,再不是依靠一个个单一场景和对白来串连起一个故事,而是一个有机的、一环套一环的、不断推进演变的有机体,虽然还不算很紧凑,但起码能让观众塌塌实实看完而不去看表,这在近年来的国产电影中是很少见的。

  影片中偶尔出现了对这种流畅叙事进行破坏的元素,却是冯小刚电影中的那些标志性人物。当我们都熟悉的傅彪、徐帆、范伟和冯远征作为一种强力的电影符号出现在影片搞笑段落中时,观众如愿以偿地笑了,但随后就发现,这些笑声基本和剧情无关,就像是一个精明的超市老板送给熟客的赠品一样可有可无。

  我们可以在这里看到冯小刚仍然谨慎地试图维护他的电影品牌在观众心目中的形象,但又不能拒绝新的尝试所带给他的诱惑。

  于是他有所失,也有所得。

  影片的剪辑风格同样受着两种方向的引导,最后还是体现出了冯小刚对市场和观众的谨慎以及创新和尝试的犹豫。冯小刚过去的贺岁片在观众中的口碑,现在既是他票房的基石,也成了他转变的包袱。

  摄影:有水准,但缺乏突破

  从摄影的角度说,《天下无贼》相比《手机》而言,并没有什么明显的突破。可能是因为故事大部分都发生在列车上的原因,摄影师张黎除了在开头和结尾稍微表现一下之外,大部分时间都必须要在场地、空间、特效的种种束缚之下进行妥协。除了个别场景中有几个镜头明显因为焦距不准而导致画面发虚外,整体来说本片的摄影手法可以说是中庸老到,无功无过。

  特效:有瑕疵,但必须鼓励

  对于《天下无贼》来说,最值得关注的就是全片一共有600多个特效镜头。而这些特效镜头没有一个是为了“炫耀”而作为视觉重点的,它们完全是为了给演员营造一个表演舞台而作为背景存在的。

  片中火车内部的镜头都是在摄影棚里搭景拍摄的,窗外飞驰而过的景象都是在后期利用蓝屏技术合成上去的。相对于好莱坞体系的商业电影来说,这些特效镜头粗糙而简单,甚至在刘德华车顶比胆子的场景中,观众都可以发现人物和运动背景的接缝“发毛”,个别镜头还有前后景速度不匹配的问题。但是,对于这样一部电影而言,特效镜头并不是观众期望的重点,如果背景前面的演员表演很精彩,有多少观众会去注意背景的问题呢?

  在这个问题上,我觉得值得一提的是片尾字幕中出现的制作人员名单。国内的电影观众可能已经习惯在好莱坞电影中见到长长的特效人员名单,甚至都已经习惯了从《英雄》、《十面埋伏》、《恋爱中的宝贝》等这样的国产大片中看到诸多外国特效公司和工作人员的名单,但我想很多《天下无贼》的观众应该是第一次从国产电影的片尾字幕见到这么多的中文人名在“数字特效”的项目下列队。

  给“无贼”做特效的是华龙公司,他们近日刚刚与索尼集团成立了专门从事内地电视节目生产的“华索”公司,虽然在技术上不及《功夫》的特效公司“先涛数码”,但是对于电影特效这个内地特别薄弱又特别需要的行业来说,他们的努力已经非常让人钦佩了。如果我们自己的导演都不来扶持国内的特效行业,他们又怎么能获得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呢?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即使这些特效镜头有瑕疵、看起来不完美,我仍然会鼓励和赞美他们———因为如果没有这个起步的空间,他们以后就连竞争的机会都没有了! 

天下无贼 电视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