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警察书屋>详细内容

警察书屋

天使之城的“恶之花”--读《黑色大丽花》

来源:京华时报 作者:蔡骏 发布时间:2006-05-08 08:09:20 浏览次数: 【字体:
小时候看过一部热播的美国警匪剧集《神探亨特》,其中有一集叫《黑色大丽花》。洛杉矶警察局的探员亨特和迪迪·麦考尔,从建筑工地挖出的几十年前的遗物里,发现了当年杀害“黑色大丽花”的凶手———这是我第一次知道“黑色大丽花”的故事。
    长大后我从许多历史资料里,了解到这桩美国历史上最离奇的凶杀案———1947年1月15日,洛杉矶发现了一具被肢解的年轻女尸,有被严重殴打和虐待的痕迹,死状让人不寒而栗。因为死者乌黑的长发呈放射状散开,像一朵盛开的黑色大丽花,因此被称为“黑色大丽花”。这件谋杀案当年轰动一时,尽管洛杉矶警方展开了大规模的调查搜捕,但至今没有抓到凶手。
    美国畅销小说家詹姆斯·艾尔罗伊的最新长篇小说《黑色大丽花》,就是以此为题材写成。小说秉承了雷蒙德·钱德勒、达谢尔·哈梅特等美国硬派侦探小说家前辈的衣钵。书中两位拳击手出身的警探,显然与阿加莎·克里斯蒂笔下那些完全依靠智力的侦探们截然不同。他们充满了男性的阳刚之气,既要与眼前的凶徒作正面较量,也要同看不见的魔鬼捉迷藏,是体力和智力的双重考验。
    故事发生在“天使之城”、Los Angeles———洛杉矶。然而,《黑色大丽花》里的这座“天使之城”,从主人公布雷切特警探眼里看去却是个可怕的“魔鬼之都”,几乎人世间所有的罪恶全都汇集于此。虽然布雷切特作为正义的化身,能够找到黑色大丽花案件的真凶,却对全城的罪恶无能为力。这座充满欲望的城市,似乎可以吞噬所有人的灵魂。而受害者“黑色大丽花”,即便她自己的品德和行为有诸多瑕疵———若以中国人的标准看来似乎是罪有应得的报应,但她何尝又不是这座城市的牺牲品?是物欲横流的现代人类社会的牺牲品?
    “黑色大丽花”不禁令我想起法国诗人波德莱尔的“恶之花”,其实罪恶的并不是花朵本身,而是令美丽的花朵染上罪恶的汁液的社会。所以,当布雷切特越深入了解这个女孩不堪入目的生活,便越对她产生令人难以理解的同情,以至于有了某种奇异的情愫。在全书的结尾,布雷切特离开洛杉矶警局,终于“逃离”了罪恶的“天使之城”,他前往东海岸的波士顿,寻找他一直深爱着的凯。这个充满象征性的结局,正表达了作者的价值观。
    据说,对畅销小说极为敏感的好莱坞,将斥资4亿美元将该小说搬上银幕,导演是执导过《碟中谍》的名导布莱恩·帕尔玛。这部将悬疑、惊悚、拳击、枪战等元素融为一体的小说,的确非常适合改编为好莱坞大片———巧合的是,黑色大丽花的故事就发生在好莱坞附近,而这个悲惨的女孩一直梦想着成为好莱坞明星。多年之后,当她残破的尸骨早已化为了灰尘,却以这种方式实现了生前的梦想,是否也是一种命运的嘲讽和悖论呢?
《黑色大丽花》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