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警察感觉真好—靖江民警讲述自己的故事
这两天,靖江市公安局出了件新鲜事。这些端枪杆子的干警们,竟然拿起了笔杆子,出了本名为《做警察的感觉》的公安文学作品集。书中用散文、随笔、纪实的形式,反映了公安工作的方方面面,袒露着警察作为普通人,不为人熟知的内心世界。
“做警察的感觉,真好”———董维华(靖江市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
2001年的一起凶杀案,一家三口同时遇害。案件在26小时后告破。在押解嫌疑人回来时,我们看到,自高速公路口,沿环城公路,直到公安局大门口,群众自发排起了两条长龙,打起了横幅,放起了鞭炮。此刻,群众真诚的认同让我感动。“做警察的感觉,真好!”
但面对妻儿,我却充满愧疚。其实我也想家,但由于工作原因,只能和他们两地分居。理解我的妻子经常这样说,“山不过来,只有我自己走过去了”。但她们有时候双休日来看我的时候,我却要忙于工作,不能陪她们,很是内疚。我是一个警察,一个想回家的警察。我最对不起的就是我的家人,在我心中最柔软的地方,永远小心翼翼地盛放着她们。
明知从警苦,却唱着“少年壮志不言愁”把女儿送进警校———杨建明(靖江市公安局政委)
“上警校、接老爸的班,将来干警察”。女儿一句话,让我感动。从警近20年,让我深知其中甘苦。我问女儿:“当警察很累,但我终身无悔,你理解吗?”女儿说:“爸爸,我理解你。最近我看了任长霞阿姨的事迹报道,感动地哭了。我选择,我不后悔。”此刻,在我心中流淌的是热血、热泪,是“怜子如何不丈夫”的澎湃激情。
人民的信任,派出所门前的停车场———陈永光(靖江市公安局政治处副主任)
红光派出所的民警不知道,是什么时候,派出所成了那些进城的人们的停车点?离派出所不远,就是镇上的车站。人们宁愿多走几步路,也要把车子停到派出所来,放心地往派出所院子里一扔。因为他们知道,车子放在这绝对没问题,从城里回来,车子准好好地待在原地。即便回来已经深夜了,只要喊一下,值班的人也会出来开门。后来,停车的人多了,民警们一商量,干脆在院子里搭起了一座车棚,方便过往群众。
“能得到家人的理解,就是我最大的安慰。”———一笑(靖江市公安局生祠派出所民警)
我有一个上中班的儿子,为了让他从小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我们在家里挂起了评星栏,规定表现得好的话,可以得一颗星。儿子则要求把奶奶、爸爸和妈妈也算上,全家来个评星大赛。儿子的星星越来越多了,可我一颗星也没有。因为儿子说,“爸爸总是不回家,所以不能得星。”
前几天,我把单位颁发的优秀报道员的荣誉证书带回家,认字不多的儿子,在妻子的帮助下,似乎明白了证书的意思。然后,他拿出水彩笔,郑重其事地在爸爸的名字下画了一颗星。从这颗星中,我读懂了一颗难能可贵的童心。
这本书收录的都是靖江在职民警的作品,全书共68篇,22万字。他们用文学的语言、炽热的情感,写出了自己做警察的感觉。这些看上去铁骨铮铮的硬汉,内心却如此细腻,也有自己的柔情。也正是他们,创造着靖江公安工作的一个个辉煌。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