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警察书屋>详细内容

警察书屋

真实的力量—《国家荣誉》读后所感

来源:人民网 作者:刘广雄 迟兰波 发布时间:2006-04-14 08:49:30 浏览次数: 【字体:

  一气呵成读完张西所著长篇小说《国家荣誉》,像是惊心动魄地涉过一条波澜壮阔的长河。这样的波澜壮阔,首先来自于小说题材的重大——中国首部直面反恐,揭开“东突”恐怖组织神秘面纱的鸿篇巨制;这样的波澜壮阔,还来自于小说中大量鲜为人知的案例写真和侦破实录,来自于作者对新疆政治、宗教、文化、经济的宏观把握和融汇贯通,更来自于小说中一个个热血忠贞的中国男人西部警察英雄形象。

  读《国家荣誉》,在触及到大气磅礴荒漠孤烟的雄劲之时,又可以清晰地体会到一种沿着沙漠绿洲中的清清溪流缓步而行的清新。这样的清新,来自小说把一个个反恐英雄还原成了我们这个时代的活生生的人。从自治区公安厅长南振中、南疆公安局局长钟成,到新时期优秀警察的代表人物陈大漠、王路、艾力、马建中、马天牧……他们在作者张西饱含人文精神和人间真情的笔墨中,都成了我们可以目睹、可以触摸、可以与之一起欢笑一起叹息的现实中的人。这清新还来自于作者流畅的叙述方式和独特的小说结构。小说中没有冷硬的豪言壮语,没有人为设置的悬念和情节冲突,没有时下流行的“煽情”的“黑白恋”,所有的故事都被作者娓娓道来,所有的情节都顺理成章而又奇峰突起,所有的英雄都绝非先知和全能,他们也会失误,他们也有失败。正是在这样的娓娓道来中,整部小说的推进宛如一块置入火炉中的生铁,在烈火的焚烧下,黑铁逐渐被烧得发红,慢慢地红成了一块炽热的白铁,最后,在作者精心的锻打下,这块生铁被炼成了一柄柔可绕指利可断金的利刃。所有的壮阔,所有的清新,归根到底都来自于真实。真实的力量超过了任何天才的虚构。在写作这部小说的过程中,作者张西四进新疆。正是在新疆,作者出生的新疆,与作者血脉相连的新疆,她认识了小说中这群铮铮的铁汉,接触到了大量鲜活的第一手材料——近期国家公安部公布的“东突”组织恐怖分子名单中,有五名就是小说中的原型人物。在新疆,作者不仅触摸到了“恐怖”这个字眼最暗黑的质地,更嗅到了反恐英雄们铁血柔肠深处最隐秘的芬芳。正是这种超越了小说虚构性本身的真实,使作者不愿也不屑于用某种煽情或虚拟的方式来讲述这场伟大的战争;也正是这种最为逼近心灵极致的真实,使作者不仅能从心灵开始书写,而且能够始终站在国家荣誉的高度,让小说重返心灵的真实。新世纪的曙光已经明亮地燃烧在地平线上,而“恐怖主义”,这个威胁人类和平与安全的恶魔,恰如这明亮的曙光中令人不安的一抹乌云。人类将如何战胜这个从人类社会自身中异化出来的毒瘤?我想,张西已经在这部全面展示中国政府和警方反恐斗争的长篇小说中为人类提供了某种自信。那就是,只要人类依然渴望和平、渴望健康、渴望阳光和明净的蓝天,人类就一定可以凭籍人性这柄利剑,斩杀尽恐怖主义这个兽性的魔鬼。2004年1月3日草2004年1月4日整理作者简介:刘广雄,男,公安边防少校军衔。曾出版过长篇《白领黑枪》、《太阳滴血》、《绿茵枭雄》、《乘夜色飞翔》。其中前三部作品均被改编成电视剧。

  一副反恐斗争的壮丽画卷----读《国家荣誉》

  当祖国一片祥和,人民安居乐业的时候,很少有人会去想是谁在维系着国家的安宁与人民的幸福。只是当美国的世贸大厦被恐怖分子的飞机撞毁,数千人死于瓦砾中的时候,世界才知道恐怖活动的可怕。也只有当人们的神经受够了生与死的反复刺激,不想再无时限的担惊受怕的时候,才会想起来:警察,你们在哪里,你们在干嘛?
  其实,无论是祥和还是恐怖,警察都没闲着,他们都在一刻不停地在为了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而忠心耿耿地履行着自己的职责和诺言。可是,又有多少人知道这一切!
  《国家荣誉》的作者女作家张西,以文学创作者极其灵敏的嗅觉,朴实的语言和娴熟的创作技巧,在国际国内反恐斗争日趋激烈,人们越来越需要了解恐怖活动与反恐斗争的时候,及时地向我们展示出一副中国人民反恐斗争的壮丽画卷。在作品中以丰满的内容,鲜明的人物形象,细腻的描写让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儿女为了祖国的统一,民族的团结,反对分立,打击恐怖活动,在无私奉献着自己的亲情、爱情和生命的过程中奏响的一曲曲凯歌,使我们这些活着的人无不为之动容。
  首先,作者在作品中成功地塑造了一个英雄群体在反恐斗争中丰满的艺术形象。以自治区公安厅厅长南振中,南疆地区公安局局长钟成,还有陈大漠、王路、艾力等舍生忘死的公安民警们为代表的人民警察是反恐斗争的主力军。尤其是处在反恐斗争前沿的厅长南振中和位于反恐斗争第一线的局长钟成更肩负着国家的反恐重任。尽管他们因为所处的位置不同而对一些问题的看法不同,甚至有时还有争论,但一个共同的目标把他们紧紧地连在一起,这就是他们都在为了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想尽一切办法来适应国际国内反恐斗争的需要而要快速地建立一支专业的反恐队伍。他们想的是要不惜一切代价地科技强警,实现科技手段向现实战斗力的转化,提高反恐队伍的科技含量,适应实战的需要。尽管在艰难复杂的对敌斗争中南振中有过认识上的执意,钟成也有过指挥上的失误,但丝毫无损于他们这些世纪之交高瞻远瞩的优秀高级警官的形象,而且给人以艺术感受上的真实。正是因为公安机关有了这样一些高级的优秀指挥人才,才使得我公安机关在中国的反恐斗争中占主动、占上风,立于不败之地。其次,作品中形象地描绘出一伙反派人物的丑恶嘴脸。伊不拉音是一个身居高位,极端仇视共产党领导,隐藏很深的上层恐怖分子头目。艾尔肯是这场闹剧的组织策划者。西尔艾力则是杀人、爆炸、制造混乱这一切恐怖活动的具体实施者。他们这些狂妄的民族分裂分子,为了达到分裂祖国,民族分立,建立所谓的“突厥斯坦帝国”,不惜运用一切手段,肆意地去杀人、爆炸、扰乱社会治安。他们的所作所为让人们清楚地看到,恐怖活动不过是个手段,新疆独立,建立“突厥斯坦帝国”才是他们真正的罪恶目的。其实,也许他们真的就不懂,一百多年前左宗棠率大军进疆,取缔阿古柏政权,阻止俄英分裂新疆和五十多年前王震率领解放军进疆解放新疆,他们为的都是什么?又有什么不同?特别是在人民日益富强,祖国日益强大的今天,想要通过杀一些人,炸一些楼,就能把“突厥斯坦帝国”建立起来,岂不是幼稚可笑。正如作品中描写的那样:几只野鼠,再狂也拱不倒昆仑大山,几群蚂蚁再能也掀不倒大厦高楼一样,他们的阴谋不过是痴心妄想而已。其三,作品通过一些情节的设置,细节的描写刻划出了一群有血有肉的为了祖国的统一,民族的团结一切皆可抛的英雄人物鲜明性格。南振中厅长不露声色地把自己唯一的一个研究生毕业的儿子送到了反恐斗争的最前线。王路和马天牧是因为有了共同的理想和志向而相爱,他们本来是可以在大都市的缠绵爱情中渡过一个个美好的夜晚,迎来一个个黎明。可是为了国家荣誉,他们又都选择了牺牲这美好的爱情。相爱的人不能到一起是什么滋味儿?只能靠一首“留不住的脚步,我为你祝福;挥不去的笑容,伴我天涯路!”的诗来表达这形容不尽的思念。
  陈大漠的妻子患有严重的眼疾,女儿患有脑瘤,艾力的妻子刚刚怀孕,他们为了祖国永远地离我们而去。留下的是一群身患重疾的妻子儿女。当我读到这里的时候心灵受到了震撼,眼睛模糊了。这是在和平年代呀!他们为什么要这样?他们不知道自己亲人的身躯重要,生命可贵吗?不,他们都是聪明的人,但为了祖国,为了人民他们可以牺牲一切。还有大漠中寻找恐怖分子的基地时,民警们面临的生死考验,以及组成敢死队时,同志们那五分钟的考虑和徘徊,也都充分体现出人在生与死、存与亡之间需要时间来考虑和选择的那种矛盾与斗争的心理,从而刻划出英雄也是人的这样一个真实的一面。
  从作品中我们还看到,反对恐怖活动,反对新疆独立的不仅仅是忠于职守的人民警察,还有新疆各族人民的优秀儿女,他们没人愿意脱离祖国的怀抱而走向分裂。依明阿吉阿訇,库尔班书记和努尔拉等维族儿女,都是新疆人民旗帜鲜明地反对分裂活动的杰出代表。“敌人已踏上城头,快饮尽最后一滴酒,把兄弟的尸体堆起来,我们准备战斗”就是新疆儿女维护民族团结,抗击分裂的坚强决心。即使身躯化作红色粉沫,灵魂溶到一起,也要反对分裂;即使身中数十刀,也不改变自己热爱祖国的意志,这是什么样的人民啊!恐怖、分裂分子们,你们在他们的灵魂面前不发抖吗?特别是钟成将艾尔肯俘获后,在大义凛然地痛斥艾尔肯分裂祖国无耻谰言的那一段精彩的对话中,他用古今中外有关国家方面的理论将垂死挣扎的“黑鹰”驳的无言以对,艾尔肯实在无法拼凑一套理论来与钟成抗衡的时候,也只能寻求一死。这也说明了恐怖分子,民族分裂分子的美梦都是没有任何根据的痴心妄想,下场也只能是灭亡。
  长期以来,人们对警察了解比较多的是民警们在维护社会治安中发挥的作用,而对他们在反恐斗争中作出的牺牲了解的比较少。原因是恐怖活动是近几年来国际社会滋生的一颗毒瘤,只是以美国的9.11事件为标志,世界性的反恐斗争才进入了新的严峻阶段。但是,中国的反恐斗争形势怎样,任务艰巨吗?就连我这长期从事公安工作的读者也不十分清楚。当我读完了《国家荣誉》这部作品之后,对中国反恐斗争的形势一目了然,民族分裂分子的挣拧面目暴露无遗,对国际敌对势力支持、资助的境内外民族分裂分子,宗教极端分子的险恶用心更加清楚了。
  这些,对于我们认识反恐斗争的艰巨性和长期性都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激起了我对在反恐斗争中英勇牺牲的烈士和在反恐斗争第一线工作的战友们的深深敬意。(迟兰波)

张西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