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警察书屋>详细内容

警察书屋

从《警察故事》看台湾警政

来源:www.npf.org.tw 作者:章光明 发布时间:2005-05-28 09:30:14 浏览次数: 【字体:
 

一、 前言

資深媒體人張道藩先生以其主跑警政近二十年的經驗,寫出包括十三位警察在內的「警察故事」一書。從一個警政學者的角度看,「警察故事」這本書提供了許多警學研究的實證素材。這些素材,不但是觀察台灣歷史演進的珍貴線索,更是驗證理論的真實資料。

二、從警察人物看警察歷史

本書由解嚴以後第一位警察出身的署長莊亨岱先生開始,依照各個人物任職署長或其他職務的順序、年齡大小、期別高低,先後介紹。這樣的安排,依循著歷史的脈絡,帶領讀者檢視台灣近代警察簡史。其中的案例,或經由作者親自對各個人物的訪談,或在採訪新聞過程中的實際觀察,使本書內容兼具專業與普世的價值。

回顧解嚴以後,國內不論法政、抑或社經環境的變化,均較前既猛且烈。政治民主直接反映在對人民基本權利的尊重上,而法律保留、法律優位等依法行政概念的落實,便是維護人權的重要機制。對警察來說,具高權性質的違警罰法不復存在﹔復以,新近實施的行政程序法,要求政府作為須公開透明;其他許多法令規範亦陸續完成。面對如此的法治環境,警察執法方式不得不相應調整,因而帶動了警察功能的變遷。其次談到社經環境,經濟繁榮固然改善了民眾生活水準,卻也提供更多的犯罪誘因與機會﹔而社會由一元到多元的過程中,傳統價值受到前所少見的挑戰與質疑。同時,經濟結構的改變與價值解組又造成家庭功能的式微,凡此現象皆不利社會控制的維繫。犯罪的嚴重程度,乃在罪質與數量上表現出來。

法政及社經環境變遷的結果,警察的角色乃由解嚴前的「維護秩序」導向解嚴後的「打擊犯罪」,因此,莊亨岱署長喊出「破大案、抓要犯」的口號,與其歸因於他個人對警察的專業認知,不如說此一政策反映了台灣警政隨外在環境變遷的必然。

民國八十年以後,受到全球社區警政思潮的影響,盧毓鈞以後的署長開始觀照警察的「為民服務」功能,從早先的家戶服務卡,到晚近謝銀黨先生任高雄市警局長時推動的護童專案、照顧獨居老人、超商服務站等,再到現任署長號召基層重視預防與服務的警政策略,從中可以看出,警察的服務功能,已豎立在前,我們無由迴避。

透過「警察故事」一書中對於歷任署長的介紹,隱約中,我們勾勒出半世紀以來,台灣警察由「維護秩序」發展至「打擊犯罪」,再到「為民服務」這條軌跡。

三、政治決定專業、警察人的無奈

環境變遷雖促使警察功能調整,但負責決策的政治人物,一如解嚴前,仍將警察定位在工具性的角色。實則,自由民主國家中,警察是門專業,專業首重獨立性。然而,解嚴以來,政治人物對警察的操控,尤甚從前,因而限制了警察專業的發展速度。「警察故事」中的幾件事例,說明了政治人物由介入警察人事著手,企圖掌控警察系統的反民主現象。政治與專業的對抗,表現在警察人事的主導權上,從多年前的盧毓鈞先生,已卸任的丁原進先生,到現任的王進旺先生,歷來,警政署長在任內多不能基於專業,主導內部人事,這是警察人的無奈。誠如作者引用丁原進先生所說的:「只有警察最了解警察」。政治人物並不清楚警察組織的人與事,卻基於權力綁樁的思維,不斷藉由人事上的干預,傷害警政的專業。

警政署長的無奈,也表現在他的責重權輕。警政署長雖只有事務官的「權」,卻須負政務官的「責」。「警察故事」中透露,盧毓鈞先生為保七赴南海群島巡邏彰顯主權的爭議,顏世錫先生主動為周人參案負責,姚高橋先生因劉邦友等三大血案離職,丁原進先生因巴掌溪事件請辭,署長們在這樣的情況下前仆後繼地離開警界,說明了他們心中的無奈。從這個角度思考,便不難理解書中提到丁原進上任時即抱著只做二年就下來的心理。並非歷任署長存著五日京兆之心,政治文化使然也。

事實上,從「警察故事」的介紹中,讀者可以發現,每位警察領導者皆能藉由其職務任內的工作表現,獲得不同黨派政治人物的肯定。例如,丁原進先生和王進旺先生在陳水扁先生任台北市長前,與其皆素無淵源,卻都能在北市局長任內,以專業能力獲其肯定﹔王郡先生在民進黨主政期間獲邀入閣接掌海巡署,他的表現也沒有讓執政當局失望。「警察故事」中諸人物的領導作風容或不同,像莊亨岱的君王論、顏世錫的睿智、陳璧的親和、王郡的知人善任、王卓鈞的沉默等,卻都能成功地將其領導作為轉化成警察組織的成效。他們的能力,不因執政的更替稍異。警察的專業,是超越政黨藩籬的。

四、結語

「警察故事」的出版,讓我們看到台灣警政演變的宏觀面,也幫助我們進一步觀察政治滲透警察專業的微觀面。宏觀的來看,台灣警政隨外在政經社會的變遷,而導向服務,乃是必然﹔微觀的分析,則設法減少政黨基於私利對警察的不當干預,俾使警察早日脫離工具色彩,朝專業獨立的方向邁進,乃我國未來警政的重要課題。

(本評論代表作者個人之意見,曾發表在自由時報,1990年7月9日)

台灣警政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