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警察书屋>详细内容

警察书屋

《三定侦查法———犯罪心理画像实证研究》序

来源:人民公安报 作者:杜航伟 发布时间:2010-04-12 11:07:12 浏览次数: 【字体:

 

   玉章同志的新作《三定侦查法———犯罪心理画像实证研究》即将面世,邀我作序,却之不恭,欣然从命。

  改革开放30年来,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不断深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刑事侦查学的研究也有了长足发展,涌现出一批优秀论文和论著,为刑事侦查工作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支持,这是新时期公安工作的重要成就之一。

  侦查学是产生于西方的一个学科,它的历史只有短短的100多年。从创始之初,这一学科就偏重于自然科学,偏重于生物学、痕迹学等方面的物证鉴定研究。特别是现代生物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和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为侦查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更好的基础条件。但是,从本质来看,侦查学的研究对象是人,以及人与人的关系,这就决定了侦查学的根本属性是社会科学,至少应该说,它是一门包含了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双重要素的综合学科。换句话说,它不可能单纯地依靠自然科学的实验性方法解决所有的问题。因此,中国传统的强调综合的有机论研究方法,在这一领域便显示出无可替代的优越性来。同时,侦查学又是一门以实践性为特征的学科,对它的研究,需要以丰富的实践经验为基础,以丰富的实践来检验。不仅如此,由于其社会科学的属性———客观上研究对象具有很大的变化性和不确定性———使得研究过程中对经验的抽象和归纳,变得更为困难。

  就目前的情况看,无论国内国外,较之刑事技术的研究而言,综合性的侦查学研究明显更为薄弱。这是长期以来认知上偏重于自然科学的结果,也是这一学科研究的客观困难使然。

  玉章同志的《三定侦查法》正是弥补了这个薄弱环节,这正是一部体现了综合性和实践性的著作。这部著作纲举目张,发凡起例,建立了自成体系的一家之言。玉章一方面借鉴了包括犯罪心理画像等在内的西方侦查学的学说,充分与中国国情和社会环境相结合,立意不凡;另一方面,立足于侦查实践,总结和提炼出刑侦工作的规律,升华到理论的层面。获取这样的成果,不仅是得益于他近30年的侦查工作经验,更重要的是他勤于思考、善于总结。这背后,反映出一位老公安对事业的忠诚和责任心。相信读者会同我一样,开卷而有所得。

  由此我想到,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半个多世纪的公安事业发展过程中,在各个不同的历史阶段,我们都积累了大量的刑事侦查实践经验,这是我们的一笔宝贵财富。中共十七大对公安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进一步提高公安工作的整体水平,为社会主义建设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保障,是摆在全体刑侦人员面前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从这一意义上讲,加强理论研究,从而进一步提高刑事侦查工作科学化、规范化水平,是我们履行职责中不可或缺、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我们有责任对这些经验及时地加以总结,建立、丰富和发展富有中国特色的完整的侦查理论。

  我乐意把这本书介绍给广大刑侦战线上的战友们,并借此机会,倡议更多具有侦查实战经验的一线侦查人员,进行科学研究思考,多出好书,为提高我们全体刑侦民警综合素质,为新形势下的公安工作,作出更大的贡献。 (本序作者为公安部刑事侦查局局长)

杨玉章 三定侦查法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