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公安文学》后记
本人第一本拙著21世纪公安文学解读第一辑《点击公安文学》是献给祖国建国60周年的礼物,毕竟她见证了部分新时期的公安工作。拙著出版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文艺报》、中国作家网、《文学报》等40多家官方媒体进行过宣传报道,有的竟说是“国内首部公安文学评论专著”。我明知这是过誉的说法,但还是高兴,就像说一个泥巴腿子放了一颗卫星一样,我就是那个泥巴腿子。在此对所有宣传拙著的媒体编辑老师们致以崇高的敬意,是你们给我侍弄续集的信心。这一本21世纪公安文学解读第二辑《聚焦公安文学——解读公安文学 构建和谐警民关系》所收集的是第一本没装下的和之后新创作的,体例风格与第一本完全一致,可以说是第一本的姊妹篇。
“时时有流血、天天有牺牲”,是人民警察这一职业的真实写照。人民警察不仅牺牲了大量的休息时间,有时甚至还得冒着生命危险出击。在关键时刻,冲在最前面的还是我们可敬的人民警察。1998年,黄石市一家废品收购站的员工正在锯一个曾经贮存过氯气的大罐子,怎么也没想到里面还有氯气。氯气随着缝隙泄漏,那员工顷刻倒地。接着,店里所有工作人员都被薰倒。氯气弥漫之处,人倒树蔫。短短几分钟之内,几十米范围之内的所有树叶立马卷了起来。在这性命攸关的时刻,人民警察将生死置之度外,在氯气最浓的地方展开搜救。
像人民警察这种不怕牺牲、顽强拼搏的感人场景,公安文学给予了艺术的反映。本人言说公安文学,就是要挖掘公安文学中的警察意识,宣扬警察精神。
2009年9月10日,中国作协第七届主席团第八次会议审议批准全国公安作协为中国作协团体会员。这是一大喜讯,预示着公安文学的春天已经来临。著名公安作家、全国公安作协秘书长张策在接受上海《文学报》的张滢莹记者采访时说:“全国公安作协准备筹建一个理论分会,专门培养本系统的评论作者。”闻听此言,特喜。赶紧梳理这本拙著,以便为分会的成立献上一份薄礼。
现在我在搞好本职工作之余,利用在湖北警官学院工作的优势,看看公安文学作品,然后不管功力高低尽情地点评一番,以获取不同的反响,引起公安作家们的注意,苦乐相伴,也是一种活法。如果碰上投缘的公安作家,交心谈心,会发现人生是多么美好,真想活它个五百年。譬如俺从未与时任兰州铁路公安局政委王仲刚谋过面,但是通过手机、电子信箱联系达两年之久,现在我们似乎进入了神交阶段。舒婷《致橡树》里面有这样一句诗:“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而我却相反,我要借王政委来SHOW一下。作为一名高级警官,他所从事的公安文学活动具有引领作用,对促进公安文学创作具有示范作用。他坚持创作三十余年,在功成名就之后依然笔耕不辍,实属不易。从他的身上,我感受到了什么叫执著,什么叫坚韧。
通过文学活动还有幸结识了重庆水警总队的黎明辉。就他的小说《警队有块倒计时牌》某些评论问题,我们两人争得十分激烈。所幸是网上“手谈”,要是面对面的争论,我们一定会看到对方的面红耳赤,结果依然谁也说服不了谁。经过数月之久的网上磨合,如今我们成了诤友。吉林的孙学军、牛力军,黑龙江的朱维坚、徐岩,重庆的但远军,河南的翟永彪,安徽的杨老黑,北京的张西,湖北的程建国,广东的朱东锷,天津的劳美,河南的朱付新,内蒙古的郝泽军、贾文成,贵州的沈雪,山西的张暄等都是因共同话题才保持热线联系的。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与这些公安作家们推杯换盏,却坚信“心有灵犀一点通”。
公安作家、湖北省公安厅宣教处副处长刘美兰,摄影师、宣教处文艺科科长王富民等领导不时给我创造结识公安作家的机会。如能与我院杰出校友、现任湖北省仙桃市公安局政委李培刚和武汉市公安局副处长鲁艺兵坐在一起共话公安文学就是例证。
清醒地意识到本人只是茫茫宇宙间一粒尘埃,至于能飘多远、扬多高不是个人能力所能左右的,还必须有领导、编辑、战友给我鼓励和力量,如公安作家、《人民公安报》王希泉编辑、《警察文化沙龙》编辑部张明主任,书法家、全国公安文联网络管理员方玉杰先生,公安作家、湖北省公安文联主席、《湖北警察》黄土主编,吉林《公安作家》马青山主编,中国文联网、中国文学网和公安内网公安部宣传局公安文化栏目编辑老师们,《原野•公安文化》杂志编辑部主任、公安内网《原野•公安文化网》创办人、公安作家翟勇彪,公安作家、贵州省黔南公安信息网页沈雪编辑,云南公安文联、浙江省公安厅网页的编辑老师们,警察网(www.police.com.cn)站长、铁道警务研究所所长贾永生副教授,新华网内蒙古频道•内蒙古公安网戚明星编辑,陕西警韵网钱精明主编,森林公安网枫儿站长,四川警察网王运忠主编,甘肃作家网常务编辑张永春,《广州公安》杂志主编助理袁瑰秋女士,辽宁台安文学网张晓雪(网名秋韵)编辑,武汉市青山公安分局红卫路派出所潘峻所长,辽宁朝阳公安网、北京文艺网、河北作家网、湖北作家网等编辑老师们的无私帮助让我刻骨铭心。
拙著还收录了《<诡谋论>中的价值取向》一文。严格意义上来说,《诡谋论》属学术著作,不能划归文学作品之列。为何还要收录呢?清楚地记得2005年,本人在参加武汉某高校组织的全国博士生入学考试时遇到这样一个题目《谈谈文学与历史的关系》,依稀记得我是这样回答的,“文学与历史是互文的存在。”那么,《诡谋论》也可当作文学作品阅读,再说其语言幽默有味,文学性颇浓。提到考博,索性再唠叨几句:数年数次攻博未能及弟,虽郁闷之极,但也不至于神经错乱。好在没中,否则便成了第二个范进。因为有过一段类似“知青”下放农村20多年的经历:在泥水中滚过,在粪水中踩过,在碱水中泡过,像父亲一样耍过各种农具;又有一段在上级公安机关呆过近3年的时光。这些丰富的阅历足以让我应对各种打击和挫折。在这举国欢庆的大喜日子里,在为祖国繁荣昌盛而骄傲自豪的同时,我也对一些不尽人意之处表示极大的忧虑。我们知道知识分子永远是社会的良心,但愿有识之士能像人民警察一样坚守自己的职业操守。
西方有句俗语:“上帝替你关上一扇门,必将为你打开另一扇门。”诚如是。在攻博屡考屡败的途中,倒是死啃了数十本难读之书,死记了一些令人头痛的英语单词,便又开始SHOW:两年前斗胆地开了英语博客(http://myenblog.com/u/Failure/index.htm and http://youwen2039.blog.163.com/),到目前为止,点击率已超过两万。不仅记录心灵鸡汤,而且还宣传了公安作家及公安文学,让强势的西方了解中国人民警察。好几次在街上、车上碰见说英语的西方人,就用蹩脚的口语请他们谈谈对中国警察的看法。大部分人的回答是让我失望的,他们不同程度地误解了中国警察。本人现在“跳起来摘桃子”,只是想凭微薄之力来努力改变西方人眼中被妖魔化的东方警察形象。
整完后记,中秋佳节已悄然而至。“每逢佳节倍思亲”,在此祝福远在家乡的母亲福如东海、寿比南山,愿九泉之下的父亲安息。此刻,华灯初上,妻子正在拥挤的街头巡逻护航,我谨代表全家对像我妻子一样奋战在一线的人民警察致以崇高的敬意。玩耍了一天、疲劳至极的儿子已酣然入梦,但愿倔强的儿子永葆诚实、节俭、骨气及勤劳等品质,牢记曾国藩语:“吾家祖父教人,亦以‘懦弱无刚’四字为大耻”,传承人民警察的警察意识,为祖国、为人民献智出力。
坐在电脑面前时间久了,腰酸背疼。在放松的空档,打电话问候公安文学评论鼻祖杜元明教授,并请他老人家为拙著作序。话匣打开后,我们竟讲了50多分钟的长途。心直口快的杜老欣然同意扶持后学,着实令我感动。听话语,杜老身体健朗、童心仍在。杜老语重心长地反复告诫我,从事公安文学评论一定要客观公允,好处说好,坏处说坏,不必在乎作家的职位高低、名声大小。并提醒我在捣鼓这一活路时,一定不能背叛自己的良心。从杜老的切身经历中,我意识到了自己肩负责任的重大。如果说第一本拙著是想闹一点风声水响的话,这一本就开始为公安文学评论这块并不丰饶的田地里撒些肥料。
回首成书过程,难忘场景历历在目。如有时沉浸于公安文学作品,不时错过班车或公共汽车,但绝不后悔。回望走过的已知人生,错过的机会实在太多,但只要不错过心仪的公安文学佳构足矣。
最后,再次感谢知名的公安作家、公安部新闻发言人武和平同志的鼓励。湖北警官学院学术委员会所有成员的慧眼识珠才得以让拙著进入院级重点项目之列,也是需要特别提及的。
才疏学浅,又仓促成书,错误少不了,还请行家里手和热情读者正之。附电子信箱:youwen2039@163.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甲子年之中秋夜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