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警察书屋>详细内容

警察书屋

《罪与罚:与少年犯对话》

来源:新华网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09-09-02 07:46:42 浏览次数: 【字体:

 

乔云华 著 新华出版社 出版

    为了祖国的明天(序)

    顾秀莲

    青少年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是祖国的明天,也是家庭的希望。我们都希望孩子成为"优质品",而不是"危险品"。当今,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是世界各国十分重视的一个社会问题,有学者将青少年犯罪与环境污染、贩毒吸毒并列为世界三大公害。

    党和政府历来十分关心对青少年的教育和培养,高度重视未成年人保护和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深刻分析和把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对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进一步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作出了新的部署,为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提供了良好条件和重要机遇。

    2004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胡锦涛同志在全国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会议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全面总结了我们党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宝贵经验,这些经验对做好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同样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为贯彻落实中央的指示精神,中央综治委下发了《关于深化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意见》。中央综治委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和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启动了"为了明天--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程"。

    2005年6月,胡锦涛同志就未成年人犯罪问题做出重要批示,强调"要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的高度,重视未成年人犯罪问题。要明确责任、大力协同、综合防治,通过教育和法制相结合,使未成年人犯罪问题得到明显好转",体现了党中央对广大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殷切关怀,体现了对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高度重视,为我们进一步开展工作指明了方向。

    由于我国当前正处在社会转型期,社会环境中的各种因素十分复杂,未成年人犯罪呈上升趋势,各种新问题、新情况不断出现,其特点是涉财型犯罪比例大,团伙犯罪突出,性犯罪增多,低龄化趋势明显,闲散未成年人犯罪严重,作案手段成人化、智能化。

    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中央各有关部门和地方各级党委、人大、政府及社会各界齐抓共管,对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实行综合治理,未成年人保护和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与此同时,关于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乔云华同志写作的《罪与罚--与少年犯对话》就是其中之一。

    新华社记者乔云华同志,多年来一直关注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多次深入未成年犯管教所、看守所、公安局、检察院、法院、研究所、社区、农村、学校、家庭等单位和地方采访,研究案例,探寻犯罪的原因,与专家、教师、政法干警等交流预防和矫正的对策。他用心血和泪水完成的这部作品,以对话的形式,通过与未成年犯管教所、看守所内的未成年犯进行面对面的谈话,展示了青少年犯罪的巨大危害性及给家人造成的极大痛苦,揭示了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和行为、心理过程。书中记录的这些案件触目惊心,被害者的遭遇使人同情和惋惜,犯罪者的行为令人气愤和痛心。这部作品真实生动地反映了青少年犯罪过程的相关因素、阶段特征和后果,是一部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好作品,对青少年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对青少年的父母、教师、学校领导和专家等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是一项涉及千家万户的民生工程,涉及的职能部门很多。各地区、各部门要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加强协作配合,坚持综合治理,抓好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各项措施的落实,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氛围,遏制青少年违法犯罪上升的势头,向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为了祖国的明天,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二○○九年三月

    (顾秀莲,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原副委员长、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

少年犯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