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对抗中追求和谐——评曹礼海《警察临战公共关系》
改革开放以来,各种新的社会治安问题层出不穷,公安机关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警察如何正确处理与公众的关系,特别是一线警察如何在临战状态下应对各种各样的突发事件?如何维护人民警察的良好形象?曹礼海同志的《警察临战公共关系》提供了答案。
此书围绕警察临战做文章。警察临战是一门新型学科,它是指警察机关及其警务人员为了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保护公民生命财产安全,依法对各种具有突发性、对抗性和危难性的案(事)件进行紧急临场处置的特别警务活动。该书从警察临战与公共关系、警察临战与公共关系的基本功能、警察临战目睹公众的选定、警察临战舆论的引导、警察临战目标公众的劝服、警察临战的网络传播沟通、警察临战的媒体沟通、警察临战谈判等八个方面作为切入点,深入浅出地为警察公共关系提供理论的支撑。
此书实用性颇强:曹礼海同志将自己多年在公安一线的工作经历与国内外警察公共关系前沿理论紧密地结合起来论述,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妥善处理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努力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如在“警察临战的媒体沟通”这一部分,从与媒体沟通的原则、与媒体沟通的策略等多个角度进行剖析。警察临战案(事)件的发生往往会引起媒体和社会公众的高度关注和追踪,警方处置临战案(事)件的态度、过程和进展也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在这种临战案(事)件处置的特殊媒体环境下,临战公共关系要充分重视媒体和目标公众的重要性,采取恰当的方式与媒体沟通,从容应对媒体的信息要求。在平时的警务活动中,警察机关就要与媒体主动建立和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以期临战案(事)件爆发后,争取媒体的最大程度的支持。
例如“拉萨314事件”就是对人民警察一次严峻考验。此事件发生在奥运即将在我国举办的几个月,事关重大,西方敌对势力的各种责难、埋怨随之而来,公众欲知真相,记者蜂拥而至,流言、小道消息满天飞,警察临战公共关系面临着极大压力。《警察临战公共关系》一书中告诉我们该事件发生后,临战公共关系人员应做的工作:尽快与媒体沟通、准备和提供新闻发布稿、按排和接受记者采访、举行新闻发布会等,也许与现实中的实际操作有出入,但是其理论的前瞻性是不以忽视的。
只有正确处理好警察临战公共关系才能,才能构建一个“和而不同”中国,甚至世界。用李昌钰博士的话说,就是“在对抗中追求和谐”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