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警察生活>详细内容

警察生活

谁“松动”了刑警的温馨家庭小舟?

来源:新华网 作者:卜云彤 发布时间:2005-02-27 16:28:00 浏览次数: 【字体:

 

    在诸多民警系列中,刑警更多地集中了警察事业的光荣、艰难和风险。

    如果说民警是打击犯罪分子的尖刀,而其中的刑警则是这把尖刀的“刀刃”。刑警破案的要求在时间上、性质上更是刚性的,上级和社会更关切,要求更急迫。刑警面对的案件更复杂,对手更凶残,破案的难度和风险也都更大。

    可有谁知道,就在刑警们日以继夜地和犯罪分子奋力搏杀之际,尖刀的“刀刃”却已经悄悄地被家庭在后方侵蚀着,他们中的不少温馨家庭小舟日积月累地被慢慢地松动、裂解了。

    离婚人数已达一半以上

    近年来,海口市公安局刑侦支队民警每年离婚4至5对,离婚人数已达一半以上。支队中层干部有23人,已离婚7对,还有2对女方正在闹离。


威武的刑事警察

    海口市公安局刑侦支队支队长刘韶东说:刑侦支队的离婚率在公安系统中是比较突出的。离婚多数是由女方提出,主要原因并不是由于丈夫抽烟喝酒打麻将,或者是在外面搞女人,而是因为丈夫一年到头经常不回家,一回家倒头便睡。刑警随时都处于临战状态,手机必须24小时保持畅通,经常半夜三更全家正在熟睡之时,电话、手机一通尖叫,刑警便要快速起床,匆匆而去。老婆已实在忍受不了这样长期“有名无实”的夫妻生活。

    刑侦支队有一位大队长,妻子35岁,在证券公司工作,孩子才3岁,本来这样的家庭结构还是比较理想的,但妻子一定要离。支队领导做了很多工作,但女方说:我不能这样守活寡,有他跟没他一样。最终,两人还是和平分手。
  刘韶东谈起刑警的离婚,很激动,也很无奈,他说:疲劳的刑警更需要家庭的温暖、关怀和支持。但现在实际上我经常要为支队的家庭矛盾做调解工作,但收效甚微,力不从心。作为支队领导,部下遇到困难,但我解决不了多少他们的问题,深感自己无能。现在有一个比例相反的问题,就是刑警工作越出色,他的家庭矛盾却越大。刑警在单位面对着领导的笑容、战友的掌声,而一回到家庭,等待他的却是冰霜脸面、冷锅冷灶。

    刑警工作压力大是普遍现象,刑警中的骨干压力更大。2003年12月31日,海南省三亚市刑侦支队副支队长余玉全连续超负荷工作,突发心肌梗塞,累死在工作岗位,年仅49岁。这位黎族刑警,仅在他担任刑侦支队副支队长的4年中,就指挥和参与侦破1785宗刑事案件,其中侦破命案39宗。余玉全平均一年侦破案件439宗,其中重、特大案件117宗。就是说,余玉全平均每天要处理1至2起刑事案件,平均3天要处理1起重、特大案件。余玉全被公安部授予一级英模,省委、省政府授予“执法为民的好民警”荣誉称号。省委、省政府还在2004年组织余玉全先进事迹报告团在全省各市县巡回演讲。


三亚市公安局组织召开的余玉全先进事迹座谈会


余玉全生前遗物:烟筒、鞋子、荣誉证书、工作笔记

    刘韶东介绍:一般大城市刑警占总警力的20%,海口市刑警却长期不足10%。海口市机场路派出所刑警中队有6人,每人每年要接案200宗,简直不堪应付。

    海南省公安厅副厅长宋泽江说:现在犯罪案件越来越多,案件也越来越复杂。民警是纪律部队,需要随时出动,但比起其他警种,刑警随时出动的机率更高,不分白天黑夜,一年到头一直处于紧张状态,基本上没有放松时间,而且犯罪分子还经常在夜深人静时作案。另外,刑警每个案件持续紧张的时间更长,连续几天24小时蹲坑守侯犯罪嫌疑人而不打瞌睡是刑警的基本功。现在团伙作案多,跨省作案多,刑警花费的时间也多,一个大案搞一个月、几个月,出差几个省是家常便饭。还有犯罪分子反侦查的能力越来越强,刑警不仅在身体上,精神上的紧张度也越来越强。
   海南省公安厅刑侦处副处长董长青是个老刑警,曾长期担任基层公安局长,他深知一个刑警的酸甜苦辣,他说:过去,社会上多数感受的是刑警威严、坚毅、传奇的一面,而对刑警的艰难、烦恼一面了解不多,其实刑警有时也脆弱,容易"受伤害",需要关怀。不同警种、不同部门的警察负担是不同的。由于刑警工作的特殊性,对于一线刑警的工作,政策上应该适当有所倾斜,生活上也应该适当有所照顾。

    经费和收入都不够宽松

    海南作为一个经济欠发达的省份,公安系统的工作经费和民警收入都不够宽松,比起过去同属一省的近邻广东,几乎不可同日而语。
海南省公安厅刑侦处长刘晓明算过一笔账:现在破案成本翻倍提高,案件侦破难度增大。过去犯罪分子作案手段相对简单落后,人民群众检举揭发犯罪线索的积极性高,办案程序简单,执法环境宽松,调查取证容易,破案相对容易,成本低,效率高。


刑警擒获重大案件逃犯

    而现在办案是“取证难、审讯难、追逃难”,且诉讼成本高。比如,办理一起刑事案件要填写、制作各种表格、材料20多种,现场勘查、调查取证、追捕追赃、审讯等都要投入大量的警力、财力、时间,办案诉讼成本比过去几十倍、甚至成百倍地提高。侦破一起重大团伙案件往往要耗费办案经费上万元甚至数十万元。

    办理治安案件,过去基本上是不花钱。而现在办理一起治安案件,既要有现场勘查、取证、图片等视听资料,有的还要对受侵害人或物品进行鉴定和估价。伤害鉴定费用一般在350元左右,涉及到对案件裁决处理不服的,还要进行复议。这样下来,一起治安案件就要耗费大量警力和财力。

    相对其他警种,刑警基本上是个纯花钱部门,而且花得还比较多。刑警没有罚款等收入,案件的赃款、赃物要一分一毫不少地交给检察院和法院。所以,刑侦部门老是喊穷,刑警在公安各部门中收入待遇也是比较低的。海口市刑侦支队除了工资没有分文补贴,晚上超时加班、节假日工作也没有补助,破了大案无钱奖励。

    刑警的业绩主要是社会的,对家庭的贡献则相反,这也是刑警家庭凝聚力不强的一个原因。


   工作量年年不断加码

    不光是刑警,整个公安队伍都存在工作压力越来越沉重、长期疲劳作战的问题。

   2004年12月底,全国、省、市三级人大代表联合视察时发现:海口市基层公安民警的亚健康率高达86%,超过三分之二的基层公安民警患有不同程度的职业病。

     近年来,海口市刑事案件成倍增长。2004年海口市刑事立案数是建省办经济特区前的1987年的15倍以上。而民警人数增长很少,全国省会城市民警占总人口的比例一般为0.3%,有的达到0.4%,甚至更高,而海口市的警力配备占总人口的比例长期仅为0.2%左右。就这相当短缺的警力,年龄结构也很不合理,相当部分警察是“胡子兵”,属于“跑不动、追不上、打不赢”的一类。全部2700多名民警,平均年龄36.27岁,其中45岁以上的民警超过600人。这些基层民警每天工作时间长达11至15个小时,长时间高强度的劳动,导致大多民警出现健康问题。

    据海南省公安厅的调查:目前公安机关除要承担大量日常治安管理、打击防范犯罪等基本职能工作任务外,各类安全保卫工作、警卫任务和处置群体性事件分散了大量的警力和精力,房屋拆迁、整顿医疗市场、打击私人彩票、打击生猪私宰等非警务活动增多,使警力不足的矛盾更加突出。近两年来,海口市每年完成各类大型安保活动、警卫工作100多批、处置群体性上访聚集事件200多起。


刑警擒获重大案件犯罪嫌疑人

    民警还要参加和应付各种会议、学习、检查、考核、评比、报表等繁重工作。省公安厅在海口市龙昆北派出所调查时发现,民警日常填写的各类基础工作档案就有108种,仅受理刑事案件、治安案件一项,就要填写10多份登记材料。如受理一起治安案件,需要填写:1、接警登记表;2、值班记录;3、受理案件回执4份;4、案件立案登记表;5、立案决定书;6、拍照;7、捺印指纹卡;8、尿液检测说明书;9、治安处罚审批表;10、结案报告材料;11、治安拘留证;12、治安拘留告知书;13、接报警案件信息登记表;14、违法人员信息登记表;15、强制戒毒表等等。

    龙昆北派出所民警除日常工作值班值勤,去年一年中还参加各类会议有107次之多,其中市局召开的21次、分局召开的56次、省市召开的8次、区里召开的13次、其他部门召开的9次。因此社区民警根本无法保证每周有几个小时的时间深入社区、管段工作,更不要说查办案件。

    相对警力不足的是经费难以保障。海口市派出所民警每人每月全部办公经费定额为250元,仅日常办公水电费、通讯费都不够支付,车辆加油、维修、办案费用更无从支出。因此造成了破案越多,花销经费越大,民警承担责任的风险也越大的局面。

    海口市公安局刑侦支队支队长刘韶东介绍说:民警的许多困难是长期形成的,反映了政府面对不断发展着的社会治安问题上的对策滞后和不适应。当然,海南是财政补贴省,政府的财政不是很富裕,对此我们也理解。近年来,随着政府财力的增加,民警的困难也在创造条件逐步有所解决和改善。

    去年以来,海口市公安局领导已经意识到了刑警的困难问题,也逐步开始采取一些措施。首先是在政治上重视、关心他们。去年以来,公安局提拔了一批处、科级干部,人选多数出自刑侦部门,这使得其他警种对刑警刮目相看,也增加了几分担任刑警的光荣感。另外,已经开始制定政策,对其他经济条件较好的警种进行“抽肥补瘦”,增加了刑警侦查破案的经费。

刑警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