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警察生活>详细内容

警察生活

董旭华:维和警察中的威海女警

来源:新华网 作者:张晓晨 发布时间:2006-01-06 15:39:18 浏览次数: 【字体:
    1月2日,海军某部教导员鲁数家中的电话铃声响起。

    “是妈妈!”女儿宝宝兴奋地顾不上穿鞋,光着脚便跑出来抓电话。

    电话那头传来董旭华激动的声音:“今天我们防暴队特意开通了‘亲情热线’,妈妈只能讲三分钟,你们都好吗……”

    离开家这么多天,这是董旭华第二次往家里打电话。上一次打的是丈夫的手机,只简单聊了几句便匆匆挂断了。

    董旭华是山东公安边防总队海警第一支队的军医,也是中国第三支赴海地维和警察防暴队唯一一名女护师。

    奔赴海地

    北京时间2005年12月13日凌晨4时30分,经过长达18个小时、1.6万公里的长途飞行,中国第三支维和警察防暴队——来自省公安厅机关、济南、威海等10市以及山东公安边防部队的95名防暴队员,乘专机抵达海地首都太子港,与12月3日先期抵达的30名战友胜利会合。

    浅蓝色贝雷帽、深蓝色制服、黑色防刺靴……从飞机舷梯上徐徐走下的这支飒爽英姿的队伍当中,有一位女警察笑容分外灿烂,她就是董旭华。

    海地是一个位于加勒比海的岛国,持续动荡的时局使它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自2004年起,应联合国邀请,中国开始向海地派遣成建制的维和警察防暴队。去年,公安部将组建重任交给了山东省公安厅。

    2005年7月份,刚一接到通知,董旭华便报了名。在经过各级公安部门层层选拔以及体能考核、面试、英语考试三道关卡后,董旭华与其他战友一起,从3000多名民警中脱颖而出,组成中国第三支维和警察防暴队,远赴海地任务区执行为期8个月的维和使命。

    防暴队抵达海地后,将在太子港最危险的布莱尔和太阳城地区执行任务,并将承担海地大选期间的安全保卫等重要工作。防暴队主要职责是支持协助当地军警维护海地的社会治安,主要工作是抓捕清剿、解救人质、要人警卫等,不管哪一项,都充满了危险性。

    2005年10月9日,防暴队抵达中国维和民事警察培训中心,开始为期3个月的高强度封闭训练。这其中包括体能、驾驶、射击、语言(英语和法语)、联合国维和行动知识、联合国规章制度及小组战术、车辆查缉、解救人质、楼道搜查等警务技能。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原本定于12月初举行的甄选和评估突然提前进行。这一调整,对于36岁、身材瘦小的董旭华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

    军令如山。自此,董旭华便和其他战友一起,每天以海地任务区实战状态为背景,在备战状态中坚持十四五个小时的艰苦训练。伙食也基本以海地现有的食品为主,以提前适应海地艰苦的生活环境。在大家的通力合作下,整个防暴队仅仅训练22天,便全部通过了联合国的评估,创出一个令人叹服的奇迹。

    情牵万里

    董旭华赴海地执行维和任务已有半个多月时间了,她在异国他乡还好吗?带着一份牵挂,在2006年新年钟声即将敲响之际,记者走进董旭华威海的家中。

    见到记者的第一眼,董旭华的丈夫、海军某部教导员鲁数便腼腆地笑了:“我觉得你们有点兴师动众了,其实这对我们军人来说真的没什么。服从命令听指挥,这是我们的天职。”随着交谈的深入,鲁数的话匣慢慢打开。

    “她在那边可以打电话的机会很少,连上网也受限,一般得四五天才能轮一次。每次一看到她在线,我就赶紧把岳父岳母和孩子都叫过来。一家人围坐在电脑旁,看着一行行轻松的文字,听着一声声亲切的问候,仿佛看到了电脑那头熟悉的她。”

    因为有13个小时的时差,鲁数在线时,妻子经常尚在睡梦中。所以每天给妻子写邮件,便成了鲁数的必修课。

    “今天上午我还跟她在网上交流过。其实,一想到海地那边30多度的高温天气以及蚊虫的叮咬,想到她每天要全副武装负重几十公斤,想到她到现在还因倒不过时差而睡不好觉,我就放心不下。尤其是从电视、网上获悉他们目前的状况后,我更是替她担忧。可她非常坚强,不管多么困难,多么艰苦,为了不让我和老人、孩子担心,她从来都不肯表现出来。相反,每次聊天时,她都会给我们传来一个甜甜的‘微笑’表情。”说起善解人意的妻子,鲁数会心地笑了。

    鲁数自己的工作也很忙,经常要在单位值班。为了照顾尚在上小学的女儿宝宝,鲁数便把远在莱州的岳父、岳母接到家中。给宝宝扎小辫儿、辅导宝宝写作业,这些原本属于董旭华的工作,如今都落到了董妈妈身上。

    “小华自小就是个坚强而又懂事的孩子。打上幼儿园开始,我们就没再为她操过心。”一提起女儿,董旭华的母亲董树媛一脸的骄傲,“我们家在农村,到了农忙时节,大人都忙着地里的活儿,根本顾不上孩子。每天早晨走的时候,我都把饭菜放在锅里。小华中午从幼儿园一回来,就开始烧草热饭。你可知道,那时侯她才7岁啊!”

    刚放学的宝宝在一旁乖乖地吃晚饭,吃罢,又静静地回到自己房间写作业。看着可爱的外孙女,董妈妈说道:“宝宝这点就很像她妈妈。12月6日晚上,她爸爸送小华去车站坐当晚的火车出发。跟妈妈再见时,小宝宝表现很好,她还说‘妈妈,我希望时间过得快一点,这样你就可以早点回家了’。可是俩人刚一出门,宝宝就憋不住了,扑到我怀里号啕大哭。这之后一提起她妈妈,小家伙的眼圈就红,可再也没见她哭闹过。要换了别的孩子,不知道要怎么闹腾呢!”

    董妈妈告诉记者,董旭华走后,不管功课多忙,小宝宝每天都坚持写日记。宝宝眼里的董旭华无比崇高和伟大——因为她所理解的“维和”的含义,是维护整个世界的和平!

    “在小宝宝的日记里,有三块内容雷打不动:妈妈你在哪里;今天是妈妈走的第几天;还有坠在最后的那个大大的‘想’字!”说到这儿,董妈妈眼里噙满泪水。

维和警察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