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警察生活>详细内容

警察生活

想家的感觉—中年女刑警的话题

来源:吉林省公安厅网站 作者:章丽娅 发布时间:2005-09-17 19:47:14 浏览次数: 【字体:

   钱被我们在手里握了三天,皱巴巴的,湿得都能挤出水来了。看着这一幕,母亲的泪倾泻而出,她伸出双臂,紧紧把我们揽在怀里,久久没有说话。

    “常回家看看”——每次听到这首歌,我心里就内疚,仿佛就是唱给我听的;常回家看看,这个话题对我这个已近中年的女刑警来说,真叫沉重!
 “日月已逝,岁不我与”,不觉中青丝已夹杂白发,惦念家的心情、回家看看的欲望更加强烈。无奈,心中有思而行动无力,我无法做到“常回家看看”这样一件其实很简单的事情。
  父亲没有儿子,我21岁时女承父业当了警察。20年弹指而过,小警成了老警,已为人妻人母人媳。人到中年,上养老下育小,这才真切感受到当年谌容的“陆文婷”对女性中年人生的诠释。咀嚼“常回家看看”这句话,情不自禁回首凝望走过的从警之路:国庆中秋之夜,三十初一之日,我会把幼子往丈夫怀里一塞,奔赴岗位;我曾在父亲手术之际仅到病床前问候一句又匆匆离开;我甚至曾在母亲摔断手臂之际打个电话请个佣人一切了之……我是何等无情!
  我记不清父母出生年月,记不住母亲节父亲节。假如有个敬老寺,我着实该去忏悔忏悔了!几十年养育之恩没有多少报答,既不能像众人羡慕的大明星那样为父母买别墅,也做不到像普通人一样婚嫁后回家与父母亲喜相聚论家常。人类应当可以做到远比懂得反哺的乌鸦更加知恩图报,可是现在,我却要把高昂的头颅低下,羞愧自己还不及一个小动物!
  我真的没想到,前些日子与数月不见的老父见面竟然是在医院门口。长期的紧张劳累,我患上了腰椎间盘突出症,近来又犯上了面部神经痉挛症,西药无甚疗效,便约父亲找个熟悉的老中医治治,父女俩以这种形式见面,心中顿生酸楚。上楼梯的时候,忽见70多岁的父亲抓紧楼梯扶手,蹒跚吃力地攀升,我的眼泪克制不住地涌出。我那个曾经身着洁白警服、英俊潇洒、神采奕奕地指挥交通车辆的父亲,如今已是这样衰老孱弱,粗心的女儿怎么还没觉察到呀?也不知是老父扶着我,还是我搀着老父,父女默默无言走进门诊室……
  婆母居住外地,她来一趟晕车晕得要命,我去一趟晕车晕得半死,远距离把我们婆媳隔开了。做她媳妇15年,回去的趟数10个指头能掰过来,即便如此,公婆讲着安徽话逢人便夸“我家儿媳好”。凭心而论,我对公婆还算不错,逢年过节不忘寄钱送物,忙里偷闲没忘给婆母织件合体的毛衣。婆母糖尿病重时,我二话没说就把她接来南京住院治疗。那会儿赶上“严打”,工作特别忙,参加自考的最后一门英语课程每周两晚要去上课,真是又是龙灯又是会,常常一天忙下来,连顿热饭都吃不上,就坐在冷冰冰的教室里进入另一种语言境界,累得我蓬头青面。今年元旦,我揣着一把药硬是带着病躯赴皖探望公婆姑嫂。见面时,被疾病侵袭得两眼近盲的婆母,把脸凑上来看看我,又瞧瞧儿孙,笑得面容灿烂如辉,这大概是她新年最开心的一天了。儿孙回家看看的这两天,她忙里忙外乐乐呵呵,绝不让我动一下手,让我做了回甩手掌柜。
  但是,大凡亲人团聚,总是来的时候开心,走的时候伤心,第二天中午匆匆回宁,在我们上车的时候,只见婆母两手垂肩两眼望地,痴愣愣傻乎乎地站在原地发呆。这一幅“正影”,比我阅读朱自清的《背影》还叫人伤感。我招招手关上车门,转眼之间无意中发现丈夫的眼神,那是怎样的一种眼神啊——他的两眼直勾勾地望着老母足足几分钟,不肯离开,直到车轮滚动后才缓缓移开。事后丈夫郁郁地跟我说:“不知何时才能再见亲娘,也许就见不到了。”
  唉,情感的皮鞭就是这样常常跑来鞭笞我,叫我出汗、流血,不得安宁!我记起一位俄罗斯诗人曾经写道:我那披着天鹅绒的母亲啊,见到你我怎能不双膝跪地。的确,每一次回家,见到父母公婆,这种感觉就在我的内心激荡。
  真想重新活一回。婴孩时不闹,不让我妈刚从手术台上疲惫地下来就给我洗尿布;懂事后做个乖乖女,听爸妈每一句话,做他们高兴的事,不做一件惹人生气的事,不让我爸出差在外时把我牵挂,也不会再像从前任性倔强回嘴淘气,学好本事混出个脸面,让父母享受……这样想着,我会心地笑了。但想象与现实是格格不入的两码事,重回现实,新的一年又将来到,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回家回家!正如歌词中唱道: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呀,一辈子图个平平安安团团圆圆!我真的想把这句话送给同我有类似经历的同行,老吾老,幼吾幼,愿我的从警战友,家庭与事业两全齐美!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