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公安的“职业病”
4月下旬的一天早上,我乘302路公交车上班。当时车上拥挤,我站在一位老人旁边。这位老者有几次抬头看我,似乎有话要说。“他认识我?”正当我拼命寻找记忆时,一院停靠站到了,一批人下了车,车上空了些,老人开腔了:“刚才有三个小偷下去了,两男一女。开始他们打前面那位女同志的主意,因为她把包背在后面。后来女同志把包移到前面了,他们就开始往你这边移动。”我想起来了:“刚才一群人下车时,好像有人在我的后裤袋上摸了一下。”“那就是在摸你的手机”,老人说。车到中国银行站,人更少了,我坐到了老人后面的空位上。老人说他经常在公共场所发现小偷,有时阻止,有时报警。于是,我问他:
“你是反扒志愿者?”
“我是老公安。”
“你不怕他们动武?”
“一个人我能对付。”
“你有武功?”
“比不会的好,比会的差。”
“他们可能带着凶器。”
“我也有刀,比他们的还长。”
我到站下车了,可还在想着这位令人敬佩的老公安。回到办公室,我把这段故事说给同事听,同事脱口而出:“这是职业病”。
不错,这是“职业病”,但不是那种需要医治的职业疾病。
在我们周围,有这种“职业病”的人,其实不少。当教师的退休了,总放不下他的那根教鞭,或被聘到别的学校继续站讲台,或去当家庭教师,哪怕是教点一加一等于二,也认认真真。当医生的退休了,总放不下他的血压计、听诊器,或到民办诊所继续做大夫,或到社区、农村去“坐堂”,哪怕是量量血压、测测体温,也一丝不苟。当电工的退休了,总放不下他的螺丝刀、老虎钳,或者再找份电工活干干,或帮左邻右舍干点电工活,哪怕是装个电灯泡、换根保险丝,也操作到位。当演员的退休了,总放不下他那一招一式,或到农村剧团去继续演戏,或当上了社区的业余艺术队员,哪怕是客串一场宣传剧,也十分投入。当记者的退休了,总放不下他的那支笔,有事没事,总想写上一点,哪怕是给报社提供点新闻线索,也乐此不疲。当书记的退休了,总放不下他的那个“政治”,听到错误的言论,哪怕是在公共场所,也上去论理,我的一位老书记就有这种“毛病”……
有这种“职业病”的,不排除其中有的是为了再赚点钱,但多数人主要是放不下这份情———对毕生所从事的事业的那份深情。所以,这种所谓的“职业病”,其实是职业精神的延伸,社会责任的延续。患这种“职业病”的人多了,人们工作生活中遇到了困难,人与人之间发生了矛盾,帮助解决的人也会比较多。这显然有利于社会的安定与和谐。当然,这里的前提是,量力而行。比如那位老公安,从健康角度考虑,就要克制一点,以免真的弄出病来。
如果哪位记者想采访这位老公安,我免费提供以下信息:他,80岁,中等个子,脸色红润,目光有神,喜欢戴一顶旅游帽,从原宁波地区公安处退休,曾住海曙区,现住鄞州区高桥镇。
“你是反扒志愿者?”
“我是老公安。”
“你不怕他们动武?”
“一个人我能对付。”
“你有武功?”
“比不会的好,比会的差。”
“他们可能带着凶器。”
“我也有刀,比他们的还长。”
我到站下车了,可还在想着这位令人敬佩的老公安。回到办公室,我把这段故事说给同事听,同事脱口而出:“这是职业病”。
不错,这是“职业病”,但不是那种需要医治的职业疾病。
在我们周围,有这种“职业病”的人,其实不少。当教师的退休了,总放不下他的那根教鞭,或被聘到别的学校继续站讲台,或去当家庭教师,哪怕是教点一加一等于二,也认认真真。当医生的退休了,总放不下他的血压计、听诊器,或到民办诊所继续做大夫,或到社区、农村去“坐堂”,哪怕是量量血压、测测体温,也一丝不苟。当电工的退休了,总放不下他的螺丝刀、老虎钳,或者再找份电工活干干,或帮左邻右舍干点电工活,哪怕是装个电灯泡、换根保险丝,也操作到位。当演员的退休了,总放不下他那一招一式,或到农村剧团去继续演戏,或当上了社区的业余艺术队员,哪怕是客串一场宣传剧,也十分投入。当记者的退休了,总放不下他的那支笔,有事没事,总想写上一点,哪怕是给报社提供点新闻线索,也乐此不疲。当书记的退休了,总放不下他的那个“政治”,听到错误的言论,哪怕是在公共场所,也上去论理,我的一位老书记就有这种“毛病”……
有这种“职业病”的,不排除其中有的是为了再赚点钱,但多数人主要是放不下这份情———对毕生所从事的事业的那份深情。所以,这种所谓的“职业病”,其实是职业精神的延伸,社会责任的延续。患这种“职业病”的人多了,人们工作生活中遇到了困难,人与人之间发生了矛盾,帮助解决的人也会比较多。这显然有利于社会的安定与和谐。当然,这里的前提是,量力而行。比如那位老公安,从健康角度考虑,就要克制一点,以免真的弄出病来。
如果哪位记者想采访这位老公安,我免费提供以下信息:他,80岁,中等个子,脸色红润,目光有神,喜欢戴一顶旅游帽,从原宁波地区公安处退休,曾住海曙区,现住鄞州区高桥镇。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