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警察生活>详细内容

警察生活

维和警官钟荐勤妻子撰文表达对丈夫的牵挂和爱意

来源:云南网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10-01-18 17:57:42 浏览次数: 【字体:

 

  这是钟荐勤的妻子2009年11月16日写给丈夫的一篇文章,这篇文章的字字句句,都流露出了她对丈夫的牵挂和爱,在文章中,妻子期盼丈夫归来时真挚地说:“宝宝依然熟睡,阳光明媚和煦,这是个暖冬……”然而,这个暖冬,因为小钟的离去,突然变得如此寒冷……

  “电话两头,相隔遥远,听来全是热切的暖意”

    才见叶落飞黄,又是风凉冬寒。天气预报说,今年的昆明将是一个暖冬,可还是凉了。窗外,碧空万顷,闲云悠然,宝宝一旁熟睡,我有些怔怔的幸福,想这时光,安宁静好。

    爱人从海地任务区打来电话,说中国警察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10周年纪念日(1月12日)即将来临,电话两头,相隔遥远,听来全是热切的暖意。爱人钟荐勤目前是中国第八支赴海地维和警察防暴队的新闻干事,他这已经是第二次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了。我在公安边防部队服役12个春秋,也曾经是一名光荣的边防警察。现在,作为一名维和警察的家属,我感到由衷的自豪,凭临这个喜庆的日子,思绪万千。

    “没曾想,维和的种子已深深植进他心中”

    提起他的维和情结,还得从首支赴海地维和警察防暴队凯旋回国之时说起。当时,云南公安边防总队有5名优秀官兵参加了这次维和行动,他则参与了首支防暴队的宣传报道工作。一天,他把战友的维和制服借了一套穿在身上,兴致颇为高昂,让我帮他照张照片留个纪念。我见他如此高兴,心里定是充满对维和的向往,就说,干脆自己去得了。当时只是随口说说,没曾想,维和的种子已经深深植进他心中。

    由于工作原因,我们婚后一直两地分居,直至2005年我转业回昆明,夫妻才总算团圆。待一切都安定下来,已经是2007年,而立之年的我们便商量着想要个孩子。不想此时公安部来了通知,要求以云南公安边防部队为主选派官兵组建第六支赴海地维和警察防暴队。听到这个通知,他高兴得差点跳起来,小心翼翼征求我的意见。我心里却充满了矛盾。我了解他,为了这个难得的机遇,他等待了太久。可我也知道,他若报名参加,一旦入选就意味着要孩子的计划得推迟两年。我一直挣扎着,一方面希望他入选,毕竟是代表一个国家去参加维和行动,使命光荣;另一方面又希望他被淘汰下来,不用到战乱贫瘠的国度去,少点担心,这样可以安心在家要个孩子。

  “我拼命忍住眼泪对他微笑,只想要他放心出征”

    通过努力,他最终入选了。看着他意气风发的样子,我心里杂味百出,是那种带着疼痛的兴奋。好不容易团聚了,马上又要分别,这一别又是一年多,内心不禁有些辛酸的悲凉。更让我心痛的是,我们的孩子又得晚些要了,而我,是那样热切地期盼着她的到来。

    第六支防暴队出征海地的那天早晨,停机坪里站满了送行的家属,看着周围一对对你说我笑的,我竟是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只是呆呆地看着他在送别的现场奔忙着,拍照、录像、带着记者采访队员。他是那样精神蓬勃,士气昂扬。我心里欢喜而不舍,安静地注视着他,想清清楚楚记住他的每一个细节,留待他走后的日子里慢慢温习。那是只属于我一个人的快乐,真切而炙烈。飞机就快起飞,他才赶紧朝我跑来,我拼命忍住眼泪对他微笑,只想要他放心出征,平安归来。

    海地任务区是联合国目前最危险的任务区之一,2008年4月,有一周多没有跟他联系上,在新闻联播上又看见新闻,说海地因为粮食危机引发了大规模的骚乱事件,形势十分严峻。我整日焦灼不安,心绪极度忐忑。直至十天后,他从太子港发来信息报平安,我这颗高悬的心才放下。他说那些天和战友们组成一个处突分队前往距离海地首都太子港200公里外的莱卡耶参加特别勤务去了,因为任务紧太忙而没给家里电话。听着他的解释,我的心终于在嗔怪中平稳下来,却不敢告诉他,那十天,我怎样在牵挂中煎熬。

  “拽着他的手,一起回家,心里踏实无比”

    整整8个月,他在一线拍摄了近300盒DV带,把中国维和警察在异国他乡不畏艰难,英勇顽强,服务群众的事迹详实地记录了下来。回国后,根据他实地拍摄的视频素材,在部局业务部门的指导下,总队与中央电视台共同拍摄了三集纪实电视专题片《加勒比风暴》,并先后3次在2009年的“两会期间”,第八支防暴队出征前夕和国庆60周年前夕播出, 让国内的广大观众进一步深入了解了维和警察的工作生活,增进了群众对公安边防部队参与国际维和事务以及对维和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每次单位的同事说起这个专题片的时候,我都会骄傲地告诉同事这是我爱人在前方拍摄的,那种感觉,不言而喻。

    由于要准备第六支防暴队宣传表彰的素材,作为新闻干事他需要随先遣队提前回国,预计飞机到达昆明的时间接近凌晨,我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提前就一个人打着车赶到机场。不曾想,所有队员都出来了,独独没有看见他,我只好巴巴地张望着,急不可耐。几分钟后,终于看见他背着大行囊出现在我面前,憨憨地朝我笑,略带倦意的脸黑瘦了一大圈。给我解释说一下飞机忙着给媒体宣传素材,所以出来晚了。这一次,我没再忍,一下子拉住他,只让眼泪尽情地流淌。觉着幸福,亦是莫过如此:拽着他的手,一起回家,心里踏实无比。

    “这笑意,是理解和支持,也是爱和支撑”

    他从海地回来的第二个月底,我就怀上了宝宝,这让我们欣喜不已。可就在宝宝7个月的时候,他突然接到上级命令,要求参加以云南、广东边防总队为主组建的第八支赴海地维和警察防暴队,通知来得如此突然,让我们大感意外。他参加第六支防暴队的时候,我们就推迟要小孩,没想到,半年后孩子即将出生,他又将再次赴海地参加维和行动。33岁的女人生孩子可是不折不扣的高龄和高危产妇,每次去医院,医生检查完总是千叮万嘱的,面对现实,我实在一下接受不了,一个女人生孩子,丈夫不在身边,心里该多不踏实。他看到我忧郁的样子,心里也着实内疚,忧心忡忡。有天晚上,我跟肚子里的宝宝说悄悄话,在床上辗转反侧的他对我说,两周后将到维和培训中心集训参加第八支防暴队,前三天总队干部处给他打电话,征求过意见了,他的回答是: “一切没有问题。”其实话一说出口,他就觉得实在是不好和我交代。歉疚的语气让我心疼,感觉着肚子里宝宝的心跳,我一句话也没说,只轻轻拉着他的手放在宝宝的位置,想极尽享受这一家人在一起的每一秒钟。作为一名转业的公安现役部队军人,我比任何人都能理解军人的职责,小家服从大家,个人服从国家,是一个军人最基本的职业操守,我们都始终牢记。所以,我只想给他微笑,这笑意,是理解和支持,也是爱和支撑。

  “我祈求和平的甘露洒遍世界每一个地方”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第八支防暴队出征日期定在了6月13日 ,宝宝的预产期在6月17日。孩子在他到达海地任务区第三天即6月17日出生了。作为高龄产妇,医生决定剖腹产,麻醉带来的昏晕和创口伤痛整整折磨了我一星期,我多希望这个时候能拽着他的大手,让他的抚慰减轻我的伤痛,可只有闭上眼睛,才能看到心里整个的他,遥远而真切。当我醒来,第一眼看到的便是我们的女儿,小家伙简直是她爸的翻版,眼睛、嘴巴、鼻子、脸型,像极了,看到她,恍然又看到了她的父亲,心里尽是无边的快乐和安慰。后来,他打电话告诉我,我生女儿的那天,他激动地一天没有睡,海地和中国的时差13个小时,他就等着我手术后的消息,不停地给父母打电话,知道母女平安后,才彻底放心。总队首长和战友们在我生产后,以及在八一、十一这些重大节日到医院和家里看望慰问,让我觉得尽管丈夫远在万里之遥,但在身边的人给予我的温暖时时处处围绕着我。

    我祈求和平的甘露洒遍世界每一个地方,祈求战乱贫瘠的地方早日安宁祥和,祈求每一名维和警察在遥远的异域他乡平安健康,早日凯旋把荣光灿烂的和平勋章别在亲人胸前,把寓意美好的名字写进宝宝的笑靥。

    第一次参加维和回来他说:“回国的感觉真好,出门再也不用穿戴防弹头盔和防弹衣了。”

    第二次参加维和还未归来,他憧憬着告诉我:“回国的感觉真好,可以一手抱妻子,一手抱孩子。”

    宝宝依然熟睡,阳光明媚和煦。

    这是个暖冬。

    (注:本文有部分删节,小标题为编者在文中提取。)

  一名维和官兵的妻子写的诗

    你的维和路

    我的情牵处

    你的蓝盔是否已经摘下

    把疲软的身子浸泡在加勒比潮湿的夜空里

    心儿越过万里

    听听我的唠叨话

    你还是又挎上了钢枪

    把所有的责任和担当全都带进了装甲车

    警惕着窗外的声响

    时刻准备从车上跳下

    你或是正在电脑前

    打开了视频输入了密码又抹了抹头发

    然后一遍遍点我的号码

    准备和我悄悄话

    你的维和路 我的情牵处

    你的每次行动

    都会让我无比牵挂

    你的维和路 我的情牵处

    你的每个电话

    让我的夜空不再害怕

    你的维和路 我的情牵处

    别忙记安全安全再安全

    家里还有我和爸妈

维和警官 钟荐勤 妻子 爱意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