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警察随笔>详细内容

警察随笔

回首往事:我骄傲,我是一名女民警

来源:www.cpd.com.cn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06-03-08 18:37:40 浏览次数: 【字体:

  “女人国”里的幸福

 你问我什么是幸福。作为一个女人,相夫教子、家庭美满自然是幸福。但我要说,当你用一个女人的弱肩担起一副责任、造福社会、施惠予人的时候,你会感到另一种幸福。

  这话太抽象?那我给你举一个例子吧。

  我们武汉市第一看守所,是湖北省惟一以女民警成建制单位、集中关押女性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罪犯的监管场所,除了穿着警服的女人,就是穿着囚衣的女人,是个典型的“女人国”。表面上看,这两种女人是绝对的对立面。可是,当你用女人特有的目光相互凝视时,你就会有一种心灵的颤动,那颤动只有女人才有。徐翠兰因贩毒被判处死刑,刚进监所那会儿,她破罐子破摔,又是寻死,又是觅活,全然没了人的尊严。抛开犯罪这一说,我们都是姐妹呀,就是死,也不能让她死得稀里糊涂。前后一年多时间,我真心诚意待她如姐妹,生活上关心,心理上疏导,又力所能及地照顾她的家人,使她感受了人间的亲情,懂得了做人的尊严。6月26日,当徐翠兰被押出监所、准备执行死刑时,她“扑通”一声跪到我面前,泣不成声:“朱所长,感谢你一年来对我的照顾,更感谢你一年来对我的教育。我虽然就要死了,但我不遗憾。因为如果真有来生的话,我知道了应该怎样去做人,你就放心吧。今生今世,我只能对你说对不起了。”我用力扶起她,泪水直在眼眶中转……作为一名看守所的女民警,拯救了一颗堕落的灵魂,你能说这不是一种特别的幸福吗?

  在这个世界上,有一个称谓最为奇特,那就是母亲。一个人,不管遇到了多少难,遭遇了多少罪,只要看到母亲就会感到欣慰,无论蒙了多少冤,受了多少屈,只要接受母亲的爱抚就会恩怨全消。一个女人,不管她做没做母亲,但她的心必须是母亲的心,像母亲那样去关怀,去大爱。看守所的女民警,尤其应该有一颗母亲般的心。我要求我的战友们都必须用一颗母亲般的心去关爱那些被监管的人。

  大凡犯罪的女人,都有某些心理缺陷。灵魂扭曲,导致行为不良,良知缺乏,造成人格丢失。话虽如此,可她们毕竟也是有血有肉的人,是感情脆弱的女人,只要我们用母亲一样的心,就能唤回她们身上的母性,唤回她们做人的尊严。为了建立一座在押人员与亲人沟通的桥梁,七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开展“鸿雁系亲情”活动。在押人员吴某,入监前三次割腕自杀未遂。入监后更是无法接受现实的落差,多次撞墙甚至爬到门栏上往下跳企图自杀。除了生活上关心,心理上疏导外,我们让她的亲人与她“鸿雁传情”。一来二往,她的自责和压力减轻,不仅打消了轻生的念头,还坚定了改造的信念。她在给儿子的回信中说,“在看守所我终于醒悟了……妈妈回家后,会成为一双坚实的翅膀为你遮风挡雨,从此不再让你和家人受到一点伤害。”封闭的监所,传递着思亲之情,鸿雁桥上,洋溢着浓浓的大爱。去年,我们把“鸿雁系亲情”活动中的信件收集整理,汇编成了《醒悟》一书,那是近百名母亲的心血凝成。每一名新入监者都会领到这本《醒悟》,看过之后,没有人不落泪。真可谓此处无声胜有声!

  看守所工作,在一般人眼里枯燥无味。的确,长年累月面对那些心理缺陷、性格怪异的人,它甚至比生活在精神病院更让人难以承受。但如果你用一双女人的眼睛、用一颗母亲的心去感受、去关爱,你就会获得全然不同的感受。(虬川子整理)

   退休女警也骄傲

   2002年底我退休了。想想从16岁花季参军到如今退休,一晃40年过去了。真是“送走了春的花期,告别了夏的烂漫,迎来了秋的丰盈,即将跨入冬的严寒。”

  在岁末年初的日子,我不必再赶时间上班,美美一觉就睡到了8点半。室外一片白茫茫,下雪了。我望雪沉思,人不可避免会变老,只是有的人会变得老而无用,而有的人却变得有智慧有魅力。年龄不过是数字,我何不给自己一个年轻心态。我打开音响,宋祖英那甜美、欢快的歌声“好日子”顿时飞荡起来。我现在是好日子呀!

  我参加了“公安部离退休警官合唱团”。合唱团聘请了专业老师做指导。老师说,唱歌不仅能提高人体免疫力,而且还能改善演唱者的情绪呢!你看我,注意口型、把握运气、用心学习,仿佛进入幽雅境界。真是练了底气,爽了精神。经过老师三年的指导,我们排练了多首难度较大的四声部合唱歌曲。初练时,四个声部“哼哼呀呀”地合不上调。几经刻苦训练后,在春节联欢会、庆祝建国55周年、庆祝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等活动中,当我们重新穿着警服演出时,一声:“几度风雨,几度春秋……”不仅感动着他人,也感动着我们——这是我们饱含激情唱出的心曲。去年,公安部离退休警官合唱团的部分团员参加了中央电视台“铭记历史•同一首歌”的拍摄,并在中央国家机关歌咏比赛中获得一等奖。试想,如果你静心倾听那优美的歌声,你能听出是爷爷、奶奶们演唱的吗?

  离退休干部局为老干部订阅了《人民公安报》。我退休之际有了空闲写了几篇文章,有幸被《人民公安报》刊登。一篇题为“花花贫贱不移,点点坐享清福”。花花是我家在“文化大革命”时期饲养的一只猫咪,当时条件不好,猫咪也跟着受罪;点点是我家现在饲养的一只小狗,如今8岁了,生活条件优越了,它也知道享清福。不同历史时期的人们有着不同的精神感受。2004年,《人民公安报》与公安大学联合征文庆祝公安大学成立55周年。看到征文启事,我不禁浮想联翩。父亲和我都曾在那里学习过,那里凝聚着我们两代人的情感。我的一篇题为《来生,我还做你的学生》的文章在《人民公安报》刊登,并荣获三等奖。

  退休是人生一大转折。我的心头牢记着一句话:“你不能改变天气,但你可以改变心情;你不能选择容貌,但你可以选择表情;你不能预支明天,但你必须用好今天!”

  我是不是也很骄傲! (石明明)

   记忆与感念

   我常常回头看见18岁的自己。看见自己第一次穿上警服那傻傻的可爱而又幸福的样子!

  每一次,我都会在心里感念两个老人。一个,是常去妈妈的中医科找妈看病的河沿庄的那个朴实厚道的老人。老人的乡里乡亲,他们虽是妈妈的病人,但,最后,他们就跟妈妈的亲人们一样。在我小时候的记忆里,无论是在陕南的山乡里,还是在震后重建的那座城市,任何一个当地的老乡只要找到妈妈,无论夜里有多晚,病人离我们的家有多远,妈妈总是二话不说就赶紧去给等着她的病人诊病。妈妈的诊病总是有一些很特别、很灵验的方法,她的诊病与众不同,她用很简单的土方去诊治有时看上去很复杂的病症。乡人们花最少的钱看好了他们以为很疑难的病,他们感念妈妈。他们感念的方式就是将他们收获的玉米花生和红薯送给妈妈,妈妈会将家里的衣物、白糖红糖送给他们……困难的人家,妈妈也时常拿出微薄的工资接济一下他们……

  河沿庄的老人就是如此从病人成为我们家的一个常来常往的一个亲人。

  那一年警校在我所在的城市只招十个女生。那一年我的高考成绩离录取分数线只差1.8分。我不能如愿去上大学。而即使我不差那1.8分,当女警察,也是18岁的女孩子的一个天大的梦想啊。可是,超过警校录取分数线报警校志愿的就有数百女生。所以妈妈替我发愁啊。

  我们不知那个老人是怎么知道我们的愁的,他找到妈说,先别愁,我带娃娃去见一个人……

  我和妈妈都不知他要带我们去见一个什么人。妈妈问,老人也不说,只说,让娃跟着去就行了!

  我跟着老人,我们一人骑了一辆自行车,从城市的西边骑到城市的东北边。在一处绿漆的大铁门外,老人按响了门铃……

  警校开学典礼的那天,我见过的那个和蔼可亲的人就坐在主席台最正中的位置,也是在那天我才知道,他是这个城市的公安局长……

  也是很久以后我才知,老人在年轻的时候救过局长的命,老人和局长,他们有过一段生死之交啊……然而老人的一生,一直就在那个庄子里安安分分地当他的农民,他知道被他救的人在这个城市当公安局长,但是,老人从来不肯为自己家里的人去求被他救过命的人……

  而老人却为我去求了!

  我想,这一生,我欠老人的……

  我不能让老人失望。我也不能让跟老人有过生死之交的老局长失望,没有老局长,我这一生或许真的就与警察无缘了,他们是我的恩人,我不能愧对于我有恩的人……

  从18岁从警到现在,整整24年的女警生涯,我当过警校的教员、做过电视台的公安专栏节目主持人、然后是到报社做记者和编辑。行走在不同的城市和岗位上,我从未忘记过那两个老人给予我的这一份人生的恩泽。也是在女警生涯的这许多年,我想我从不敢虚度光阴,工作之余,我还创作了《危机四伏》《狭路相逢》《守身如玉》《大吃一惊》《女记者与大毒枭刘招华面对面》等十几部长篇小说、报告文学集等。而两个老人都已过世,他们也没有看见过我写的任何一本书,尤其是老局长,早年,因为那座城市里连续发生的警察杀警察的案子迟迟未破而卸职……那个案子一悬十年,那真的不是老人的过,可是,历史有时就是蒙尘着的岁月,我们只有穿过那蒙尘才能看清历史的本真……

  我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危机四伏》里就有他的影子。我用我的方式悼念他。新浪读书的编辑告诉我,这部书,从春节到现在在新浪读书连载中,点击突破了200万。这是我连做梦都没想到的,事隔多年,还有百万关注的目光在新浪读书默默地注视着我的《危机四伏》以及书里的众多的警察人物们的命运。 (胡玥

   就让我做一片谦逊的叶吧

  “果的事业是尊贵的,花的事业是甜美的;但是让我做叶的事业吧,叶是谦逊的、专心地垂着绿阴的。”

  每当读到泰戈尔这首诗时,我的心便格外踏实、沉静。我的双脚是如此坚定有力地站在这片广袤富饶的大地上,我头顶的警徽在熠熠闪着光芒。

  虽然我是平凡的,普通的,虽然我只是祖国这棵繁茂大树上一片小小的绿叶,微不足道,但我无怨无悔,我激情澎湃。因为我是一名人民警察,我是一个英雄群体中的一员。我以我的职业骄傲,我更以我是一名女民警自豪。

  以前,我也在机关,过着轻闲、自在、朝九晚五的生活。去年,为了积极响应市局提出的“向基层要警力”的号召,我来到了现在的工作单位——经侦支队,成为一名战斗在基层一线的民警。

  初来乍到,我很不适应。基层的办公条件不仅没有机关优越,而且任务繁重,甚至连晋升的机会也相对较少。

  但是,当我看到周围的同志,不论男女,不论老少,众志成城,并肩战斗,尤其是我们支队的女同志,比如我们的支队长,她身先士卒,雷厉风行,上案件,下基层,丝毫不逊于任何一位男同志。凭着过人的胆识与气魄,凭着女性特有的温柔与才情,她让整个支队,从白手起家,一无所有,到现在的红红火火,蒸蒸日上,无论案件质量,还是政治思想工作,在全市、全省的各项评比中都名列前茅,成为中原警界的女中翘楚。

  “小榻琴心展,长缨剑胆舒”。至此,我才明白,什么叫“巾帼不让须眉”,为什么王玉荣、任长霞这些巾帼英豪都出自基层。我被身边的英雄深深感动,我被她们的侠骨柔情一点点融化。

  “为什么我的眼中常含泪水,是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基层,就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沃土,只要我们用真诚的热情与爱心去浇灌它,呵护它,它就会无私地回馈给我们丰硕的果实。“化作春泥更护花”,只有扎根基层,才能真正体味民生疾苦,才能真正从思想上、行动上为民排忧解难;也只有扎根基层,才能将我们的所学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除了以她们为榜样,大练苦练基本功;除了顺应时代要求,掌握过硬的业务本领,我,别无选择。就像我们支队长常说的一句话,“学习,学习,再学习”,为人民服务就是要用自己的真本事,俯下身子,踏踏实实为老百姓做实实在在的事。

  就让我也做这样的一片叶吧,“谦逊而专心地垂着绿阴”,与她们一起把祖国的春天装扮得更加美丽。 (李淑敏)

   梦到满头青丝变白发

   下午回到家里,才感觉到声音干涩,嗓子好痛——自己清楚是说话太多的缘故。

  本来我就是那种柔声细语、少言寡语的女人,但因为这一份职业,我要储存一夜的声音能量,在第二天的喋喋不休中消耗殆尽。面对伤心、悲愤的肇事死者亲属,我宁愿多一些近乎唠叨的解释,多说一些沟通的话,让激动和哀怨的情绪稍稍平缓,让充满隔阂的冰透了的心境稍稍感到温暖。这是我的工作,一个交通事故处理民警的职业,我没有理由推卸。

  可是,真的好累!无数次想对老公撒个小娇,但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当初他警告过我:你想清楚,男人都不好做的工作,你最好别逞能。我知道,这是我自己的选择,再累也要撑着。

  夜里,久久不能入睡。就在白天,一位老农(一起交通事故遇难者家属)用他那双粗糙的手紧握着我的手:闺女,谢谢!让你们受委屈了。如果不是在办公室,我的眼泪一准早就布满了面颊。然而,我只是轻轻地一笑:老伯,没什么,这是我们应该做的!如果把这句话放在书里,或放在电视剧的台词里,我自己都会认为是官样文字,但是这话从自己嘴里出来的时候,感觉是那样的妥帖。因为那些委屈、那些劳累,就随这一句话淡淡地消散。即使在要流泪的时候,依然是高兴的,因为,至少这位老伯理解了我。理解,竟是一个警察对自己工作成绩最奢侈的愿望!

  好多时候,对于我的当事人和代理人,确实感觉自己像一个“乞讨者”,期待他们的理解,期待他们之间心换心的思考,期待他们放下指着我鼻子的手,期待他们的声音能小一个分贝。然而,可能吗?家里没了“顶梁柱”,没了独生子,没了慈眉善目的爷爷奶奶……他们的心情能平静吗?不可能!靠公安的强制性能把他们对我这个“乞讨者”的理解变成现实吗?答案是否定的。所以,我依然是一名“乞讨者”,用我警察的职责、我做人的善心、我的优柔的却几乎沙哑了的嗓音支撑着我的这一份情感,面对着每一位遇难者的亲属和所有走进我这间办公室的人。

  有人说过:女人有两种,一种是菊花古剑,一种是红袖添香。前者可以为友,后者可以为妻。前一种高雅凌厉,后一种温婉优柔。拥有了这两种气质的女人,也许称得上完美了。然而这一切与我无缘。我曾说女警是男人中的女人,女人中的男人,就是女警有多于普通女人的坚毅,更有男人所不能拥有的温情。曾经最向往的,竟是“素腕秉烛,铺纸研墨”,还有那“眼儿媚,轻启樱唇,纵是冷雨敲窗风拂柳,亦能醉里挑灯舞红袖”。此情此景,最是相思,配上不同型号的文字,更是跌宕有情。是的,原本的我只习惯在文字里徜徉的温馨境界,更爱红袖添香的温婉清新,我以为我的生活就应该这样悠然自得地走下去的。然而,事实上,却不是这样。好多好多的时间,我都奔波在事故处理的每一个过程里,等理顺这一切的时候,媚颜绽放的那一刻已经过去了。但是,我从不后悔,也许有一些无奈,那只是生命的本性。我想,既然生活给了我一个不同角度的视觉,我一样会窥见别样的精彩。我不是那两种女人里面的哪一个,但是,我一样有精彩的人生。

  晚上,我梦见自己脑后的头发忽然变白了,把这梦讲给朋友听,她说这是个吉祥梦啊,长命百岁的意思。我轻轻笑了,真是一个很好的诠释。(司绪)

女民警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