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道线上女交警 不爱红装爱警装
西部警察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著称于世,在交通民警行列中,女警一枝独秀,她们长年奔波在延绵的国道线上,在祁连山区,在古丝绸之路,到处都有她们俏丽的身影。女警头顶国徽、肩扛警花,走在大街上、沐浴在灿烂阳光里,威武的神情、骄傲的身影写出了都市的靓丽,点缀了都市的风景,人们说那是城市流动的名片、那是城市形象的证明。走进警营,深入到她们真实的生活中,个中滋味有苦、有甜、有辣、有酸,骄傲和汗水、眼泪和心酸恐怕常人是很难知晓的。
血色黄昏寄真情。十月,祁连山区一片茫然,西北风夹着雪花呼啸而来,寂静的原野上只有三三两两的汽车在公路上行驶。下午4时,有人报案:自新疆方向向东行驶的大型货车发生侧翻,情形危急,需要紧急救援。案情就是命令,接到报案后,某交警大队立即投入到抢险工作中。
翻车现场惨不忍睹,驾驶室内司乘人员被牢牢卡在坐椅上,血肉模糊的身影和痛苦的呻吟组成了一幅黄昏的血色画面,一场生死大营救就这样展开了。
在救援现场活跃着几个女警的身影,他们时而疏导车队,时而联系救治人员,时而擦拭伤者血渍,时而清理事故现场,衣襟沾上了血迹,双手沾满了油泥,蓬松的头发和堆满污垢的面孔,谁能想象到,他们就是如花似水的女警,这和他们追求时尚、追求完美的心理形成了巨大反差,然而,她们全然不顾,甚至忘记了擦去额头的汗珠。
伤者得救了,畅通恢复了,一切和昨天一样。
有多少女警经历过这样的血色黄昏,又有多少女警体验过这样的生死时速,花儿啊,看上去那样的美丽,她曾经经历了多少风霜雪雨,谁曾知道,看到的那一面永远是光耀照人的。
不爱红装爱警装。改革开放后,最先进入眼帘的是女性时装的流行和变化,西式的、欧式的、中式的、红色的、粉色的、黄色的,各色裙装竟相登场,正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然而,女警不以为然,一年365天着一身警服。有人问:穿不到时装后悔吗?她们说:穿久警服了,猛的换上流行时装反而觉得不自在。
是啊,靓彩的时装,流行的色调,现代的款式固然十分诱人,固然吸引人们的眼球,恕不知,警服有警服的风彩,不爱红装爱警装那是警察的光荣。
辛苦我一人,安全千万家。春寒料峭,河西大地披上了节日盛装。沿312线驱车北上,古长城下,黑河两岸,到处洋溢着祥和的节日气氛,沿途各地张灯结彩,五颜六色的彩球楹联,热闹红火的社火灯市,忙得路人应接不睱,南来北往的各色车辆如春的使节,贴着喜联、裹着喜欣,满载着幸福和希望行驶在车海中,分布在各路段站点的交通安全监督岗,俨如一个个保护神,昼夜监控着运输大动脉的安全、畅通。
在执勤民警中你会偶尔看到女警的身影,查车、验证、清点人数、发放安全卡,她们微笑着送上一句深情的祝愿,给你一个舒心的答复,夜的困盹,春的疲倦,刹时间烟消云散。笔者问一位女警:三十夜团圆夜,想父母和孩子吗?她们说:十分想念,但工作离不开,这里更需要。
是啊,辛苦我一个,安全千万家。节日里有多少女警工作在保畅通、压事故的第一线,朦胧的夜色里,女警的影子渐渐消失,但警花却依然那么亮丽。
艰苦不幸一人扛,牡丹国里警花香。在人民警察行列中,在保安全、保畅通的国道线上,有多少感人的女警在默默从事着自己的工作,奉献着自己的青春,由于特殊的工作性质和时刻戒备的心理状态,许多女警患上了肠胃疾病,甚至患上了妇科疾病。有些同志由于过于紧张,经常面对各种复杂、多变的陌生环境和不同人物,性格、脾气变得古怪离异,家庭、儿女还有一些朋友很不理解,因此,她们往往生活在孤寂、忧郁的情感世界里,感情的真空现象和承受不能想象的压力,时刻准备应付突变事件的精神状态,造就了艰苦和不幸一个人扛的独特现象。苦了、累了、心情难受了,唱一支歌、写一首诗,要么找个没人的地方偷偷大哭一场,风采依旧。
但是,在物欲横流、利益完全金钱化的今天,在追逐美丽、各色时尚取代军绿一统天下的今天,仍然有着一群坚守信念,奉献社会,为保安全、保畅通、日夜穿梭在国道线上的警营牡丹,能不使人为之动情而肃然起敬吗?
牡丹国里警花香,千里国道显神威。
一夜河西春风渡,伴君驶得安全归。
女警,祝你们一路走好。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