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手记:一位基层民警的十七年从警路
1993年9月份,脱去海军军装,我毅然穿上深蓝色的警服。从军人到警察,从三十几岁到年已半百,从此,变化的是岗位,不变的是责任。
今年以来的这段时间里,我一直惦记着能安静地坐下,不受外界干扰写篇文章,全面回忆我这17年从警以来的点点滴滴。今晚,我终于坐在办公室桌前,望着窗外朦胧深邃的夜色,面对电脑,觉得似有千言万语在内心深处。17年来值得我去追忆的东西太多,警察这个职业已经和我的日常生活融为一体,生活中的每个片断似乎都与警察职业息息相关,不知该从何写起。也许,这就像你来到一个琳琅满目的柜台,双眼早已目不暇接,却始终无法取舍,只能从我这17年岁月蹉跎中所拾掇其中的几个片断来表达我对这份神圣职业的感悟与情怀。
17年前,刚踏入原莆田县公安局东庄派出所户籍室工作岗位的我,一直幻想着有一天能成为人人敬仰的英雄,却不愿脚踏实地,注重细节做好身边的小事。每天上班面对许许多多的群众,办户口,办证件,迁出又迁入,总觉得枯涩无味,免不了让我增添不少失落感。难道这就是梦寐以求的公安工作?
困惑和迷茫无形中影响了我的工作,每天一上班,我最喜欢的就和同事们闲聊,却一直疏于公安业务和法律知识的学习,我记得当时我的一个同事问我:“你知道《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有多少章多少条?”当时我的脸涨得通红,从牙缝里挤出三个字——“不知道”。说句心里话,我真的要好好感谢我的这位同事和当时派出所浓厚的学习氛围。17年来,就是这么一个让我脸红的提问一直在“逼迫”我加强学习,不断提高个人的业务素质和技能……17年后,我终于收获了一个人生的智慧,就是“向往阳光,但千万不要忽略一只灯泡的价值”。公安工作并不难,关键看你是否用心去做,想干大事,必须先从鸡毛蒜皮的小事做起。这17年来,我一直在基层派出所摸爬滚打,先后干过户籍民警兼内勤综合民警、户政部门民警、片区民警;先后在东庄派出所、分局户政科、忠门派出所、东埔派出所、月塘派出所做过片区民警。从一开始的茫然、无所适从到后来的驾轻就熟,这一切都离不开派出所领导、分局领导和同事们对我的关心和帮助,正是这一个个普通、平凡的岗位使我对警察这个职业有了真实的认识和理解。
每项职业都有它的特殊性,而警察,尤其如此。我既然选择了这项职业,就不能再以普通人看待自己。警察要具备坚定的政治立场,要承担起更多的责任,不说社会的要求、民众的期望……单是家人的不解、爱人的埋怨……都会让我们有苦难诉。当前方的前方永远是战斗的岗位,当多彩的生活消褪为单调的黑白两色……我们默默地承受,昂起头,目光再从彼岸穿向远方。警察职业的特殊性,让我们选择了有苦,有乐,无悔的道路,艰辛永远伴随骄傲。17年过去,从警经历虽犹如回首昨日,但已让我感触良多。对于“警察”的认识早已不是那样感性,却是切身的体会和更深刻的认知。我们的工作中远没有想像中的那么绚烂,却比想像中更有意义,别人忙时我们在忙,别人休假时我们更忙,“告诉你了,我如果不在家,就在单位,要不就在去单位的路上。”这样的表述,或许是我们每位民警都有的经历体现。家人也许每时每刻都在为我们的艰辛而担忧,但也无论何时都为我们是一名人民警察而骄傲!我们的工作伴随着艰辛,也承载着荣耀,痛并光荣着,这如何不是一种摘采阳光的风雨历程?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