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警服情结 承载着警察的责任和义务
1989年9月,揣着录取通知书,我步入了省人民警察学校,开始了自己的警察生涯。开学最初的一二十天里,学校还没给新生发警服,看着那些身穿警服的学长们,不免有些羡慕和期待。过了一二十天,警服终于发下来了,是83式的橄榄绿,裤缝里还镶了红边。尽管衣服比较肥大,但我还是和其他同学一样,迫不及待地穿了起来,跑到校门口的照相馆照了好几张相片,邮寄给父母和同学,因为也想让他们分享自己的激动和喜悦。
1990年夏天,我回家度暑假。一天上午,我陪母亲上街卖菜。突然,有个中年妇女急匆匆走到我面前对我说:“同志,你快到前面去看看,有人在打架!”这时,我才猛然明白,自己穿着警服呢!来不及多想,我随着那妇女小跑来到前面人群里。拨开围观的人,我看到两男子手持扁担、木棍打得正欢,旁边的人只看热闹,没人敢上前制止。我心里直咯噔,虽然穿上警服快一年了,可还没真正见过这架势啊。容不得多想了,谁叫咱是“警察”呢!“住手!都把家伙放下!”我厉声向两男子喝道。没想到他们居然都住了手。这时,派出所的民警来了,把两男子带走了。
“这不是田嫂的儿子吗?幸亏他制止及时!”听着旁边有的人这样议论着,我心中的自豪感油然而生。当时我在想,是不是自己身上的警服把那两个打架的人震住了?我似乎明白了警校老师说过的一句话:“身穿警服,头顶国徽,代表的是法律的威严,承载的是对社会的责任!”
1991年8月,我从警校毕业,被分配到本县的一个偏远的派出所工作,成了一名真正的警察。而这时的警服已换成了89式小西装开领,领章也换成了领花,不久又换成了警衔。我依然天天穿着警服,在派出所是如此,下乡的时候也是如此。当穿着警服行走于乡村角落时,乡亲们都愿意和你拉家常,争着留你在家吃饭,我心里倍感骄傲。
2000年,身上的警服换成了现在的99式。藏青色,仿毛料,穿在身上格外笔挺、精神。每次换洗时,我都不让妻子动手,我总是轻轻地用手搓,轻轻地用刷子刷,晾干后,又小心翼翼地用电熨斗熨平,然后挂在衣橱里,生怕弄起一点点皱折。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我也不例外。妻子也曾给我买了不少衣服,可我还是习惯穿警服,妻子买的那些衣服倒经常被闲挂在衣橱里,成了“压箱底”的玩意。于是就有朋友曾笑我:“是不是嫂子不给你买衣服?”我忙调侃说:“因为自己长得太帅,穿上便衣容易吸引女同胞的眼球。穿着警服可以约束自己,更不会出轨!”朋友听了大笑不已。
我知道,自从穿上警服那一天起,就赋予了自己一份责任,一份义务。警服穿在身上,也是对自己的一种约束。有的人不喜欢穿警服,实际上是他们不喜欢警服的约束,他们自以为没穿警服就不被约束了,就肆无忌惮,铤而走险,图了一时之快,却再也与警服无缘,实在是悲哀!他们忘记了,穿着警服自己是警察,即便脱了,也还是警察。我时刻提醒自己,穿着警服就要像个警察,走要有走姿,坐要有坐相;即使没有穿警服,也不要忘记了自己是一名警察。
因为天天穿警服,妻子也曾抱怨过我不会打扮自己。但日子久了,她也就习惯了。如果哪天我没穿警服了,妻子反而觉得纳闷。今年初搬新居时,妻子似乎明白我的心思,把退役下来不同时期的警服罗集到一起,专门用一个橱子整整齐齐地挂了起来,看起来倒像是我的警服陈列橱,令我感动不已。没事的时候,我总喜欢打开橱门,静静地欣赏着那一件件曾经穿过的警服。它们陪伴我走过了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记载了我的警察人生足迹!
从警二十年,我爱着自己的职业,也爱着身上的警服,我时刻告诫自己:“身穿警服,承载着警察的责任,承载着警察的义务!”
就像人们呵护自己的眼睛一样,我努力用自己的言行呵护着身上的警服!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