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人物>英模人物>详细内容

英模人物

“警林铁汉”向金坤:湘西土家热血儿郎杰出代表

来源:红网 作者:龙鸣进 彭莉 蔡芬 汤红辉 发布时间:2007-03-03 10:25:33 浏览次数: 【字体:

(湘西土家热血儿郎向金坤,人称“警林铁汉”。)

  湖南省湘西自治州龙山县,处处雄山耸立,峰岭连绵,气势磅礴。这里,是贺龙闹革命的老区,是烈士鲜血染红的土地。鲜血染红的地方,必然养育热血儿郎。人称“警林铁汉”的向金坤,就是湘西土家热血儿郎的最杰出代表。
  
  向金坤,现年32岁,土家族,从警11年,破案2000余起,亲手抓获犯罪嫌疑人300多人;当刑警9年,经受过无数次生死考验,6次负伤;任刑警大队长、副局长5年来,命案侦破无欠账,65起命案全部侦破,91名杀人凶手全部抓获。天道酬勤,有付出就有收获,向金坤被公安部授予“全国优秀人民警察”光荣称号,被湖南省人民政府荣记一等功,年仅30岁时,从刑警大队长职位上被破格提拔为县公安局党委副书记、常务副局长。其根本的“功绩”是忠诚,是铁血浇铸的忠诚,是忠诚喷发的奉献精神。
  
  做人,我丢不起人格,做警察,我丢不起警格
  
  1995年上半年,警校学生向金坤在某市一个派出所实习。正月的一个阴天,寒风刺骨。向金坤跟派出所民警在一个水库捞尸体。沉尸的位置距水库大坝20多米。面对如此恶劣的环境,向金坤主动请缨。所长顿时动情了,以长辈口吻对向金坤说,“佬佬(方言,昵称,意为好孩子),你下我也下,我给你做个伴。”向金坤真诚地对所长说,“所长,你年级大了,这种天气不能下水,你就站在大坝指挥吧。”向金坤赤条条跳下水库,在刺骨的水面游了20多米,又扎进3米多深的水底,把沉重的腐尸托出水面,艰难地拖上岸。上岸后,他全身冻得发红发紫,皮肤麻木,关节不听使唤,整个人就像要失去知觉了。
  
  还是在这个派出所实习时,向金坤随所里民警去某政府大院执行任务。到了大院里,一个大汉站在一间瓦屋顶上挥舞刀子,口里狂喊着“哪个上来就杀死哪个”的恶毒话。四周,看热闹的人群闹哄哄的,但没人敢制止,连警察也没敢上去,瓦屋上的大汉越发嚣张起来。向金坤找来一架木梯架上屋檐,三步并作两步登上屋檐口,霹里叭啦地踩得瓦片翻飞、椽皮咔咔断裂,俨然飞檐走壁的大侠。那个挥刀叫嚣的大汉见势不妙,吓得从檐口滚了下去。向金坤眼也不眨,跟着跳了下去。着地时一个翻滚,毫发无损。
  
  警察做不到的事,实习生向金坤却做到了,这是为什么?向金坤在多年后坦露了他的心声。他说,“做人,我丢不起人格,做警察,我丢不起警格。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我当时看到那种情形,急得血往上爆(方言,意为喷出),就是忍不住想冲上去。”
  
  向金坤实习时的感人表现,打动过许多警察。该市局的某领导说,向金坤把警察的名誉和尊严看成命,是干刑警的好苗子,并有心把他留在市公安局。但是,向金坤深爱着他的家乡,警校一毕业,主动回到龙山。

    用生命为警察的荣誉而战,为人民的利益而战
  
  龙山有54万人口,喀斯特地貌,千山万壑,地形复杂。艰苦的地理环境和大山里的强悍民风,给这里的刑警平添几多艰险。用向金坤的话来说,就是“刑警的生命时刻有危险,我们时刻在用生命为警察的荣誉而战,为人民的利益而战。”在面临危险时,向金坤总是第一冲上去,护犊一样保护他的警察兄弟的生命安全。
  
  2004年4月2日,几十个民警把龙山县一家宾馆围住,抓捕藏匿在里面的持枪杀人嫌疑人刘玉周。没有防弹衣,向金坤拦住了纷纷请战的战友们,坚定地说“让我来。”话音落时,他一脚踹开房门,闪电般冲进去。这气势把刘玉周惊醒,他慌忙去掏枕头下的短枪,但已迟了一步。民警们缴获了刘玉周的枪后发现,子弹已经上膛。
  
  “跟我上”与“给我上”,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精神境界,而在危险时刻“让我来”又比“跟我上”跃升了不知多少个境界!当普通刑警时,向金坤在危险时刻总是冲在最前面,当了领导后,凡在危险时刻,他还是那句“让我来”。
2005年8月14日,湖北省宣恩县一家民爆服务管理站的管理员被杀害,作案人抢走炸药48公斤、雷管400发,公安部下令督办。随后,龙山吉利摩配店发生一起爆炸案,损失达30余万元。11月6日,向金坤亲手把案件侦破。夜晚审讯,嫌疑人许修文供称,因为实施爆炸后吉利摩配店又开业了,主犯杨纯江又要炸毁它。他按照杨纯江的授意,在吉利摩配店门口放了一台摩托车,车上装有遥控炸弹。他说,杨纯江手上握有遥控器。杨纯江还没归案,随时有可能引爆,情况万分危急。
  
  向金坤急得火烧眉毛,立即集合了近60名警察,赶赴到吉利摩配店门口,命令民警各就岗位,保护群众安全。一切布置停当之后,他只要一名民警给他照亮,便步伐坚定地走向摩托车,将座垫轻轻拿下,瓶装的炸弹赫然在目,足有两公斤重!向金坤的心猛地一惊,汗毛竖起,冷汗直冒。经细心观察,他看见炸弹有6根电线,一端连着摩托车电瓶的正负极,一端插入炸弹内一个拳头大小的装置,这是一个自制的十分特殊的爆炸装置!十分钟、二十分钟、半小时过去了,在千钧系于一发、生命系于瞬间之际,他深知杨纯江如果躲藏在附近引爆,后果将不堪设想!必须在这里拆除,必须在这里排爆!他想,只要不伤及群众,哪怕付出再大的代价,甚至牺牲也在所不惜。
  
  在场的民警静静屏住呼吸,看着他颤抖着双手剪断了连着电瓶两极的黄线,切断了电源。但至于剪断红线和绿线会不会引爆,他无法知道,只能冒死一试了。他擦了一把汗水,又举起了钳子,咔喳咔喳两声,红线剪断了!现在只剩下最后两根连接炸药的绿线。现场的空气凝固了。他牙一咬,心一横,把另两根绿线也一鼓作气剪断……在场的民警和群众没有听到可怕的巨响声,好像从梦中醒来一般。排爆胜利!周围群众一片欢呼。民警们冲过来,争先恐后和他们可亲可敬的向局拥抱,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身为副局长的向金坤,为什么总是在危险时刻让自己来?他是完全有权指挥别人去干的。与他朝夕相处的战友明白他的真实想法。特别是在一次下“地狱”的生死考验中,战友们更加理解了他的这种心情。
  
  2005年3月11日,龙山刑警破获一起杀人案,被害人的尸体被凶手丢下一个天坑。在湘西,天坑就是溶洞,溶洞是喀斯特地貌的特产。龙山,溶洞极多极深,就连拥有现代探险装备的法国专家考察龙山飞虎洞时,到了17.5公里深处,就再也没法“打破沙锅问到底”了。
  
  向金坤带着一帮刑警,冒着大雨赶到丢尸体的天坑。这天坑在召市镇可立村海拔1300多米的高山上,山大林密。坑内,黑洞洞,阴森森。当地人都知道,天坑是毒蛇、蜈蚣、飞虎、大如小猪的洞鼠栖身的好地方。年轻的刑警们站在直径不足一米的天坑边,个个自告奋勇下天坑。争来抢去,还是向金坤把绳索绑在自己腰上。他对战友说,“你们哪个下去要是有个三长两短,我都无法向你们的亲人交待,更无法向组织交待,要死让我先死。”他把绳索在腰上系紧,让10多个刑警拉着绳索的另一端,缓缓地沿着洞壁下滑,1米,10米……他的腹部越来越被腰间的绳索勒紧,呼吸越来越紧张……30米、50米……直到100多米,几乎在他窒息的时刻,双脚终于落地。天坑像个锅底,“锅底”一侧,又一个洞口敞开,深不可测。
向金坤打个石头试深浅,听不见石头落地的回声,而且是个不通风的死洞,里面潮湿缺氧,横在他脚边的腐体恶臭与洞内的瘴气扑鼻而来。向金坤恶心、头昏、翻胃,呼吸越来越困难。打开电筒照看,高度腐烂的尸体仰面朝天,面部和大腿上的腐肉被动物啃得白骨森森,一幅恐怖景象。是什么动物在这天坑里吃死人,它会从脚底下的深洞里爬上来吃活人吗?向金坤不敢多想,他强行弯腰,把尸体抱离地面,用绳索捆紧,然后拉动绳索,告诉上面的战友。尸体被拉起来,贴着向金坤面缓缓上升。向金坤又有了担心,万一那尸体滑落下来,他在狭窄的洞底无法躲闪,沉重的死家伙必然把他砸下与此洞相连的深不可测的洞底去!他只好紧紧抓住洞壁的石头疙瘩。
  
  在地狱般的洞里熬炼两个多小时后,向金坤被拉出洞口。战友们见他一身湿透,脸上和衣裤粘满腐尸的臭肉血污,脸色苍白,嘴唇发紫、眼睛发红,四肢无力,脚步趔趄,不断呕吐。10多个亲如兄弟的战友一下子围拢来,把他紧紧抱住嚎啕大哭。可立村的父老乡亲目睹此过程后,尽管他们很穷,但仍悄悄凑钱派人下山买来一包5元钱的白沙牌香烟,诚心诚意犒劳向金坤。

当刑警,要用知识营养头脑
  
  向金坤当刑警大队长以来,全县每年发生刑事案件约1000余起,每年破案800余起。命案连续五年全破,绝不仅仅是偶然。
  
  在刑警大队,他提倡,“当刑警,要用知识营养头脑”。他要求自己:一定要多读书,用现代科学知识营养头脑。向金坤警校毕业后,自修本科,本科毕业,又苦读考研,现在是在读研究生。他有两个习惯,一是在城市出差,逛书店瘾足,像女人逛商店一样瘾足;二是逢战友去城市公干,他必定开列书目,托人买书。向金坤的住房在2004年不幸失火,家产化为灰烬,但在两年后的今天,他又有了价值近10000元的藏书。他的藏书,有法律的、政治的、有自然科学的,还有文学的等等。在基层公安民警中,像他这样舍得花钱买书、又酷爱读书的人,为数实在不多。读书所得,破案体会,生活发现,他都记录在本本上。湖南省公安厅一位知识型处长说过她对向金坤的印象:向金坤不仅实干精神强,还有他自己的思想。事实也是这样,读书得来的知识确实给向金坤插上了独立思考、善于思考的翅膀,使他在侦查破案时总比别人得心应手。
  
  2004年5月10日,县城166车队边的阴沟里发现一具用塑料袋包裹的尸体。打开塑料袋,尸体高度腐败,无明显致命伤痕,只能看出死者是个女性,头发染黄,穿戴一般,手上戴着一枚铂金戒指,左臂纹着一朵玫瑰花,裤带上挂着一串钥匙。呈现尸体的阴沟,是三条排水阴沟的交汇点,可以肯定,是阴沟里冲来的尸体,但不知来自哪条阴沟,不知原始现场在哪里。悬疑甚多。在现场围观的群众说,公安局要是把这个案子也破了,那就算狠。这话是说,瞎猫碰到活老鼠也能抓得住,那才算有真本事。向金坤对刑警们说,一定要破掉这起案件,为警察的荣誉而战!
  
  这案子是他杀还是自杀?如果是他杀,属于情杀还是谋财害命?如果是谋财害命,死者还戴着铂金戒指,世上没这么大方的抢劫者。这案子,令许多民警理不清头绪。向金坤缜密分析案情,他想,案件性质一定是他杀,袜子穿得整齐,说明她在被害时没有挣扎,作案者可能是她的熟人,她是在没有任何防备的情况下被害的。染金发、纹身,戴白金戒指,看似时尚女性,但她衣着平平,应是出道不久的三陪女。但县公安机关没有女子失踪的报案记录,可见她是个在此地连生死都无人问津的外来女。如果是三陪女,但她兜里没有一分钱,谋财害命的可能性很大,戴着铂金戒指可能是凶手使用的障眼法。钥匙串上的几片钥匙中,有一片很大,可能是开铁门或大木门之锁的,或许她在当地有租房,进租房要通过一道大门,再进小房间。尸体自阴沟而来,必然就有塞进阴沟之处。
  
  分析判断之后,向金坤带领民警分别沿三条阴沟而上,查看各条阴沟的各块盖板是否松动。在一条阴沟距出现尸体80米的地方,发现一块阴沟盖板松动,找到了尸体的入口处。要破此案,查找尸源是关键。他带领民警张贴寻人启事2000余份,在龙山、湖北来凤县城排查宾馆、发廊、网吧、出租屋、酒店1020家,走访群众4000余人,访问锁具店、摊点、纹身点500余处,没有任何发现。他又试着用死者的钥匙开租房的门锁,共试了380余家,套开了两家门锁,但没有收获。当套开县城民安镇好吃街一栋楼房的大铁门,接着又套开了四层的一间租房时,向金坤断定,死者生前就住这儿。又经过访问,找到了死者打工的单位。据打工单位人反映,她确是三陪女,失踪已两三个月。经调查,死者是重庆市武隆县的李某,经DNA鉴定,身份无误。又查明她与166客运车队临时工梁秀林存在不正当男女关系。向金坤带领刑警经过一个多月艰辛追捕,在广东惠来县将梁秀林抓获归案。据梁交待,他在2月13日杀害李某,劫了她的钱财买毒品。案件的其它情节,和向金坤的分析判断分毫不差。此案的侦破工作,成为湖南的范例,案例被湖南省公安高等专科学校收入教材之中。
  
  向金坤所侦破的疑难大案,并非此一例,少说也有上百起。龙山县的民警和群众对向金坤很佩服,说他破疑难大案有一套,尤其是破人命案子很有一套。“命案必破”的要求一出台,有人就认为这个要求有点理想化。向金坤在湘、渝、鄂边界14个县市之间,首倡建立了“大刑侦格局”机制,在14个县公安刑侦部门之间,做到信息共享、技术共享、装备资源共享、必要时警力共享。

  龙山刑警大队被他锻炼成了一支精锐之师,团结、向上、奋发是这里的主题;幽默、和谐、人情味是这里的氛围,他的性格在不知不觉中熔入了这个集体,成了这个集体的性格。因为,他就是这个集体的灵魂。他用铁一样的管理,管出了一支铁一样纪律的队伍,有这样的队伍,命案连续5年全破是偶然中的必然。

百姓情义,做刑警的要倍加珍惜
  
  向金坤出生于龙山县贾坝乡一个土话叫做“喳那坪”的土家山寨。自小家庭贫苦的他的出生,他的经历,无疑使他与普通百姓息息相通,根叶相连。他对百姓的爱不仅出于朴素的情感,更出于一个人民警察的良心和良知。这样的良心和良知,必然促使他为他所敬畏的老百姓做出奉献,在精神与物质上做出自我牺牲。

        2002年春天,龙山县八面山的耕牛相继死亡100多头,损失100多万元。死了那么多的牛,农民总以为牛是发瘟病死的,没人报案。放牛长大的向金坤知道牛是农家的命根子。得到信息后,他带领刑警登上海拔1000多米的八面山。这里的农民生活艰难,吃住条件极差。第一个晚上,向金坤一睡下,虱子、狗蚤这些细小的吸血鬼兴奋起来,在向金坤的周身一顿猛吸。
  
  向金坤一夜无眠。但是,他在这张床上睡了一个多月,回到家,他妻子不得不把他的衣裤用开水烫一次,烫死密密麻麻的虱子和衣裤皱褶里牵线线的虱子狗蚤蛋。八面山的老乡也深知向金坤他们在破牛案的一个多月里吃了很多苦。毒牛罪犯落网,民警要下山时,10多个拄着拐棍的老人来送行,他们紧紧拉着向金坤的手说,要不是警察来破案,他们这方的牛还要“发瘟”死光,他们田土只好抛荒,人会讨米要饭。说时,有的人哭了,有的人还下跪了,有的人把磨好的玉米粑粑塞进他的手里。向金坤把下跪的人扶起来,自己的眼睛也湿润了。他后来说,大山里的父老乡亲,你只要给他们一点点回报,他们就感动得泪流满面。这份情义,做刑警的要倍加珍惜。

战时不要命,平时难顾家
  
  对待战友,他是个有情有义的汉子。2005年腊月底,刑警大队张恩林和伍雪峰两位同志远赴怀化地区沅陵县抓捕嫌疑人。时值年关,张恩林家中小孩生病住院、乡下老母亲无人照顾,为解决张恩林的后顾之忧,他连夜驱车一百多里将张恩林母亲接到县城居住。伍雪峰的妻子是外地人,得知她要回老家过年,向金坤副局长又亲自开车将她送到老家永州市东安县。两位民警把所有的感动与感激化作工作的动力,在嫌疑人住所附近守候七天七夜后将其抓获并成功押送回龙山。向金坤又亲自驱车100多公里在路上迎接他们。他说:“你们为了工作,难照顾到家庭,我们刑警是一个大家庭,你们不在家的时候,我们就要为你们尽一份家庭的责任,为你们尽一份孝心。”听到这些暖心的话语,两民警感动地热泪盈眶。
  
  县城的女中学生陈琳,家庭贫困,学业难以为继。向金坤知道了,很为她的学业、前途和命运担忧,第二天,他找到陈琳并许诺,会尽量地帮助她,资助她读完高中。据学校老师说,陈琳没了后顾之忧后,学习更加勤奋,学业成绩全校第一,是考北大的好苗子。类似的好事他做了不计其数。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他共为困难群众捐款捐物价值达5000余元。
  
  有情有义的向金坤,却在家中做出许多让亲人心酸的事。向金坤妻子彭艳,是父母的独生女、掌上明珠。湘西土家人有一说:郎是半边子,意思是说,女婿是岳父岳母的半边儿子。与彭艳结婚后,向金坤一直与岳父岳母同锅造食,整个儿都是岳父岳母的儿子了。但他这个儿子,有时真让岳父岳母心酸。一次,岳母患严重胰腺炎住院治疗。治疗期间,他为侦破一起投毒杀人案一去40天。当他抓获嫌疑人彭某回到家,岳母的病情恶化,需要手术抢救。岳母上手术台时,他不在身边。手术过后,一时不见效果,岳母的血管已经注射不进药水了,也抽不出血水做化验,危在旦夕。医生和彭艳的亲朋都惋惜地劝彭艳及早给妈妈准备后事。这种时候,不论是年迈的岳父、还是悲痛的妻子,不指望他为岳母分担病痛,只指望他来病床前看一眼岳母,喊一声妈妈,问候一声妈妈的病情,岳父和妻子就心满意足。
  
  可是,向金坤却“躲”在看守所的监控室里观察拒不交待罪恶的彭某。在他看来,审讯突不开,彭某的关押时限一到要放人,放人就是办错案子了,还要赔偿人家。他说这就是放纵罪恶,他无法向法律交待,无法向人民交待,他无脸面对受害者的亲人,公安局也丢不起这个脸。他在那个闷热的监控室里一蹲就是15天,吃在里面、睡在里面,时时盯着监控显示屏,用笔记下彭某的每一个活动细节。第15天,彭某与一个狱友说话了:人就是我杀的,我就是不认账,看公安局拿我怎么办。他的狱友说他,“如果有人晓得你杀了人,你可得小心。”彭某回答,“就是我娘一个人晓得,等于没有人晓得。”向金坤兴奋地走出监控室,立即带领刑警赶到彭某家,找到彭某母亲取得铁证,回到局里突审、用证据撬开了彭某的嘴。至此,他才揣着一颗“不孝”之心,站在病床边叫声妈妈。岳父、妻子,还有病情稍稍缓解的岳母看着消瘦的向金坤(办彭某案40天,向金坤掉肉6公斤),反倒泪流满面。
  
  彭艳以为,老公有了这次“不孝”,该长记性了。可是,向金坤还是没长记性。他的岳父是二等乙级残废军人,旧伤发作,两次在长沙动手术。这两次,都是向金坤送去的,但他把老人家扶上病床、把照料之事托付给妻子就完事,掉头回家忙他的工作。
彭艳中肯地评价过他的老公:“战时不要命、平时难顾家”,不指望他给妻儿带来更多的幸福和快乐。向金坤记不住妻子的生日,却记得战友的生日。刑警大队30多个刑警,个个的生日记在他心怀,每个刑警每年的生日便宴,都是他亲手操办。彭艳知书达理,善良贤惠,她不忌妒老公只记得他那帮刑警兄弟的生日。
  
  但有件小事,无法让彭艳忘怀。一次,读二年级的儿子一身泥巴回到家,彭艳细问得知,有个男同学问她儿子要钱,她儿子不给,就被那同学拳打脚踢,她儿子被打倒在地,粘了一身泥巴。这样的“罪”,她儿子不止遭受一次了。这次被打的第二天,儿子央求爸爸,“爸爸,你穿警服送我上回学堂,让我的同学知道你是警察,他们就不敢欺负我了。”不知为什么,做父亲的向金坤始终没能满足儿子这个小小的要求。一旦有人提起这件事,彭艳就心酸,就落泪,就说不出话来。但她内心是理解他的。  

警林铁汉 向金坤: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