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人物>英模人物>详细内容

英模人物

孙贤祥——为中国人争脸的维和警察

来源:央视国际 作者:尹卫国 发布时间:2005-01-29 22:20:07 浏览次数: 【字体:

 


  CCTV.com消息(法治在线):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警察,他们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地区保卫着社会的安宁。我们今天节目的主人公也是一位警察,可是他执行任务的地点不在国内,而是在遥远的东帝汶。他是一名维和警察,在异乡他国,他克服各种难以想象的困难,和战友们一起,多次侦破在当地很有影响的大案,为中国人争得了荣誉。

  解说:2003年12月31日,中国维和警察孙贤祥在东帝汶圆满完成维和任务后,回到了他的家乡吉林省长春市。在机场,他的同事以及当地群众为他举行了一个简短的欢迎仪式。

  孙贤祥2002年10月24日前往东帝汶执行维和任务,一年零两个月后返回祖国。

  解说:孙贤祥原来是长春市公安干部学校的写作课教师。2002年5月,经过公安部的集中培训以后,他顺利通过了英语阅读、听力、写作、口语和汽车驾驶、手枪射击等多个科目的甄选考试,获得了联合国维和民事警察资格。

  孙贤祥:“我记得是2002年的4月30号(联合国)派了一名新加坡的考官和一名埃及的考官,两个考官来考试,联合国的这个考试,它是采取非常残酷的叫做就是你没通过这一关,下关就不用考试了,叫做死亡淘汰法,然后呢,考过这个试之后呢,他宣布哪些人通过了考试,当时(我的)心里是非常激动的,和咱们一起培训的民警挨个拥抱。通过考试了,获得这个维和民警资格了。”

  解说:2002年10月24日,孙贤祥和其他39名中国维和警察一道,乘坐飞机离开了北京,两天以后到达了东帝汶首都帝力。

  孙贤祥:“刚下飞机的时候,其实我觉得热带风光非常漂亮,绿色植物非常多,感觉还是不错的,可是出了机场感觉就有些变化。因为我们一出机场,看到很多这种建筑,都是这种没有房盖的建筑,马路上跑的一些小孩都是这种光着屁股,穿的衣服也比较破烂,我一下就体会到这种有一些战后的感觉的这种状况。”

  解说:在东帝汶,孙贤祥的第一个岗位是在帝力警局担任巡警,十多天后,他与来自不同国家的40多位维和警察一起,被东帝汶警察总部正式任命为苏艾地区警局刑事侦查部门侦查员。

  孙贤祥:“苏艾这个地区是位于东帝汶西南部的一个边境地区,就是和印度尼西亚的西帝纹是接壤的一个地区,这个地区呢,我感觉在这个地区工作,发现这个地区相对其他地区来说,是比较贫困和落后的一个地区。”

  解说:东帝汶是一个面积1.48万平方公里左右,人口约80万人的年轻国家,2002年5月19日才正式宣布独立。受长期战乱影响,东帝汶经济落后,社会动荡不安。联合国维和警察在这里的工作任务就是监督、指导和帮助培训当地警察。在刑事侦查部门的3个多月时间里,孙贤祥参与侦破了"系列盗牛案"、"檀香木走私案"等十多起案件,但令孙贤祥至今难以忘记的,是2003年2月24日由他亲自出面处理的一起群体性械斗事件。

  孙贤祥:“大概上午11点左右吧,我正在我们侦查部门的办公室里,我通过对讲机听到当地警察向我们维和警察汇报说,在附近一个地点两个(村的)村民,因为争夺(一所)学校的所有权,马上要打起来了,应该很多人,大概200人左右的情况。”

  解说:作为刑事侦查员,孙贤祥本来是可以不去现场的。但考虑到现场人数众多,双方剑拔弩张,局面难以控制,孙贤祥当即叫上两名澳大利亚维和警察和八九名当地警察,火速驾车前往增援。到达现场后,孙贤祥发现,先期到达的维和警察果真已被村民团团围住,集体械斗一触即发。这时,孙贤祥冷静地拿出对讲机,迅速将现场情况向警察总部作了汇报。

  孙贤祥:“当时我观察这种形势,我当时认为好象不太容易控制。然后就想到咱们,我们在维和民警培训中心培训的时候,知道联合国最重要的工作手段就是谈判,所以我想到这个,我马上用对讲机呼叫总部,请他们联系这个地区的维和部队,我记得是大概三四分钟之后,是泰国的维和部队是四卡车。四卡车荷枪实弹维和部队的士兵过来了。”

  解说:大批维和部队士兵的及时出现,终于使局势得到了控制。孙贤祥又迅速找到两个村的村长,要求他们选派代表坐下来就学校的所有权问题进行谈判。

  孙贤祥:“他们大概挑了六七名代表,也有一些争吵,在那个学校的一个教室里争吵了一下。这个也是我们几个维和警察提议的,说我们愿意帮助你们做这种观察也好,或者保护安全也好,你们在明天早晨做一个谈判,这样一个情况。第二天我们做这种警卫也是作为观察的一个身份出面做了一个协调。”

  解说:通过谈判,发生纠纷的两个村最后达成了合作使用学校的协议。由于孙贤祥在这次事件中模范执行联合国的工作规范,使事件得到了圆满解决,他因此获得了一枚由联合国颁发的和平勋章。

  孙贤祥:“如果你们维和民警不出现的话会是一种什么样的结果,在东帝汶这个国家出现这种打斗或者是械斗这种状况很多,这种案件也很多。如果说我们不出现,可能两个村的村民之间就会打起来,可能会有人伤亡。”

  如果说这次处理群体性事件表现了孙贤祥冷静心细的一面的话,那么,孙贤祥调到苏艾地区边防巡逻部门担任警务督导以后处理的一起杀人案,就充分展示了孙贤祥这位教师出身的维和警察,其实还有胆大果敢的一面。

  解说:2003年5月20日,是东帝汶的独立庆典日。这天傍晚,忙碌了一整天的孙贤祥安排当地警察分成四个组在边境地区展开了巡逻。

  孙贤祥:“大概忙到了晚上七八点钟,考虑到形势的问题,所以我安排了四组当地警察进行巡逻我也负责其中一队,但是主要是在庆祝活动现场周围,然后在我巡逻的时候,就有另一队巡逻的报告,说在山脚发现一具女尸,然后我们马上赶到现场,当时天已经快黑了,现场就能看到这个女尸。”

  解说:在独立庆典日发生如此重大的杀人案件,一时惊动了整个苏艾地区。案情很快汇报到了警察总部,总部命令孙贤祥迅速派人处理尸体,第二天送到首都帝力进行尸检和鉴定。

  孙贤祥:“其实我作为维和民警,像这种案件我们可以自己不动手,就是要求当地警察来处理,而且我在国内也从来没接触过这种尸体。然后我就叫几个当地警察,我说你们把尸体放到尸体袋里去,指挥他们,但当地警察转了几圈,看着我,几个人你推我我推你,没有人主动动手。”

  解说:此时,在场的当地警察都把眼光集中到了孙贤祥身上。是发号施令,让当地警察处理尸体,还是率先垂范,自己亲自动手?孙贤祥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

  孙贤祥:“当时也没有选择,只有自己做,然后憋足一口长气,就把这个女尸的手,就是放到了胸前,然后就这么自己抄起来,试图努力给它抱起来,反正就在这个时候吧。当地警察可能也受我自己动手这种感染。然后就有警察上来帮着我抬一下脚这样的,然后把这个尸体抱起来,放到尸体袋里,把尸体袋拉上。”

  解说:身先士卒,身体力行。孙贤祥此举赢得了当地警察的尊敬。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当地警察对这起杀人案展开了深入调查,很快便抓住了杀人凶手。”

  孙贤祥:“这个案件其实非常简单,就是这个女孩的男朋友,因为女孩怀孕了,男朋友的父亲母亲又不想这个女孩,给他做儿媳妇,然后这个男孩,就是这个被杀的女孩的男朋友,就把她骗到山上,骗到山脚,然后从背后抱着(她),从前面用刀给扎死了。”

  正是凭借在当地警察中树立的良好形象,孙贤祥在苏艾地区边防部门打开了工作局面。2003年6月,他被任命为苏艾地区边防维和警察负责人。之后,他带领和依靠当地警察破获了东帝汶当年最大的一宗盗窃案,再次为中国维和警察赢得了声誉,他个人因此得到了东帝汶警察荣誉勋章,这是他在东帝汶获得的第二次嘉奖。

  孙贤祥:“这个案件发生在11月的17号,当时我是在首都帝力进行一个培训,培训了几天,23号我回到这个地区的。当时,我也是从当时的维和民警,是菲律宾的民警,他写的报告报到总部,然后我从报告中看到在我们那儿发生了这么一个案件。”

  解说:孙贤祥得知,联合国苏艾地区总部电台发射塔上价值40万美金的6块太阳能发电板被人盗走,导致附近四五个地区的所有对讲机陷入了瘫痪,驻在边境的联合国军事观察员和维和警察因为无法联络,只好全部撤到了后方,事态十分严重。但是,负责这一案件的其他国家的维和警察却迟迟未能破案。

  孙贤祥:“我23号回到我工作的这个苏艾地区以后,联合国负责财产管理的一个斐济官员首先是找到我,说:‘孙,你看你,能不能想想办法,做做工作,把这6块电板找回来,说价值40万美金啦。’”

  解说:当天夜里,孙贤祥找到联合国负责管理财产的官员,要来了20多张发电板的照片。第二天天刚亮,他又把这些照片复印100多张,发给了自己熟悉的当地警察,请他们把照片分发给附近村民,发动群众寻找线索。

  孙贤祥:“应该把这个案子整开,整开就是给中国人挣脸,因为我就觉得在国外有很多时候,说国与国之间的警察之间的比较,或者从心里上这种较劲。怎么比,有的时候比你的专业性,你案件破不了,我破了,别人就对我有一种比较高的评价,自己感觉心里就暗暗较劲。然后自己也想着我一定要把这个案件侦破。”

  解说:孙贤祥的努力没有白费。第二天早晨,就有人向孙贤祥报告了一条重要线索。

  孙贤祥:“有一个放牛的小孩,他跑到我们边防站,然后说我在山上,他放牛的时候,在山上发现了东西,好象和他爸爸手里拿的那个(照片上的)东西很像。”

  解说:孙贤祥立即带领当地警察赶到了小孩放牛的山上,果真在草丛中发现了被盗贼藏在这里的6块发电板。

  孙贤祥:“把这个6块太阳能发电板运到我们地区的总部,就是联合国的总部,当我告诉联合国财产管理官员,一个斐济的一个1米90多的一个40多岁的男人,40多岁的男的,这么一个官员。他一见到这个东西,这6块太阳能发电板也是非常激动,我能看到他那种兴奋的表情,他一下就把我抱起来说,孙,你太厉害了,你太伟大了,说我爱你。我自己心里也是非常喜悦。”

  解说:这宗大案的侦破,令苏艾地区的联合国官员和来自世界各地的维和警察对中国维和警察刮目相看,孙贤祥再次为中国人争得了荣誉。

  孙贤祥:“我对(东帝汶)这个国家有一个良好愿望,我希望这个国家能发展得越来越好,能够有一天会成为一个真正的富强民主的一个国家。”

  中国维和警察东帝汶生活片段

  我们的办公室:这就是我们的惟一的办公室,卫星电话、电台、电话、复印机、还没有电脑。

  我们的宿舍:这就是我们的宿舍,欢迎来到中国(警队)的宿舍,我们天天就睡睡袋、行军床,(这是)阿拉斯的第一场雨。第一场雨,简直乱透了,屋里到处都是漏水,没有办法,他们那间房间的东西全部给淹了。

  我们的厨房:我们厨房,我们的大米,哇噻,我们一个月的蔬菜,还有所有的罐头。

  孙贤祥的战友:这里的物价相对我们国内来说,要贵得多,像我买这一个白菜吧,在国内可能也就一块来钱人民币,在这里要两块一毛五美金啊,翻了16倍,我们简直就不敢相信,这哪是吃白菜,这是吃什么好东西,吃肉啊。

  孙贤祥并非英语科班出身,但他通过了联合国维和警察甄选

  孙贤祥只是一名普通教师,但他成为了边防维和警察负责人

  孙贤祥已不再是维和警察,但他希望这个世界从此没有战争

  在即将结束采访的时候,孙贤祥告诉记者,如果有机会,他愿意再当一次维和警察。因为这个世界并不太平,仍然还有战乱和冲突。目睹了战乱带给东帝汶人民的伤痛,孙贤祥说,他最大的愿望,就是这个世界从此没有战争。

维和警察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