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人物>英模人物>详细内容

英模人物

乘警庄钰:平安列车的守护神

来源:新华网 作者:刘峻 韩劲松 陆涛 发布时间:2007-01-17 08:16:26 浏览次数: 【字体:

 

    庄钰,男,1969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大专文化,现任蚌埠铁路公安处乘警支队合肥至成都1431/2次列车乘警长,一级警司。从警16年,他的岗位换了一次又一次,但无论在哪里,他都能做到敬业爱岗,勤勤恳恳、踏踏实实、任劳任怨,一步一个脚印地干好每一个工作,做好每一件事情。特别是自2002年担任1431/2次列车乘警长以来,他共破获各类刑事案件28起,查破特大贩枪案、运输假币案、携带爆炸物案各1起和运输毒品案5起,查获公安部网上逃犯21名,缴获仿“六四”式手枪4支,军用“六四”子弹54发,毒品海洛因124克,假币14000元,火雷管10枚,值乘的列车实现了多年零发案。先后被上海铁路公安局评为“人民满意民警”、“十佳”乘警,2次受到嘉奖,多次被支队评为“十佳”乘警长和先进个人。     

    哪怕拼了我这条命,也要把他们抓获!

    合肥至成都1431/2次列车是安徽省通向中西部地区的一条重要通道,途经地区治安情况复杂,一些不法之徒为牟取暴利,利用铁路交通便捷的优势,不惜以身试法,运输毒品、假币、危险品等犯罪活动屡见不鲜,为了使自己值乘的列车成为犯罪分子难以逾越的天堑,庄钰同志从分析列车治安新情况、新动向、新特点入手,凭借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心细如丝的责任感,有线索就理,有疑点就查,有动向就追,巡视中不空走一步,不少看一眼,不漏掉一个细节和疑点。

    2006年11月 8 日18时许,成都开往合肥的1434次列车华山站开车后,庄钰巡视到12号车厢时,发现21号座一藏族青年形迹可迹,神色紧张,随即上前盘查,该青年名叫边本西(男,32岁,四川省黑水县洛河村人),持有成都至阜阳的车票,自称没有携带行李,长途旅行不带行李引起了庄钰的高度警觉,强烈的责任感使他意识到必须采取进一步措施调查清楚,庄钰遂对其周围旅客的行李进行认领,很快从行李架上一个无人认领的包袱搜出2把仿“六四”式手枪,庄钰意识到案情重大,立即将边本西控制起来,带至餐车进行突击审讯。审查中,边本西表情紧张,两手发抖,两眼左顾右盼,似乎在等待什么,庄钰凭着日常工作积累的查缉经验敏感地捕捉到这一重要细节,断定其还有同伙在车上,在强大的政策攻势面前,嫌疑人边本西终于交代了列车上还有一名同伙夏茸的犯罪事实。庄钰及时调整办案思路,把控制、突审、搜索结合起来,迅速召集三乘一体会议对案情进行细致分析,围着列车运行图,对可能发生的情况逐一考虑周全,决定在对列车进行全面监控的同时,以12号车厢为中心扩大搜索范围,当查到14号至15号车厢联接处时,庄钰一眼瞥见一男青年抽身想跑,遂以查票为名,大胆地贴靠上去,挡住了去路,并轻拍其肩令其出示身份证,男青年见无路可走,顿时显出不安,手下意识地伸向一只黑色手提包,说时迟,那时快,庄钰大喝一声,一个饿虎扑食冲上前去,紧紧地按住了男青年伸进手提包的手,男青年死死地抱住了庄钰的腰,狂叫着要与庄钰同归于尽,情况万分紧急!不是你死,就是我活!就在这生死悬于一线之际,庄钰气运丹田,运足平生气力,一个擒拿动作将男青年摔倒在地,在确认系同案犯夏茸后,从其携带的手提包中搜出2把仿“六四”式手枪和54发军用“六四”子弹,打了一个漂亮的歼灭战,制止了一起流血案件的发生。事后有人问他是什么支撑着他面对危险、不怕流血牺牲。他回答得这么坚定:“当警察就要惩恶扬善,与犯罪分子誓不两立,只要见到为非作歹的犯罪分子,我就要挺身而出,哪怕拼了我这条命,也要把他们抓获”!公安部刘金国副部长就“11.8”特大涉枪案件批示:铁路公安训练有素,政治、业务相当过硬,蚌埠铁路公安处消除社会隐患又立了大功,要表彰。铁道部公安局姜战林局长批示:此案破得非常好,应对该乘警组的有功干警进行表彰嘉奖。上海铁路局局长刘涟清批示:向此次破案立功的公安系统单位和个人致敬!

    神了,真是神!

    抓查堵庄钰自有一套,但打击犯罪更不在话下。在打击犯罪的前沿阵地,他更是如鱼得水,无论白天还是黑夜,从未叫过苦、喊过累,从没有半点马虎,以忘我的精神投入到每趟列车安全保卫工作中。他常说:“一踏上列车全部神经就象绷紧的弹簧,每一声呼唤都是命令,每一个报警都是责任”。要惩罚犯罪,保护人民,就必须刻苦钻研业务,练就过硬的识别犯罪的本领。在列车上,他细心分析旅客中的各色人等,研究犯罪分子的衣着打扮、眼神举止、类型特点和行为习惯。回到家,他如饥似渴地学习《刑事侦察学》、《犯罪心理学》和各类案件汇编,写心得,做笔记,使自己的实践经验得到进一步升华。功夫不负有心人,不断的学习、钻研和实践,使他练就了一双见微知著的“火眼金睛”,成为各类违法犯罪分子的“克星”,他以其娴熟的侦破功夫,向犯罪分子发起了进攻。

    2005年5月13日深夜,1434次列车绵阳开车后,大多数旅客都已进入梦乡,一位名叫李娟的大学生,仅仅打了一个盹,醒来后发现自己背包的拉链开了,钱包不翼而飞,整个旅行的费用全部化为乌有,气愤、难过的泪水流了下来,哭声中,一身“便装”的庄钰走了过来,拉着女孩的手说:“别哭,我帮你找,”走了一节又一节车厢,他那双犀利一样的眼睛在旅客中扫描着,观察着每位旅客的面孔,突然,在一张略带惊慌的面孔前“定格”了,“就是他,”在众目睽睽之下,一个精致的钱包被从这还想狡辩的罪犯怀中搜了出来,围观的旅客一阵哗然,“神了,真是神!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女旅客马连英独自一人睡在一张座位上,旁边放着一个提包,没有同行人,职业的敏感使他感到这正是犯罪分子猎取的最好对象,他静静地走到对面的椅子旁,守株待兔。不一会,一位男青年若无其事的坐在了那位女旅客的座位上,见四周无人注意,将手伸向了提包,从中又拎出了一个小包,说时迟,那时快,庄钰扑上前去,牢牢地抓住了男青年拎包的手,同时将失主唤醒,沉睡多时的旅客才发现钱包已到了别人手里,经清点,150元现金原封未动,旅客感动地说:“你真是我们旅客的保护神!”

    列车上的“马拉松”

    如果说发案后抓现行是本事的话,那么降低发案则是能力。列车治安防控工作面对的不一定是花环,更多的可能是枯燥繁琐细小的工作,更多的可能是不厌其烦的宣传提醒。作为一名乘警长,最主要的工作就是确保旅客生命财产安全,1434次列车有14节车厢,大小停靠站20多个,多年的乘警工作使他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小时巡视一遍车厢,看看列车门窗关没关好,问问乘务员短途乘车旅客动态,遇有临时停车,不管是什么时间,他都逐节车厢查看一遍,用手电筒照照,看看车窗有没有锁闭,防止车外拎包案的发生。用他自己的话说:卡住短途乘车旅客和夜间巡视关,案件就少多了。正是这种工作方式,使他一趟乘务下来,累计要在车厢里走30多公里的路,相当于一个马拉松,常常是夏天一身汗,冬天一身灰,他把这种艰苦作为锻炼和考验自己意志的好机会,以苦为乐,以苦为荣,因为他知道就是因为有了他的这种苦才换来了旅客群众的安宁。车班的同志经常对他开玩笑说:“庄警长的身体素质肯定要比同龄人强,每跑一趟车,你都是一个马拉松,身体想不好都难啊!”庄钰的巡视是从不打折扣的,每经过一个车厢,都不失时机地向旅客进行安全宣传,传授“要想不被盗,行李集中放,头朝窗户睡,钱款贴身放”等防盗技巧,以减少旅财犯罪的诱发因素。担任庄钰多年领导的成都队大队长邓涤非说,庄钰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责任心强,能吃苦,这也是和他同警组的战友对他一致的评价。每次巡视,他总能在熙熙攘攘的旅客中发现可疑之处;每次面对犯罪嫌疑人,他总能见微知著,洞察真伪;每次面对险情,他总能临危不惧,沉着冷静,化险为夷,使一些妄图利用列车这一便捷交通工具进行犯罪活动的违法分子无藏身之地。为实现旅客列车零发案,确保旅客平安顺利回家,庄钰把自己的全部智慧和精力专注于打造平安列车的事业,心系之,情系之,力系之,为之夙兴夜寐、殚精竭虑,奋斗不已。

    面对旅客,我总是“心太软”

    庄钰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工作中,他总是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时刻想着旅客生命财产的安全,想旅客之所想,解旅客之所急,并经常为旅客办好事。2003年1月22日,这是一个大雪纷飞的日子,1434次列车西安站开车后,庄钰在巡视车厢时,发现4—5号车厢连接处,有位七十多岁的老太太带着一个小男孩,浑身瑟瑟发抖,蜷缩在过道里,脸上充满了饥饿、失望,庄钰的心立即收紧了,他蹲下来,问老太太:“你这么大年纪带小孩到哪里去?”那个老太太好象看到了亲人,一下子哭了起来,后来才知道:她是去绵阳找小孩父母的,约好了1月18日在绵阳火车站接她们,哪知,由于下了几天的大雪,老太太在往西安去的汽车上被堵了三天,从家里带的一点路费全花光了,已有两顿没吃饭了,小孩子也哭了起来,庄钰一边安慰,一边给老太太安排到一个暖气比较好的车厢,找了两个座位,从餐车端来热气腾腾的饭菜,最后,又掏出50元钱塞给老太太,老太太拉着小孩扑通跪倒了,周围旅客也被感动了,庄钰赶忙拉起老太太:“你现在有困难,我作为一名乘警,有责任帮助你”。2005年夏天的一天,1432次列车阜阳站刚开出,坐在15号卧铺车厢的一孕妇突然感到肚子疼痛,旁边有经验的旅客对她说:可能孩子快要生了。这下可急坏了那位孕妇,此时她没有同行人,况且在车上怎么能生孩子呢?这时庄钰闻讯赶过来,他一边派人利用广播寻找旅客中的医生,一边和列车工作人员用床单围成一个临时产房,又用手机与亳州站派出所联系,请他们联系一辆救护车开到站台上,这时旅客中间有几名医生听到广播后急忙赶来,20分钟后,一个小男孩顺利地生了下来,庄钰这时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列车到达亳州站后,120急救车早已等候在站台上,当这名妇女和孩子被抬上救护车时,虽然她当时没能讲一句话,但眼中却充满了感激的泪水。像这样的好事庄钰不知做过了多少次,几年来,庄钰为了帮助旅客,已经不知道垫付了多少钱了,有时一趟车下来,兜里的钱就用光了。有同事劝他,可他摇着头说:“没办法,看到旅客群众求助的眼神,我总是心太软,不由的想去帮忙。”正是因为他把旅客当成了自己的亲人,所以他才会时时想着旅客,念着旅客。几年来,乘警支队收到的关于庄钰的感谢信、锦旗、表扬信不计其数,用他们支队政委张智明的话说:“我们支队收到的庄钰的感谢信,那足可以办一个展览馆了。”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庄钰从警十几年来,将自己的乐与苦全部溶入工作中,他那一身过硬的业务技能,赢得了同事的钦佩,他那严以律己的品格获得了人们的爱戴,他把青春和热情献给了所钟爱的公安事业,而把委屈、痛苦和伤病留给了自己,面对荣誉和成绩,他只说了几句心里话:我没有什么成绩,只是做了一些应该做的事,以后的路还很长,我还要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保一方平安是我的神圣使命,旅客的安全,群众的满意才是我最大的心愿。

庄钰 平安列车的守护神 乘警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