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记全国公安系统一级英雄模范赵振金
10月3日,胡锦涛总书记对辽宁省大连市公安局黄海路派出所教导员赵振金因公牺牲在工作岗位上的事迹作出重要批示:“赵振金同志是公安民警的优秀代表。他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人民群众将永远怀念他。请向他的亲属转达亲切问候。”
到大连采访前,赵振金的名字对记者而言还是陌生的。当时知道的情况很简单:这位逝去不久的民警,在基层工作了20多年,是一位勤勤恳恳的派出所教导员。要说这样的民警,在公安队伍中实在太普通了。这样一位普通的民警为什么感动了那么多的人呢?他身上的闪光点到底是什么呢?
随着采访的深入,记者心中的赵振金的形象也越发清晰了。辖区的老百姓,一起战斗过的同事,甚至以前受过赵振金依法处理的人,说起他,无不满怀深情。赵振金是个平凡的人,因为他就生活在寻常百姓中间,每天干着不起眼的工作;但是平凡中孕育着伟大,28年如一日,他用自己对公安工作的热爱、对群众的深情,生动诠释了“人民公安为人民”的深刻内涵。
——采访手记
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赵振金,这个在基层公安派出所干了20年的教导员的突然离去,给大连这座富有魅力的城市带来一股股热流,人们因他而流泪,人们为他而感动。
“我和赵大哥搭档还不到三个月,所里就接了两项重要任务,他是被累死的呀!”黄海路派出所所长冷树政含着热泪对记者说。由于新港派出所撤销,赵振金刚刚调到黄海路派出所任教导员不足半年。而在老赵长期当所长的新港,辖区的老百姓对记者说得最多的话是:老赵心里只有咱老百姓。
在赵振金眼里没有什么事该管、什么事不该管的界限。他说,只要不利于社会安定、不利于家庭和谐的事我都管。
今年2月的一天,一位叫侯永生的老人颤巍巍地来到新港派出所赵振金所长办公室,张口就说:“都说‘有困难找警察’,像儿子和我闹矛盾的事,你们管不管?”“老人家你放心,只要是不利于社会安定、不利于家庭和谐的事,我们都管。”赵振金安慰道。
原来,老人因住房产权与儿子发生纠纷,老人曾经想以死了却此事。问明情况后,老赵决定进行调解。因当时正是春节前夕,派出所忙得不可开交,老赵就利用一天下班时间,把老人和他的儿子一同请到派出所,同民警王培栋一起进行了两个多小时的调解。老赵从伦理道德讲到家庭和谐的重要,肺腑之言,终于打动了老人儿子的心,表示今后一定孝敬老人。
家庭矛盾的和解,让老人非常感动。他专门写了一封感谢信寄到开发区公安分局。老赵说,家庭和谐是社会和谐的细胞,别小看一句气话,一旦化解不了,有时也会出人命的。因此,在老赵这个派出所长眼里,没有什么事该管、什么事不该管的界限。
谁都知道,动迁是个棘手的问题,因为它涉及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解决得好皆大欢喜,处理不好,就会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导火索”。大连棒槌岛海产企业集团是全国知名的国家农业产业化的民营企业,这家集团下辖四个公司,其中海产集团有限公司坐落在新港。2006年年初,国家重点项目石油储备基地即将在新港动工。因此,大面积动迁工作随之展开。而海产公司恰恰是动迁中的关键部位。为此,市政府对于被动迁企业提出的合理补偿要求,责成有关部门逐项认真核实,限定5月中旬签订动迁协议。
因动迁补偿金额达不成协议,该集团董事长刘春宝心里想不通,情绪也很激动,认为政府补偿金额过低,并拒绝动迁,欲发动企业职工上访。一时间,动迁工作陷入僵局。
这一切,作为一所之长的赵振金记在心上。正月初八一上班,赵振金就找到刘春宝的办公室说:“刘董,我来给你拜个晚年。”刘心想,他不是来给我拜年的,肯定有什么事。果然,三句话没过,赵振金就把话题扯到了和谐、稳定上,苦口婆心地向他宣传国家建设储油基地的重要性,帮助他分析大利小弊,还讲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没水小河干的道理给他听。五一前夕,赵振金又来找刘春宝,这次口气变了,说是要自己掏腰包请他喝酒。刘心想:老赵20年在新港当所长,从不陪人吃喝,从不饮酒,人所共知,今天能请我喝酒,真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于是,刘故意将了老赵一军,说:“喝就喝。”赵振金起身就往外走,刘一看,他动真格的了,心里既是高兴又难受,说:“振金大哥,什么也别说了,我给你这个大面子!”5月15日,在市政府召开的办公会上,刘春宝庄重地在动迁协议上落笔签字。
记者了解到,新港派出所辖区面积7.7平方公里,常驻居民7500多户,外来人口最多时有7600多人,辖区各种企业20多家。2004年4月,国家大型储油基地开工建设,中联油于2005年开工建设。这两大工程建设需要将新港派出所辖区全部居民与企业单位动迁。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
为了确保社会治安稳定,赵振金每次有关动迁工作的会议都参加,掌握最新动迁动态,将辖区稳定工作变被动为主动。动迁过程中,每天都有大量施工车辆在新港地区穿梭,最多时达300辆。大量的灰尘、轰鸣的噪音,严重影响了居民的生活,给居民的身心健康带来了极大影响。居民对此意见很大,渐渐出现了一些不稳定苗头。赵振金对此早已做好了准备,一方面积极劝阻辖区群众不要做违法行为,同时,针对问题的根源,积极与当地村委会领导一起同有关部门联系,为老百姓争取到了每月200元的环保污染费。
对有的村民因动迁赔偿和渔民损失问题而聚众进行上访,老赵总是有理有据地劝说:“你们上访,要在法律范围内进行,只要是合理的,要相信党委,相信政府,相信我老赵的人格,咱别聚堆,选几个代表,咱一起找有关领导解决。都聚在一起,既影响办公,又影响交通,还浪费时间。”由于老赵每次都是苦口婆心,以理服人,上访老百姓都愿意听他讲,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这样的口碑:赵振金说话好使。
在有些人看来合情合理的“红包”,身为所长的赵振金却一看就来气。他说,收了不干净的钱物,等于自己在自己身上注射了一剂毒针。
“从小赵到老赵,他在新港一呆就是20年。常在河边走从来不湿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新港镇原党委书记、已80高龄的贾庆印老人向记者谈起赵振金,显得格外激动。
早在十几年前,赵振金就在新港派出所实行了禁酒、禁赌等10项禁令。即使是省、市公安机关领导来,他也从来不陪吃。他经常对民警说:“你们自己花钱也尽量不要到辖区的酒楼、饭店吃饭,百姓可能误会你在利用职权鱼肉百姓。”
随着新港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这里的饭店酒楼林立,港湾到处是灯红酒绿,一段时间,辖区内,不是这家酒店开业,就是那家工厂剪彩。每到这个时候,派出所总会收到各式各样的请柬,有的老板也想借此机会,和派出所套近乎,表示一点意思。面对在某些人看来合情合理的“红包”,老赵一看就来气,他对民警说:收了不干净的钱物,等于自己在自己身上注射了一剂毒针。
1995年,曾从事教师工作的王春霞辞职下海,在新港地区开了一个1000多平方米的酒店,当时在新港可以说是数一数二的,有餐饮、客房、歌舞厅。当时,一些亲属就和她说:“你干酒店这个行业,和派出所打交道的事肯定少不了,派出所那边得先表示表示。”她一听也有道理,就在开业不长时间,买了些烟、酒和饮料等东西,试探性地给赵所长送去了。赵所长当时也知道她开了酒店,很客气地说:“你的情意我领了,但我肯定不能收你这些东西。”她一听,心里想:是不是嫌东西少?赵所长又说:“现在我的生活还过得去,你应该送给需要这些东西的人!”从那以后,王春霞跟别人提起赵振金就说:赵所长这人是“刀枪不入、水米不进”的“黑包公”。
1997年春节前,王春霞为了真心感谢派出所民警帮助酒店处理的一些棘手问题,特意准备了一车年货送到派出所。赵所长知道后,坚决要退给她。她一听急了:“我这是送给全所的,又不是送给你个人的,官不打送礼的呢。”赵所长看拗不过去,就说:“这样吧,礼我们收下,但我们以你的名义把这些年货送给派出所长年照顾的特困户,名单我提供,你看行不行?”她一听,所长做了让步,就满口答应了。
“如今赵所长走了,现在我想想,如果当初不是他对我们从事酒店的严格管理和约束,说不定我们这些经营者胆子变得越来越大,不定会出现什么后果呢,想想这,我真是很感激他,也很怀念他。”王春霞对记者说。
有一年,两名外地民工被当地三名青年殴打致伤。这两名民工怕事情得不到公正处理,专门买来两条烟,被老赵拒绝后,两人耷拉着脑袋离开了派出所,心想连烟都不收,肯定没戏了。不到一个月,当老赵通知他们,三名青年已被行政拘留,让他们前来接受经济赔偿时,两名民工感动地说:真没想到,赵所长真是个好警察。
老赵的妻子徐玉兰回忆说:有一次,一个上门送钱的妇女跪在我家门口不走,老赵只好把钱收下。可这名妇女前脚走,老赵就在楼上喊这名妇女,把钱装在一个口袋里从阳台上扔给了她。这名妇女只好捡起钱走了。
徐玉兰接受采访时对记者说:“老赵就是这样的人,他可不是装出来让别人看的。”
要过好人情关很难,而难就难在面子上。赵振金说,执法最讲究的是公正公平,砸警察牌子的面子说啥也不能给。
赵振金不徇私情、铁面无私是出了名的。熟悉他的人都说,他是个不好办事、不给情面的“黑脸”所长。在新港派出所辖区,无论什么人犯了法,都绝对过不了赵振金这一关,他20年侦破那么多案子,可以说每件都是铁案。他常对民警说,处理任何问题都要公正公平,一碗水端平,如果有谁在执法上碍于情面不好拒绝,让说情者找我,我给你们顶着。
有年夏天,当地一位干部的侄子涉嫌伤害犯罪,托了不少人说情,并送来了一万元现金,被赵所长当场拒绝。后来,这位干部几经调查,找到了赵振金的姑姑,老人家风尘仆仆来到新港说情,被赵所长连哄带劝送回了家。
1997年的一天,所里的民警巡逻到附近的农村信用社门口时,看见门口有一辆逆向停放的车,民警找到女车主要求其出示证件,可女车主说没有证件,随后还和民警发生了争执。民警决定把车主带回派出所处理,可刚回所还没来得及处理,说情的电话就打到赵振金的办公室了。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不断有人或打电话或亲自上门来说情,都被赵振金回绝。最后,赵振金的一位在海关工作的朋友也来说情,这位朋友说,就是没有证件,又不是什么大事,没有必要这么认真。赵振金却说:“如果从海关也随随便便进出点东西,行吗?”说得这位朋友哑口无言,只好离去。
跟赵振金熟识的民警说,老赵对那些讲情的人,有两个“杀手锏”,有的时候,他这面跟上门讲情者交谈着,那面就抽空自己或者交待别人赶紧把案子按照程序办理完毕,等求情的人谈完后,案子已经定性并移交了。另一个“杀手锏”就是,当老赵把案子审得差不多的时候,他就谁也不通知,把手机一关,开着车自己就躲到外面去了,让求情的人找不到他。
在当今社会,要过人情关很难,而难就难在面子上。正因为老赵不徇私情、不留面子,得罪了一些领导、亲戚、同学和战友,使他在社会的人情往来中成为“孤家寡人”。但老赵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无怨无悔,他说,执法最讲究的是公正公平,砸警察牌子的面子说啥也不能给。
老赵在工作中,不该给的面子,从不松口,但他并不是不近人情。
有一次,他却破例了。那是2005年7月13日,新港地区发生了一起殴打他人的治安案件,当事人李荣峰(内蒙古人)在逃,经过几个月的工作,李在潜回新港地区时被民警抓获。经审讯,李对违法事实供认不讳。当民警依法欲对其采取行政拘留时,他提出了自己的妻子怀有身孕,即将临产,能不能通融一下,不要拘留他,他不希望孩子出生时父亲不在身边。民警将情况汇报给老赵。老赵立即与内蒙古警方取得联系,核查情况属实后,又向分局领导作了请示,经领导同意,破例不对其执行拘留。赵所长告诉他不对其执行拘留,但必须全额赔偿被害人医疗费的情况后,李激动地给赵所长跪下说:“您就是我的恩人,我一辈子都不会忘了您!”李如数交了2300元的赔偿金,怀着对赵所长的感激之情,踏上了返乡之路。
新港北方火锅店经理王俊杰因与顾客打架,虽被派出所拘留15天,但他对记者说:“我一点都不记恨他,对我的处理我服气,因为在我眼里老赵是个好警察,他从不胡来!”
作为人民警察,赵振金时刻想着老百姓的事,帮助社会上最需要帮助的人。他说,把老百姓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来办,老百姓才会相信你。
有一年7月的一天晚上,天下着雨,老赵开着一辆213吉普车去白屯办事,在躲避一辆拉东西的车时,他开的车一下子滑到了路边的沟里。附近的村民一看是老赵的车后,呼啦一下就来了30多人,有的打着手电,有的找来石头垫,有的扛来木头杠子,肩拉杠撬。泥一把,雨一把,奋战了20多分钟,终于把吉普车连拉带拽地弄到了大道上。此情此景,使老赵这位很少流泪的硬汉,眼里含着泪,向乡亲们深深地鞠了一躬。
老赵对所里的民警说,对老百姓马上能办的事,就马上办,不要拖。只有你真正想着老百姓,老百姓才会信任你。
新港有个地方叫华岭,原来是一个陡坡,有1000多米长,坡上有一个弯,一到冬天下雪的时候,由于坡陡路滑,这里经常出现侧滑、溜车、撞车现象,想进进不来,想出出不去。20多年来,派出所承担了不该承担的义务,成了扫雪“专业户”。一到下雪天,赵所长就带着民警,拿着笤帚向坡路上垫炉灰、铺沙子,一干就是几个小时。有的因为路滑,车开到半道就开始打滑,派出所民警就一起给车推到坡顶,谁看谁感动。所有路过的司机和坐在车上的百姓没有一个不摆手致谢的,有的人问:这是谁这么好心呀?熟悉的人就会说:这是派出所的赵所长和他的民警!
其实,老赵最放心不下的是那些需要照顾的弱势群体。
派出所将辖区内50多名军烈属、特困户、孤寡老人、残疾人、特困学生等10种人列为他们重点服务的对象,由每个外勤民警登记造册,分工负责。坚持四大节日、生老病死、红白喜事和春秋换季“四必访”。民警带着慰问品走访,把粮油米面、鱼肉等送到服务对象家中。所里每年都从当地政府给他们的为数不多的补贴中,拿出6000多元为特困户和五保户解决生活困难,每年还拿出4000多元资助10名特困学生。
1999年9月,82岁的五保户孙元金老人弥留之际,像有什么心事不肯闭上双眼,当时前来为老人送终的亲属、邻居有20多人,有人指着远方的亲戚,他没有反应;有人指着照片中的侄子,他没有反应。一位居委会大婶深知老人的心思,对着老人的耳朵大声喊:“你是不是想看看赵所长?”老人含着泪点了点头。当外出执行任务的赵振金带领部分民警赶到老人面前时,一个一个地轮流俯下身来,轻轻地在老人耳边唤道:“大爷,我们看您来了!”孙元金老人的眼里淌出了泪水,并用深情的目光将赵振金和民警们看过最后一遍后,安详地闭上了眼睛。在场的人无不为这永别的场面所感动。
其实,赵振金与孙元金老人这种深厚的感情,是多年真情的沉积,老人家里着火,是赵振金不顾一切将老人背出火场;老人生活不便,是赵振金和民警们10年如一日地关心和照顾;老人病重,赵振金亲自和民警送去500元钱作为医疗费用。
的确,为了照顾这些五保老人,老赵真是费尽了心思。2006年6月,派出所投资5000元,又为六户五保户和残疾人安装了六部“爱心专线”电话,话费全部由派出所来承担,直接把电话装到被照顾老人的床头,一旦有什么困难,就可以直接与派出所联系了。
熟悉赵振金的人都说,他有两个家,一个是派出所,一个是自己真正的家。为了当好这两个家的“家长”,他设置了“高压线”。
“要当好派出所这个家,光靠动动嘴是不行的,必须用规章制度来约束,从小事抓起,从点滴养成,关键一条就是抓落实。规章制度就是‘高压线’,谁碰上了就惩罚谁,绝不姑息迁就。”这是在一次派出所经验交流会上赵振金发言时的一段话。
在新港派出所每个民警都有一本小册子,封面上的书名是《新港派出所正规化建设规章制度》。从1987年开始,新港派出所党支部就制定了《派出所队伍正规化建设规章制度》50条,到1994年,他们将《制度》增补到100条,1996年以来又细化完善到200条、230条,一直实行到如今。20年来,新港派出所真正把上述每一条规定都扎扎实实地落实到了行动上。
这种落实,使赵振金在一个只有六名警察的小派出所任所长20年,获得的荣誉70多个,包括全国优秀公安基层单位、辽宁省人民满意标兵单位等。民警苏华获得大连市公安局十佳户籍内勤民警等荣誉21次,民警尹良全荣获了辽宁省优秀人民警察、大连十佳青年民警称号,民警王培栋被评为大连市户籍外勤业务能手,先后有五人入党走上领导岗位,民警违法违纪案件为零。
应当说,对派出所这个“家”,老赵当的是合格的。可他把这种合格,即所谓的“高压线”,也引用到自己的小家,他说:“我是派出所所长,手中有一定的权力,任何时候都不能利用手中的权力,为了家人而开口子,碰‘高压线’。”
赵振金家中只有兄弟二人,1998年初,弟弟下岗回家,生活没了着落。有一天,母亲特地从农村大老远找上门来,对他说:“振金啊,你当这么多年所长,妈可从来没求过你什么事,也知道你不容易,可这回你弟弟下岗了,你无论如何得帮忙找个活干,再怎么说你也就这么一个亲弟弟。”母亲的一番话叫老赵思索了很长时间,觉得左右为难。某厂厂长得知此事后,便以年薪三万元主动聘请其弟弟去担任保卫科科长。老赵马上找到弟弟,对他说:“新港那么多下岗职工,人家为什么非聘你当保卫科长,那三万块钱名义上是给你的,实际还不是冲我这个所长来的吗?”就这样好说歹说终于说服弟弟离开了该厂。对于此事,弟弟不理解,母亲也不理解。但他说:“我在别的地方可以帮助弟弟,但这种影响声誉的事坚决不能答应。”面对这些实际问题,他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向亲人和朋友道一声“对不住了”!
1997年,妻子徐玉兰也从单位下岗,后来自谋职业推销糖酒。朋友常对徐玉兰说:“你家老赵在新港当所长,管着辖区那么多企业,哪家企业过年过节从你这儿进点货给职工发发福利不行?用得着你这样一天到晚东跑西跑推销吗?”每次听了这话,徐玉兰都只能笑笑,因为这话她连提都不敢和赵振金提,当初搞糖酒推销赵振金就给妻子立下“规矩”:不准到新港的企业搞推销,更不准提自己是新港派出所所长的家属。赵振金常对亲友说的一句话就是:“我这个所长是为新港的百姓当的,你们谁有困难到家里,我尽力而为,但想从派出所得到什么好处、方便,那是不可能的!”
老赵的儿子赵若丞在英国攻读双硕士学位,过去他对父亲所做的一切难以理解,当他匆匆赶回来为突然离去的父亲送别时,看到那么多素不相识的百姓前来吊唁父亲,听到吊唁者对父亲遗体动情的诉说,他才真切地感到了父亲的伟大。他说:“从小到现在,我记忆中的爸爸总是一身警服,因为他最爱的职业是警察!”
老赵走了,他还没有穿够警服就匆匆地走了。从警28年,他始终追求的是“衣带渐宽终不悔”的人生境界,这种境界,使他用手中的权力,为辖区百姓弹奏出一首首和谐动人的乐章。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