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人物>英模人物>详细内容

英模人物

反扒勇士吴晓林:泉城百姓安全出行的“金色盾牌”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赵秋丽 李志臣 庄培帅 发布时间:2006-07-01 08:41:50 浏览次数: 【字体:
   2005年3月的一天,在济南市长途汽车站附近,一名扒窃惯犯上了公交车,在发现有可乘之机后,他把手伸进了别人的口袋。就在这时,只听一声大喝,一位便衣民警“从天而降”。这位民警就是济南市公安局公交分局第二派出所的教导员吴晓林——一位令扒手们闻之色变的人民警察。

    抛却一身安危,换来百姓安宁。吴晓林13年如一日,先后将2500多名犯罪嫌疑人、50余名逃犯绳之以法,他总共破获案件、刑事案件1000余起,其中大案、要案就有100多起,为泉城老百姓的安全出行筑起了坚不可摧的“金色盾牌”。

    13年前,济南市一些公共汽车上扒窃分子猖獗一时,甚至发展到能偷则偷,不能偷就抢的地步,一时间,泉城公交系统人心惶惶。就在这个当口,从北京武警部队退伍的吴晓林来到刚成立不久的公交分局,成为一名人民警察。扒窃行为的猖獗迫切要求一批反扒高手的出现。为了迅速提高自己的反扒技能,他利用节假日,根据各种不同性质和不同表现形式的案件,现场取经,学到大量的实战本领,迅速成为分局的反扒能手和业务骨干。

    吴晓林从大量的案例中发现,有不少是聋哑人流窜作案,他就主动到济南市聋哑人学校学习手语,了解聋哑人的生活习惯。扒窃分子中重复作案占有相当的比例,吴晓林就同战友们一起动脑筋、想办法,他自筹资金,对抓获的每一个犯罪嫌疑人进行照相、登记和存档,建立起规范的犯罪资料档案管理制度。现行扒窃案具有特殊的时间性和规律性,吴晓林在实践中逐渐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反扒方法。他不仅对全市的易发案地段和发案高峰期都了如指掌,而且还善于观察人的举动,练就了一双洞察秋毫的“火眼金睛”。

    吴晓林说:“我们反扒民警所从事的工作,不像刑警那样应对的大多是惊天大案,也不像交警那样公开。反扒民警每天身着便装,主要的职责是抓住扒手。这需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耐心。

    13年来,无论严寒酷暑,吴晓林一天从早到晚辗转于全市100多条公交线路。2005年年初,自分局开展“泉城无贼”活动以来,吴晓林每天天不亮就跟上公交线路进行严密监控。渴了就喝口矿泉水,饿了就在地摊上随意买点吃的应付一下。

    吴晓林经常利用休息时间,深入辖区走访群众,协调治保组织出街巡逻,加强法制教育和安全教育。他还组织了一个100人的公交公司职工治安协勤队伍,定期到公交站点和重点线路维持治安,进行安全防范知识宣传,增强群众的防范意识。

反扒 吴晓林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