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玛依公安局优秀人民警察张振俊
17年来,克拉玛依市公安局刑警支队副支队长兼技术大队大队长张振俊,凭着强烈的事业心和政治责任感,默默奉献,两次荣立个人三等功,多次受到嘉奖。2002年5月,张振俊入选“公安部刑事科学技术青年人才库”。2004年,被评为“克拉玛依公安局优秀人民警察”。2005年,被评为“克拉玛依市十佳政法干警”。
17年来,张振俊共勘验各类现场2900余起,利用技术破案192起,出具指纹、足迹、工具、枪弹、印章等各类鉴定书196份,练就了一身过硬的现场勘查和物证检验的真本领,以深厚的理论功底和实战经验在侦查破案中屡立战功。
临危不惧显本色
由于工作需要,张振俊时常要进入火灾现场、爆炸现场、高度腐败尸体现场、地下坑道等危险地方进行现场勘验工作,虽然工作危险而辛苦,但他从未退缩过。
1999年6月5日,克拉玛依拓湖新村21幢17号居民卫生间内发现一不明包装物,包装物的表面捆有数十颗钢珠和铁钉,一根导线连接在包装物和卫生间电源开关之间。毋庸置疑,这是欲置人死地的爆炸装置。在生与死面前,张振俊没有任何迟疑。在紧急情况下,他首先果断切断装置上的电源导线,然后把装置移至无人区。经过紧张有序的工作,成功拆卸了爆炸装置,并提取了大量的痕迹物证。
本领过硬破重案
2004年1月18日,克拉玛依园丁新村31栋27号发生一起杀人案。现场勘查发现,犯罪嫌疑人把接触过的地方全都擦拭处理,并把使用过的玻璃杯和凶器都扔在卫生间一大水桶内,然后打开水龙头冲洗。面对犯罪嫌疑人可能使用过,在水中已冲泡5天的玻璃杯,张振俊没有放弃指纹提取工作。凭着多年的工作经验,张振俊与其他技术人员反复研究,最终在玻璃杯上提取了两枚残缺指纹,正是这两枚指纹在后期的破案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005年1月20日,克拉玛依独山子区与奎屯交界处发生一起中巴车爆炸案,11名无辜百姓被炸死,正在赶往昆明学习的张振俊刚下飞机就接到领导要求返回的通知,他当即买好返回机票,以最快速度赶到现场,与其他技术人员日夜奋战在第一线,在气温零下20多度的现场,细心的搜寻每一个物证,测量每一处痕迹。在室内物证筛选工作中,现场提取的几十袋爆炸残留物里面,既有车辆残片、又有大量人体组织碎块,在这些残留物内要尽可能多地筛选出有用的微量物证,工作难度可想而知,心理压力就更非一般人所能够承受。经过5天仔细筛选,最终提取到了犯罪分子用于爆炸的雷管残片5克,为证实犯罪,破获案件起到了重要作用。
张振俊靠过硬的技术,为侦破2002年克拉玛依特大放火案、2003年独山子区杀人案等重大案件立下了汗马功劳。
无私奉献终无悔
张振俊和爱人的家都不在克拉玛依,孩子需要他照顾,可随着案件的增多,他加班加点的时间越来越多,特别是节假日就更忙了。他每次回到家总是匆匆而去,在女儿的眼中爸爸总是在工作,很少有时间照顾她。张振俊常对家人说的一句话是:我是公家的人,只要有工作就得去。
1996年在克拉玛依市区分局负责刑事技术工作的张振俊,为了工作,也为了能够让其他技术人员多休息一点,他把每周星期六定为他的法定值班日,一坚持就是5年。女儿从4岁长到9岁,不知少了多少父爱,少了多少关怀。
2004年3月4日,是张振俊的生日,因为爱人在外地出差,一向胆小的女儿需要爸爸的照顾。可晚上要执行设卡堵截任务,责任重大。张振俊没有请假,也没有与其他同志换班。女儿不敢单独上厕所,就告诉她不要喝水。不敢睡觉,就让她开着电视机在客厅沙发上睡。第二天凌晨他回到家中,看到睡在沙发上的女儿时,心中感到愧疚和欣慰。
2005年2月2日,张振俊的爱人因病住院,并开刀做手术时,正是克拉玛依“1·30”抢劫出租车杀人案调查工作最紧张的时候。张振俊没有告诉任何人,默默的坚守在工作岗位。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