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人物>英模人物>详细内容

英模人物

铁鹰人物:中国铁路“追逃”第一人——广西南宁火车站派出所民警周海

来源:柳州新闻网 作者:未知 发布时间:2006-02-13 15:50:51 浏览次数: 【字体:

    日前,云南省长胜县郭某在昆明站侥幸落网,不料乘火车刚到南宁站便落入法网。盘查这名网上逃犯的是被誉为中国“追逃”第一人的南宁铁路公安处南宁火车站派出所民警周海以及他率领的查辑组。

    2004年8月至2005年底,周海共抓获93名网上在逃人员和11名非网上在逃人员,名列全国铁路公安机关缉逃人数第一。被铁道部公安局授予 “铁路公安机关追逃能手”荣誉称号。

    周海说:“上班早一点,下班晚一点,总会有收获的”

    2004年,柳州铁路公安局发动了声势浩大的网上“追逃”行动,抓捕公安部上网通缉的逃犯。周海如何脱颖而出成为“逃犯克星”?南宁火车站派出所所所陈立新说:“靠的勤快和责任心。”周海则说:“上班早一点,下班晚一点,总会有收获的”

    一天傍晚,下班时间早就过了。下班前,周海习惯的又出去转一转。他在检查一旅客身份证时,意外发现了一个从售票厅走出来的乘客。两人对视,对方低下了头只想绕道开走。周海果断截下了这个嫌疑人,带到值班室进行盘查。经过网上对比查询,确认该嫌疑人是贵州省晴隆星2001年发生的强奸杀人案主犯。

    2005年4月11日上午,贵州省安龙县警方侦破了一起恶性杀人焚尸案件,查明该县犯罪嫌疑人杀害了其表妹后将其两个幼子拐到外地贩卖。贵州省警方将协查通报发至南宁火车站派出所。“这天下午下班后,我想再到车站商业街走一下,看有什么可查的。”周海说。他正巧发现4个大人领着3个小孩迎面走来。但这伙人转身想走,周海岂能放过?他将这些人带到所里盘查,从蛛丝马迹中查出其中一个叫杨某的妇女就是杀人焚尸案主犯,他们带的孩子中有两个小孩就是被拐卖的儿童。此时,距案发时间仅11小时。

    案卷记录表明,周海抓获的逃犯有相当一部分是在“下班时间”抓获的。周海一心扑在工作上,已经模糊了“上班时间”和“下班时间”概念。所里的同志经常看见,晚上八九点钟时周海还在巡查。而他的女朋友则提着盒饭,在站里来回寻找周海的身影。去年“五一”期间,他天天“泡”在车站里共查询旅客1300人次,抓获3个网上稽查逃犯。

    周海战斗在追逃第一线,要时刻经历生与死的考验。2005年1月6日傍晚,周海像往常一样在候车室巡查。他盯上一个衣着可疑的旅客,当即拦截盘查,一边摸向其背部。周海迅速出击按住嫌疑人北部的硬物,牢牢把他控制住。摸出来一看,竟是一把大砍刀!一查,该嫌疑人是网上逃犯。在现场的该所指导员韦忠强说,一旦让对方掏出刀来,后果不堪设想。还有一次,周海要查缉嫌疑人时,他的行李袋里竟然冒出4条吐着红信子的眼镜蛇。周海毫不惧色,成功擒获了这个网上逃犯。

    他平静地说:“我们的工作就是勤快要敢于面对危险,不能因为怕危险就放过嫌疑人。”

    周海认为:“多学一点,多揣度一点,总会有提高的”

    2005年7月17日下午,周海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有点坐不住。原来,他早就摸索出一条经验——每天上午10点半和下午17点是查缉的黄金时间,因为,这两个区段是旅客列车到发站高峰期,进出站旅客相对较为集中,追逃战果容易“出采”。

    查缉工作既不能扰民,又不能让逃犯从眼皮底下溜掉。这就要求查缉民警有锐利的双眼和丰富的经验。刚参加追逃工作时,周海的查缉经验“一穷二白”。2004年,当所领导安排他查缉追逃时,20多岁的周海暗下决心,干就要干好。

    处处是课堂。周海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大练兵活动,他天天啃《警察查缉战术教程》,这本教材几乎被他翻烂。一有空就向老同志请教,了解办理案件的程序和方法。在所领导安排下,周海还参加了全国铁路公安机关“追逃”先进单位先进个人报告会,研究追逃标兵的经验。周海结合自己的本职工作,把心理体会记录下来,不断形成自己的工作经验。

    “多学一点,多揣度一点,总会有提高的。”周海总是这样子为自己加油鼓劲。不久,他就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经验——“六疑必查”,即“神疑、行疑、伤疑、物疑、言疑“必须盘查。同时,还总结出盘查要领。2004年9月11日,周海利用所学的知识,在第一侯车室开始撒网盘查。他在查缉重点旅客进行网上比对查询,查获了南宁市分安局网上通缉的在逃人员周某。参加工作以来周海第一次查获网上在逃人员,这给他极大的鼓舞。

    学无止境。周海特别钻研身份证。持有假身份证,说明有掩盖某个事实的企图!因此,识别假身份证是查缉追逃的最重要手段之一。周海登录各级公安部的网站,下载识别真假身份证的教材认真揣摩。很快,他就识别了身份证的各个辨别点,并在实际查缉中练就了一双锐利的眼睛。如今,周海用肉眼识别假身份证准确率达99%,这使周海如虎添翼。

    “逃犯克星”在成长过程中也有过挫折,但是他特别善于从中积累经验。一次,周海查获两名持假身份证的嫌疑人。这两人是博白人,均在深圳打工。周海致电深圳当地派出所查询,得到答复是“没有问题”。几小时后,深圳警方却来电说这两人是两天前发生的雇凶杀人案要犯杀手。周海立即亡羊补牢,及时通知列车乘警。还好,乘警在杀手下车前将其生擒。

    深刻教训,给周海上了生动一课。他反复从中查找漏洞——这两人假身份证里的信息,均是其本人哥哥的真信息,所以蒙混过关。

    2003年3月,他查获一个持“何意如”假身份证的嫌疑人。根据证件上的信息打电话到湖南当地派出所查询,对方说有“何意如”这个人但无犯罪记录。周海吃一堑长一知,岂能轻易放过嫌疑人?他从嫌疑人钱包里查到当地幼儿园伙食费的收据,收据上,小孩姓刘。他分析,“何意如”的小孩姓刘,其中肯定有文章。周海再核查,当地派出所答复“何意如现在家”。眼前的“何意如”肯定就是假的!“何意如”只好老实承认他真名刘德华,借朋友之名办的假证。周海上网一查,刘德华果然是个网上逃犯。

    查缉工作中,周海提高越来越快,越来越让网上逃犯闻风丧胆。

    周海说:“我多抓一点,你多抓一点,荣誉是大家的”

    一枝独秀不是春。周海是一名出色的查缉能手,也是一位出色的“师傅”。南宁火车站成立由4名民警组成的查缉组,专门负责查缉工作。周海担任组长,成了“师傅”,除了日常查缉外,周海还负责对查缉民警“传、帮、带”。他最强调的是,查缉民警必须自找苦吃,要有种敢于并善于吃苦的劲头。周海边传授经验,边以身作则,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查缉组民警说,看到组长这样一心扑在工作上,自己的积极性也高涨了。

    周海不怕徒弟超越师傅,将自己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查缉民警。他现身说法,将每个案例进行剖解析,共享经验。他教育民警重点可疑人员查缉做到“三不放过”,即身份不落实不放过,疑点不排除不放过,调查措施不用尽不放过。

    查缉现场,是最好的课堂;现场指导,是最好的培训。2005年6月18日,查缉组查获一个嫌疑人郑某,但郑某只有名字和在逃人员信息登记表名字对上号,其他无从查起。在其他人攻不下的情况下,周海前来指导。嫌疑人一再催促不要耽误他乘车。周海不为所动,指导民警梳理可疑点并打电话到立案单位查询。但这起登记表上显示的诈骗案件发生在上世纪90年代,办案民警退休的退休,调走的调走,查询困难。周海和民警们耐心地和嫌疑人闲聊,最后从中确定其生活经历和案件完全相符,查缉组立即将这名网上逃犯拘留。查缉组民警张君懿说,我们查获的好些网上逃犯都是在周海组长直接指导下查获的,我们从中学到了不少查缉知识。

    周海常鼓励查缉民警说:“我多抓一点,你多抓一点,荣誉是大家的”

    在周海带领下,南宁火车站派出所查缉组满园春色。2005年,南宁火车站派出所共查获网上在逃人员145人,查缉组民警王瑜查获在逃人员20名,年内评为“全国跌路先进女职工”,并荣立个人三等功一次。民警张君懿追逃数达到17人,民警阮小丽刚到查缉组,一个月也查获了5个网上逃犯。(柳铁公安处供稿)

追逃|周海|追逃能手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