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牌缉逃手——记武汉铁路公安局民警郭永康
傍晚,汉口火车站候车大厅门口,一名中年男子挽着一位年轻姑娘四下张望一番后,走进公安岗亭向民警咨询买票事宜,然后撇下姑娘,独自向大门外走去。
这一幕,老民警郭永康在大厅一角看得很真切。“请出示一下您的身份证。”老郭把他挡在门口。“老同志辛苦了!刚才那边的民警查过了!”中年男子笑脸相迎。“对不起,麻烦您再出示一遍。”老郭言语温和,但态度坚决。
男子慢腾腾地掏出驾驶证,递给老郭,老郭拿着证件询问同来的女子,她竟然对男子的基本情况一无所知。疑点上升!老郭迅速转身控制住中年男子。经过网上比对,该男子正是嘉鱼县警方苦苦寻找的融资诈骗重大嫌犯。
犯罪嫌疑人要逃离案发地,火车站是一个重要关口,从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揪出”逃犯,需要铁路民警有一双“火眼金睛”。58岁的郭永康去年共查获31名逃犯,成为武汉铁路公安局2005年的缉逃冠军。
实际上,老郭是“缉逃”行当的新手。1988年,他由铁路建设单位保卫干事转为铁路警察,一直从事工程保卫工作。去年2月,他才调到汉口火车站派出所,负责抓逃犯。“怎么调来一个快退休的人。”有人嘀咕。望着来来往往的旅客,拿着比对嫌犯的掌上电脑,老郭满头雾水,十几天过去了,还没摸到门道。看到年轻战友忙忙碌碌,抓到一个又一个逃犯,他急得夜不能寐。他每天早出晚归,向年轻同事请教电脑知识,找老刑侦介绍查缉经验,工作逐渐进入状态。
老郭说:“发现嫌疑人,往往就在目光相接的一瞬间。”他的同事王峰说,老郭的这“一瞬间”,灵感仅占1%,其余的99%都是汗水。
同事们介绍,老郭认为休息日容易抓逃犯,10个月来竟没休息过一天;七八月份,进站口酷热难当,蚊叮虫咬,所里规定3个小时可以到空调房休息一次,老郭却从来没去过。所长韦汉伦说,腿勤、眼勤、口勤、手勤,老郭像一头不知疲倦的老黄牛。
取证、比对、还证,每天,老郭要重复这样的工作近3000次,而查到嫌犯的几率却不到万分之一。“没有成就感,得不到乘客理解。”这样的情绪常常困扰缉逃民警。老郭却处理得非常好,查缉成绩上来了,却从来没有旅客和他发生口角。他总结的大客站追逃工作五要素很独特:“眼睛放亮一点、态度认真一点、言语亲切一点、取证文明一点、还证礼貌一点”,言语朴素,意蕴深远。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