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人物>英模人物>详细内容

英模人物

查堵先锋 双虎“融”一山

来源:人民公安报 作者:詹肖冰 周宗票 发布时间:2005-05-31 15:07:58 浏览次数: 【字体:

在杭州站派出所三楼的查堵排行榜上,清楚地 记着周建忠和陆洲两个人的“交锋史”

   “鲇鱼效应”是指挪威一家远洋捕捞公司发现存放在水槽中的沙丁鱼不喜欢游动,这样的鱼和冷冻的鱼一样丧失了鲜味。后来,他们解决了这个难题:在每个水槽中放进一条鲇鱼,原本懒洋洋的沙丁鱼一看见鲇鱼,立刻感到威胁,为避免被鲇鱼吃掉而迅速游动起来,于是整个鱼槽都被“搞活”了。

  “鲇鱼效应”是一个著名的管理理念,目的就是实现“引进一个,带动一片”的人才效益。但是,如果“鲇鱼”盲目引进,不加以合理配置,也会适得其反,酿成“鲇鱼副作用”,造成一山不容二虎的局面。杭州铁路公安处杭州火车站派出所,两个都是查堵专长的功模被推在一起,出现了互学共进的局面。

   1 、“双赢”的较量

  拿破仑曾说:“狮子率领的兔子军远比兔子率领的狮子军作战能力强。”这句话一方面说明了主帅的重要性,另一方面还说明这样一个道理:智慧和能力相同或相近的人不能扎堆儿。这也应了中国的一句俗话“一山难容二虎”。

  在杭州铁路公安处杭州火车站派出所,却有两只“老虎”共存,一个叫周建忠,另一个叫陆洲。他们在查堵犯罪方面都有着过人的成绩,周建忠在1993年的时候就已经由于骄人的查堵成绩被公安部授予了二级英模的称号;陆洲则是查堵新秀,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2003年12月他由杭州东站派出所调到了杭州站派出所。同样的特长,同样的岗位,他们被不可避免地推向了竞争的最前沿。

  “两虎相争,必有一伤”。但这里却是另一番景象:杭州站派出所2003年查获公安部网上在逃人员46名,破获各类刑事案件385起。2004年,查获公安部网上在逃人员200名,破获各类刑事案件624起,同比上升62%%。2004年以来陆洲查破各类刑事案件116起,查获犯罪嫌疑人94名,其中公安部网上在逃人员30名,荣立个人一等功;周建忠2004年以来破获各类刑事案件71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5名、网上在逃人员17名,荣立个人二等功。

  不仅如此,两只“老虎”的较量犹如两条“鲇鱼”搅活了一池水。2004年,杭州火车站派出所有十多名民警因为查堵追逃成绩突出被上级嘉奖、记功。

  2、“直觉”与“十诀”

  近日,记者走进杭州火车站派出所,走近两位查堵高手。

  “他们两个都是派出所里的业务骨干,周建忠是老模范,陆洲是新典型;周建忠经验足、点子准,陆洲脑子活、点子多。两人可以说各有特点、各有千秋。”杭州火车站派出所所长胡一川如数家珍,“不过两个人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对公安事业的热爱。铁路车站查堵非常单调枯燥的,在他们眼里,却是一门有挑战性的职业。”

  47岁的周建忠参加工作已经整整二十年,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铁道部劳动模范、优秀共产党员、浙江省十大杰出青年等荣誉称号达30余次,5次荣立个人一、二、三等功。在浙江铁路公安中,周建忠是惟一的二级英模。

  性格沉稳和蔼,腼腆不善言词,这是周建忠给人的第一印象。不过对于企图通过杭州火车站逃窜的犯罪嫌疑人,碰上周建忠,却是一个倒霉事。从警二十年,不计其数的在逃人员就栽在周建忠的手上,光杀人犯罪嫌疑人他就查到29个。

  总有些查堵方法吧。周建忠却说:“也没有什么秘诀,就是靠直觉,看看这个人蛮像的,就上去查,一查就查到了。”

  直觉听起来很神秘,但与周建忠一起共事的同事知道,周建忠对于犯罪嫌疑人的这种直觉,是一种警察职业经验的总结,一种来自于平时工作积累的洞察力。周建忠可以从旅客的穿着、口音、面貌、体态、肤色甚至发型来判定他们的来源地,从他们细微的动作、眼神,一投足、一眨眼中观察他们的心态,从很多不起眼的细节之中看出疑点。久而久之,他查到的无数个案例在他的大脑中储存、分析、处理就形成了他面对犯罪嫌疑人时独有的感觉。在杭州站派出所,有一条约定俗成的规矩———“老周带进来的轻易不要放过”,这是同事们对周建忠感觉的充分信任。

  “查堵是我的兴趣,接触那么多形形色色的人,一上班后我就怎么也坐不住。”干了20多年,周建忠依然毫不厌倦,让他喜欢的就是查堵的挑战性。

  陆洲是杭州站派出所的另一只“老虎”,比起周建忠,现年33岁的陆洲算是年轻民警了。“人家看我不像当警察的。”这是陆洲开场白,言语中透露着年轻人的一股机警和干练。但是“不像当警察”的他1995年参加工作后,相继荣获了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铁道部劳动模范、浙江省优秀青年卫士等十多项殊荣,先后荣立个人一等功1次、二等功3次、三等功4次。

  对陆洲来说,取得今天的成就,缘于一个“勤”字。陆洲说,如果第一百个人才是犯罪嫌疑人,那就必须通过勤问、勤查,直至排除前面的99个。正是凭着“勤”字,陆洲练就了见微知著、闻一知百的神奇本领。他在短短瞬间,就能在如潮的上下车人流中,识破魑魅魍魉,成功破获一起起重特大案件。

  就在今年的3月19日,陆洲查到一个20岁不到的年轻人,既没有带行李,也没带身份证,陆洲就让他写下名字,一查,是假名。再写一个,这回是有这个人,可也不是网上在逃人员。陆洲发现他脸色发青、目光呆滞,头上、身上有很多伤疤,便突然来了一句“你杀人了”。一句话就让这个惊魂未定的年轻人瘫倒在地。“你都知道了,还查什么?”望着威严的民警,年轻人只有老实说出当月13日在老家湖北金山县伙同他人将人杀害的实情。事后,陆洲了解到他的同伙中还有一人没有落网,马上抓住这一点,对他进行心理攻势,迫使他说出同伙的特征。不久后,根据年轻人的描述,公安机关成功将最后一名犯罪嫌疑人抓获。

  抓获了犯罪嫌疑人近1000人、网上在逃人员近百人的的陆洲,善于观察、爱动脑筋。他一直保持着每抓住一个嫌疑人或者在逃人员都在本子上记一下的习惯,有空的时候翻翻笔记本,回想一下。经过几年的查堵实践,陆洲总结了一整套的查堵方法,形成了著名的陆洲查堵犯罪“十个诀窍”即:一看工具,二看物品,三看消费,四看举止,五看衣着,六看眼神,七看表情,八揭矛盾,九辨谎言,十巧查证。现他的查堵犯罪“十诀”已被编入铁路公安内部教材,用以指导全国铁路公安查堵追逃和识别犯罪的实践。

  3、以名字命名的查缉班组

  陆洲刚到杭州站派出所被分到了刑侦队,刑侦队分成两班,轮班倒,每班六个人,陆洲和周建忠被分在了不同班。作为火车站派出所的刑侦队,主要的任务是查堵破案。一个靠直觉,一个靠“十诀”。两个先进在同一个派出所的碰撞,擦出了火花。

  2004年春,杭州所开展了追逃专项斗争,陆洲和周建忠展开了无声的竞争。随着追逃排名榜上两人位置的相互交替,暗中较劲的“火药味”旁人都感受得到。

  表面上风平浪静,但是同事们可以明显地感觉到他们在岗位上的时间明显增加了,盘查得更勤了。周建忠还把在警校读书现在放假在家的儿子也叫过来帮他一起查堵。

  到了8月份,杭州铁路公安处追逃工作到了白热化的程度,杭州所在大客站派出所中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追逃战绩排行榜的成绩不断刷新。日益严峻的形势使两个人都认识到光靠个人的力量终究是有限的,周建忠首先带起了徒弟,和他一个班组的葛海泉、张海宁在他的言传身教下,连续查到了网上在逃人员。这对陆洲的触动很大,他也改变了单干的方式,发动本组的其他同志一起查堵,把自己总结出来的查堵方法教给本组人员,由于他善于总结、善于表达,一度他所在班组的成绩超过了周建忠所在的班组。

  新民警吴欣欣是陆洲正式收的第一个徒弟,他说,追逃专项行动的时候,由于学习还不到家,经常忙了半天查不到在逃人员。上午几个小时下来,下午就没干劲了。“我问陆师傅,怎么你整天干劲这么足,而且老查到东西。他说,不能一没收获就灰心,要查好,一靠勤,二靠练。”

  胡一川所长清楚记得,那些天陆洲夜以继日奋战在查堵第一线,由于长期劳累,陆洲的双眼已经红肿、喉咙沙哑,渐渐发起低烧,在这追逃的节骨眼上,全年已经抓了11名网上在逃人员暂列全处第一名的陆洲暗下决心:“在这关键时刻不能趴下。”他瞒着所领导、家人和战友,每天利用空隙到医院挂吊针,针一拔又回到了岗位。所领导得知后关切地对陆洲说,要多注意休息,结果陆洲还是一直坚守在查堵岗位上,8月11日、18日、24日陆洲又连续查获了三名网上在逃人员。

  班组的整体战绩牵扯着周建忠和陆洲的心,由于他们岗位相同,两班倒,因此两人一到单位上班就问另一个班的成绩,有没有查到?在哪儿查到的,案子大不大?这是他们最关心的,如果对方前一天查到了好几个案子,另外一个班组就会有较大的压力。两个班组之间就这样铆足了劲,拼了大半年。

  4、是对手,更是战友

  有人说,优秀的人一生都在追求着冒险,以激发身体里的血液燃烧蒸发,即使为此付出性命也在所不惜。这样的人永远不可能甘于平凡的日子,惟有不停息的挑战才能令他们身心投入。当他们遇到势均力敌的对手时那种兴奋远不是我们所能想像的,他们彼此相互了解,尽管很多时候他们是对手,可在某方面他们却是相同的。

  作为所里的先进,陆洲和周建忠是一对真正的对手,两个人在工作上较着劲,他们更多的是战友情。

  “周建忠是老先进,当时的成名环境难,他查堵成就比我高。”陆洲把周建忠看作老师、前辈,把和周建忠一起共事看作学习的机会,言语中透露着对周建忠的尊重。

  杭州火车东站旅客层次比较低、日均只有几千客流,而杭州火车站旅客层次则相对复杂、日均客流达到三万多,由于不适应杭州所的特点,一开始,陆洲迟迟没有进展。

  “刚过来的时候压力大,在杭东所干了这么久,查顺了,调到杭州所,环境陌生,杭州站站区大,所里民警查获的也多,那段时间挺困难的,吃不香,睡不好。”角色转型从“充电”开始,陆洲开始了艰难的嬗变。为了尽快发挥,陆洲时常下班后还要到岗位上转转,一来熟悉岗位,二来看看其他民警是怎么查的。功夫不负苦心人,三个月后,陆洲渐入佳境,查堵工作进入了正轨。

  “有一点压力,现在学会自我减负了,只要付出就对得起自己。”谈到压力,陆洲这样回答,“现在杭州所的查堵环境很好,查堵苗子很多。把我调到杭州所,和周建忠分两个组,是要我们更上一层楼,带动全所的查堵。”

  同样,比陆洲工作整整早了十年的周建忠也没有以老模范自居、把陆洲当作学生。早在在几年前,他就已经听说过这个小伙子查堵有一手。陆洲调入杭州站派出所后,他就更加关注了。陆洲查堵不理想,周建忠看在眼里,在时不时的交流中,向陆洲介绍自己的查堵经验。同时,在切磋中,周建忠也向陆洲学习新方法。

  “陆洲调到所里来,对我自己也是个机会,一般没有压力,分量还吃得牢。”对两个人的竞争,周建忠如是说。查堵成绩被赶超,周建忠有时候会觉得面子上挂不住。但是陆洲干劲十足,能赶超自己,周建忠会由衷地高兴。“这个小伙子可以,路数很多,比较全面。”

  “世界上最了解你的人就是你的对手。”源自这点,他们看来更像朋友、知己、甚至一个人。现在,经过一年的相处,两个人都已经是知己知彼。对方的长处就是学习的方向,两个人取长补短,利用有限的时间进行交流。不光向对方学,陆洲和周建忠也向其他人学。

  作为战友,陆洲和周建忠两人始终战斗在查堵第一线,每年都要和形形色色的犯罪分子打交道,这就形成了他们对人民亲、对敌人恨的鲜明态度,使他们具有不怕硬、敢碰硬的性格。

  “工作上的事不带到家里,家里的事也不带到工作中。”这是陆洲和周建忠共同的原则。作为有家的男人,家务(家庭)和工作(事业)是他们肩上的一副担子,一头翘起,另一头势必坠下。男人,都想挑平这副担子,只有挑平了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有节奏地、轻松愉快地行进。两个人也想挑平这副担子,然而,执著倔犟的事业心却总使担子的一头高高翘起。

  5、让功模效应更长久

  把两个相同专长的功模放在一个团体的相同岗位,用意就是以个人的竞争带动团队的整体活力的迸发。这是杭州铁路公安处领导的初衷。公安处党委副书记、政治处主任楼纪范说:“从一年多的实践来看,我们尝到了人才竞争效益,可谓是引入一个,激活一片。”

  杭州站派出所的领导深知这个道理,当初陆洲刚到所里,所里就确定了以两个人为查堵主力的刑侦工作思路。“如今,两头狮子带出了一群狮子。”所长胡一川介绍说,“现在所里民警的查堵意识增强了,工作也更自觉了,形成了查缉在逃人员互相竞争、不甘落后的良好氛围,即使是在中午饭的空隙,有时民警都会抓住网上在逃人员或是犯罪嫌疑人。”

  2005年春运过后,杭州所专门对班组进行了调整,陆洲和周建忠被安排到了值勤队,加上原来刑侦队查堵出色的民警张海宁,成立了三个以他们名字命名的查缉组,实行三班倒的工作,周建忠在值勤一班,陆洲在值勤二班,张海宁在值勤三班,三个班成了三足鼎立竞争的局面。

  民警张海宁2004年查获10名公安部网上在逃人员被荣记个人三等功一次,对此,张海宁有自己的看法。他说以前他们同在刑侦队,现在分到班组,和两个功模一起竞争,要学的东西很多。与陆洲和周建忠相比,张海宁觉得自己是业余的,而他们则是专业的。

  在采访行将结束时,记者在派出所三楼的黑板上看到最新的追逃明星榜,上面是2005年的查堵排行。2005年,陆洲查获公安部网上在逃人员3名,周建忠查获3名,张海宁查获5名,吴欣欣查获2名……

查堵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