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人物>英模人物>详细内容

英模人物

王晓生:“小公安”的社区情怀

来源:新华网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10-01-05 17:17:57 浏览次数: 【字体:
 

(资料图片)王晓生工作照

    “小公安”,是郑州万人“绿云社区”群众对27岁的公安民警王晓生的昵称。

    两年前,王晓生以全省总分第三名的公务员考试成绩走进公安队伍,被分配到郑州市公安局二七分局嵩山路派出所,在绿云社区当了一名片警。

    “惩恶除霸,打击犯罪”,是王晓生自幼的英雄梦,也是他毅然报考公安民警的初衷,没想到却被分到社区当个“婆婆妈妈”的“小公安”。他整天忙碌在居委会、物业公司,接触的大多是老年人,还常常受委屈……初到社区时,王晓生差点没辞职。

    而今,他却爱上了这个社区,社区群众也都离不开他。    

    王晓生说:社区民警就是公安机关发放在社区的名片,你就必须和这个社区的千家万户血脉相连。老百姓会从片警的一言一行中,感受到公安工作的内涵与价值

    他掌握了“敲门的时间和力度”,终于敲开了小区群众的心

    绿云社区10年前是一个知名社区,常住人口7900人,暂住人口3400人。随着城市人口的巨增,小区人员十分复杂,再加上建区较早,整体规划已经落后,社区各项安保形同虚设,车辆停放混乱,盗窃案件时有发生,邻里纠纷不断……几乎成了一个“大杂院”。

    王晓生来到社区第三天就吃了“闭门羹”。他中午12点到群众家走访,一位睡眼惺忪的中年妇女开门就问:“干什么?”他说:“同志,我是派出所的。”话没说完对方就把门“咚”得关上了。王晓生非常生气,自己饭都没吃,利用午休时间爬高上低,走街串户,还不是为了了解情况以便为你们服务吗?这工作真是不能干!派出所长知道情况后,多次找他聊天儿,王晓生的心终于平静下来,他下决心做好工作。

    他很快到社区物业管理处了解到,那个让他吃“闭门羹”妇女姓闫,在工厂上夜班,好像还神经衰弱,最烦别人打搅她睡觉。这事对王晓生触动很大。从此,他走访群众前,必先查查基本资料,再问问物业这一户的特殊情况,然后才按最佳时间走访。

他首先很认真地研究“称呼”问题。他不再称小区群众为“同志”了,见老人就叫大娘,大爷,见中年人就叫大姐或老兄,而且他不在自称是“派出所的”而改为“片警小王”,同时双手递上一张警民联系卡……

    为不惊扰群众,王晓生反复试验敲门的力度,终于发现用食指关节敲门声音最适中。如敲防盗门,就用中指关节敲,这样不会声音太大惹人烦,也不会声音太小听不见。敲门的频率是“3---3---4”,就是敲三下停一两秒再敲三下,停一两秒再敲四下。

    一天下午4点,他又到了那位闫大姐家。因为他了解到闫大姐上夜班是晚7点,下午4点往往是她买完菜回来而且还不做饭的时间。这次她热情地接待了他:“我就听说刚来了个片警挺不错,果真名不虚传!上回一个派出所的,晌午头就把我给吵醒了,我连门都没叫他进!”他本想给大姐说“那个派出所的”就是自己,可他没说出口,他想让大姐把今天的他定格在她的心中……

    王晓生深有感触地说,“敲开老百姓的门并不难,关键是你能否敲开老百姓的心。”     

    八旬老人从教堂求来一把花生非让他吃完,说“吃了一生平安”……

    绿云社区一位左大娘年近80岁,老伴去世,女儿在国外,没有亲友,也没有伙伴,身体又不好,自己整天一人呆在家。一次,王晓生敲开了她的家门,没想到一聊就是四个小时。期间数次流下泪水,又多次露出微笑。她家已整整7年没来过客,20年没人愿听她的倾诉了。从此,王晓生成了老人家里的常客,帮她做事,听她诉说,虽然每次讲得内容都几乎一样,但他没显出丝毫厌烦。一天,老人拿出一把花生非要看着王晓生吃完,她说那是她从教堂里求来的,吃了就会一生平安,王晓生几乎是含着泪吃完了那把花生。因为他知道,那把普普通通的花生,已倾注了一个老人对人民警察最真挚的感激和祝福!

    为了一个警察的承诺,他泪如雨下

    2007年冬天,王晓生的母亲到郑州看他,在绿云小区住了一个月。一个星期天,他陪母亲刚到动物园,社区群众打电话说出差急需开一个证明,他就把母亲和女友留在动物园,自己赶回社区。母亲见社区群众都亲切地喊他“小公安”,是那么喜爱他,非常高兴。又见他那么忙,怕影响他工作,就执意要走。在母亲走时,他抽时间在家包了顿饺子,准备吃完饺子再送母亲赶21点的火车,但饺子刚包好,手机响了。社区卫生服务站站长朱阿姨说,有人在卫生服务站门口放鞭炮,正在输液的老人有心脏病受不了。王晓生非常清楚,放炮也就是一瞬间,他就是赶到,炮肯定早放完了,但他还是立即赶到了社区。朱阿姨很惊讶说:“真没想到你真的回来,我本来就是吓吓那几个放炮的小孩!”说着拿出一张印有他电话的警民联系卡对一些病人说:“这个东西还真得拿着,真有用!”看似一件小事,但他实践了公安民警庄严的承诺。等他打扫完炮灰回到家时,开门就见桌子上放了两碗饺子,母亲还专门用纱布把碗口封了起来。母亲已经和女友一起去了火车站。想想母亲惦着大包小包挤火车的情景,他含泪给母亲打电话,母亲说:“已经上车了,车上人很少,位子很多,饺子凉了就热一热,天冷吃凉东西夜里胃会难受。”刚挂电话女友回来了,却对他说,车上人很多,根本没位子,母亲差点没挤上车……他泪如雨下。     

    王晓生说:做为一位社区民警,要务是让社区群众感到安全。只有抓好防范,才能保证社区平安。

    在王晓生不屈不挠的努力下,绿云社区警务室在互联网上开通了域名为:www.lyjws.com的绿云社区网上警务室,内容有防范知识、便民措施、在线留言、解难答疑等等。王晓生向辖区居民保证,只要在网上警务室留言,无论是批评建议,还是求助报案,保证在24小时内件件有回音。

    打着石膏的母亲摸着他的头说:“我的小公安回来了!”

    社区二十二中家属院门卫喻光武60多岁了,住在不足十平米的门卫室,工作非常认真,几年来院子里从没丢过东西。一次,喻大爷对他说不想再干了,因每月只有400元钱工资,除了吃饭看个小病都难。王晓生立即对老人说他会找校领导,争取把他的工资涨上去。为这事他找了四次学校有关领导。一天下午,校领导让他第二天上午带老人去签涨工资的协议。但当晚12点多,他电话中得知母亲腿摔断了,他当即就感觉心被猛扯了一把。父亲已去世十多年,母亲没亲人照顾,他真想立即就赶到母亲身边。但他要是离开,又怕错过喻大爷涨工资的事,就流着泪给母亲打电话,说他很快就会回去。第二天他如愿帮老人办好了工资协议,看着喻大爷月工资涨到650元那开心的样子,他如释重负,因为,这个小家园的安全问题他可以放心了。

    王晓生立即向领导请假赶到家乡医院,看到母亲腿上厚厚的石膏和憔悴的面容,他含泪跪在母亲床前说:“妈,对不起!”可是母亲却微笑地抚摸着他的头说“我的小公安回来了!”

    绿云社区“零发案”

    为了发动社区群众共同守卫家园的平安,王晓生在社区领导的支持下组建了“社区义务巡逻队”,巡逻队成员全部由辖区居民组成,在自觉自愿的基础上挑选身体健康,有责任心的中老年群众参加,按照每周七天的顺序编排七组,不固定路线,不固定时间进行巡逻,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他也格外关注巡逻队员的生活状况。巡逻队员卢万顺的女儿要从珠海举家搬迁,王晓生就主动帮他们办好了迁移证。但他8岁外孙上学则成了棘手问题。绿云社区没小学,附近社区的小学则根本不招插班生,王晓生就通过朋友找路子,朋友开他玩笑:“你不是刚结婚吗,这么快孩子就上学了?”王晓生经多方努力,终于找到一所学校。报名那天正巧下大雨,考虑到卢万顺年龄大,王晓生就让他先回去,自己在学校走廊里等他的外孙入学测试整整两个小时,直到把事安排好他才放心离去。事后卢万顺的女儿非要请他吃饭,但卢万顺却对他的女儿说:“不用,他也不去。我们对‘小公安’最好的报答,就是我用心巡逻。社区安全,是他最高兴的事。”

    王晓生真心实意的努力和种种措施的落实,终于改变了绿云社区“大杂院”的形象,治安状况得到了根本好转。一个经常丢东西,甚至在社区里就能发生诈骗老年人的社区,连续半年多保持了“零发案”。     

    王晓生说:社区警务工作都是在平平淡淡的小事中体现,也正是这些平淡小事,才能使新时期公安新形象,春风化雨般滋润到每一位群众的心田,才能构建社区和谐家园

    王晓生经常接到社区群众的求助,而很多求助往往根本不是公安机关范围内的事情。例如家里房子漏水了、邻里打架了、孩子反对丧偶老人找老伴了、生活困难等等。随着与群众交流沟通的加深,王晓生慢慢了解到,有时群众提一些看似“过分的”要求,其实是对警察的一份信任。

    一天,王晓生在派出所值夜班,接到一个电话,听到一个女人的抽泣声,在反复追问之下,对方突然说了一句:“我不想活了,”又追问了一会,对方又说:“我死了,他也别想活!”原来打电话的是社区的居民,她不愿意告诉王晓生自己的基本情况,只说自己姓李,一直生活在家庭暴力之中。王晓生和她整整谈了40分钟,谈家庭,谈孩子。在一阵长时间的哭泣之后,李女士平静了很多。他又告诉她要求助法律,以及合法解决这件事的途径等。下午李女士又打来电话说中午找律师咨询了,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并非常感激地说:“多亏我给你打了个电话,真的谢谢你!”

    社区老人说:“小公安,多亏你了!”

    随着入户走访的深入,王晓生发现社区群众反映最强烈的是社区车辆管理混乱,许多吵架打架事件都因车辆停放而起。社区的私家车从建区时的17辆猛增到现在的677辆,地下停车场不够用,很多业主就把车停在道路两旁,甚至堵塞了消防通道。王晓生主动找到物业公司经理,商讨装自动挡车杆,划分停车位等解决问题的办法。一开始物业公司根本没信心解决这个老大难问题。王晓生决不放弃,得到了市公安局领导的大力支持。在多方协调下,社区终于装上了自动挡车杆,规范了社区的车辆出行。王晓生又联系工人冒着零下4度的严寒在社区主干道的一侧用油漆画上停车位,并自费印刷出入证分发给社区的车主,绿云社区的停车问题终于得到了大的改善。一次,一位老大爷拉住王晓生的手,指了指道路旁划分的车位说:“小公安,多亏你了,人们再也不会因为停车闹矛盾了!”

    绿云社区成了和谐家园

    王晓生发现社区虽然老人很多,但生活却极为单调,业余生活就是打麻将。社区中心广场两边常常会摆二十多张麻将桌,不仅破坏了社区和谐,还经常给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有四五个老太太因此钱包被偷,还有一家老两口出门打麻将,家里被盗贼光顾,老两口因互相报怨而吵架。

    其实,很多老年人并不爱打麻将,只是退休闲来无事。找到了问题的症结,王晓生立即走门串户,找社区,找物业,找积极分子……在王晓生的不懈努力下,绿云社区中心广场终于变成了群众活动中心,并很快成立了绿云社区老年合唱团、夕阳红秧歌队。嘹亮的歌声,悠扬的旋律在社区回荡,优美的舞姿在社区飞扬……

    王晓生还专门和物业公司协调,利用了六块社区宣传版面,开辟了警民共建文化园地,为广大群众搭建了一个展示自己文化生活的平台,用社区文化把大家凝聚在一起。

    如今,在“小公安”的守卫下,绿云社区成了一个欢歌笑语,幸福平安的和谐家园。

王晓生 社区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