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线上不回头矢志不渝写忠诚
湖北省武汉市公安局巡警处特警大队副大队长 毛建东
排爆工作特有的危险性,使得每一次出警,都如同在“生死线”上走钢丝;每一次排爆,都面临着生与死的严峻考验。
2000年11月26日晚10点,位于汉口胜利街的一家咖啡厅发现可疑爆炸物。经过X光机鉴定,确认可疑物为一枚自制炸弹,上面安装了用于起爆的寻呼机。多年的经验告诉我,这种炸弹起爆方式无外乎两种,一是定时起爆,一是打传呼起爆。但无论是哪种方式,炸弹都有可能随时爆炸。我是队长,在这危急时刻,我必须上!我换上排爆服,慢慢靠近爆炸物。就在我看清了连接导线,伸出右手准备拆除的一瞬间,只听见“轰”的一声巨响,炸弹突然爆炸了……
三天后,我从医院苏醒过来了,然而,我却永远失去了右手。然而,当时我想得最多的,是今后还能不能干排爆工作?没有了右手,还能干好排爆工作吗?而且我再也不忍心让母亲和妻子、女儿为我担惊受怕了。当时,组织上也有意让我转岗,换一份轻松的工作。但我了解到那次爆炸对队员们的心理冲击太大了,一些队员的父母或妻子来找单位领导,要求给自己的孩子、丈夫调换工作岗位。我是他们的队长,在这个时候,我决不能离开排爆队。
半年后,我康复上班,重返排爆队。我开始有针对性地加强心理素质训练,强迫自己多次到受伤现场,回忆当年爆炸情景,努力消除心理阴影。在体能、技能方面,我从跑步开始,逐步恢复。刚开始的确很难,每次摆臂,右手都一阵阵钻心的疼痛,我咬紧牙关,坚持跑完全程。有一次游泳训练,右臂撞上游泳池边,伤口裂开,鲜血直流。一个又一个困难出现在我面前,又一个个被我征服,我挺过了训练中的各种艰难困苦,终于能完成五公里武装越野跑,游泳能横渡长江,一只手俯卧撑能做20个,左手射击五发子弹能打出45环以上的好成绩。战友们说:当年的毛建东又回来了!
2001年4月,受伤后的我第一次出现在排爆现场,成功地处置了一起危爆警情。此时,我的心情已不能简单地用“激动”二字来表达。
然而,2001年底的一天,当我前往武汉市东西湖处理一枚可疑爆炸物时,却遇到了严峻的挑战。当我通过望远镜仔细观察爆炸物时,心里一沉,脑袋一片空白。这枚爆炸物让我又想起了失去右手那惊心动魄的一刻。两个爆炸物的外形太像了!我心里突然涌上一种恐惧感,脚步越来越沉重。我不得不停下来,强迫自己保持镇定。大约过了一分钟,理智提醒我,必须冲破这个心理障碍,必须跨出这一步。我坚定地走过去,近距离地作完现场勘查,然后又退回警戒线,彻底稳定情绪后,再走过去,果断地拆除了爆炸物。
我终于冲破心理和生理的双重障碍!
2002年8月25日,长江第八次洪峰正向盛夏武汉逼近,长江武汉段防汛进入关键时刻。突然,堤巡工作人员在汉阳长江大堤发现一枚可疑爆炸物,两根圆柱状物体被胶带紧紧缠在一起,一眼还可以看到外露的一根导线。这可绝对是个真家伙,一旦爆炸,后果不堪设想。市公安局局长来了,武汉市市长也来了。我受命带领排爆队员赶到了现场。
经过细致勘查,我判断这枚爆炸物为自制炸弹,由一根导火索和六筒黑火药组成,外套一个塑料袋。在炎炎烈日下,我沉着冷静,熟练地拆开塑料袋,与战友们密切配合,经过12分钟的紧张战斗,排除了险情,保护了长江大堤的安全。目睹排爆全过程的市长当场向我伸出大拇指,连声称赞道:“毛建东,你真是好样的!”
这一年,全国十大城市安检排爆研讨会在北京召开,当我走上主席台准备作交流发言时,来自各地的同行们全场起立,长时间热烈鼓掌。会后他们对我说:“毛队长,我们给你鼓掌,并不是因为你被炸掉了一只手,而是因为你战胜了自我,重新站立起来,重新回到了排爆岗位啊!”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