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人物>英模人物>详细内容

英模人物

新中国60年大连英模谱:好民警-方广吉

来源:大连日报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09-11-23 16:45:27 浏览次数: 【字体:

  

  马天民是50多年前一部喜剧故事片《今天我休息》里的主人公,一个热心助人的好民警。电影放映后,“马天民”在全国家喻户晓,这个名字也成为优秀民警的代名词。他的扮演者仲星火说:“50年了,我后来也拍过不少影片,但是很多人看到我总是老马老马地叫。可见这部影片在人民群众中的影响。人民群众为什么那样喜欢马天民?我的体会是,就在于马天民时时刻刻想着老百姓,老百姓也就念念不忘马天民。”

  在大连的公安战线,也有一位“马天民”式的人物。参警以来,他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热心帮助百姓,救助危难群众,以实际行动树立了新时期人民警察的优秀形象。曾被授予全国公安系统一级英雄模范、全国先进工作者等称号,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他,就是现任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纪检组组长的方广吉。

  作为一个人民警察,方广吉头顶国徽,心有百姓,他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践行着人民警察的神圣使命,仅在沙河口公安分局南沙街派出所担任民警期间,他就先后侦破各类刑事案件500余起,打击处理各类违法犯罪分子350余人,为国家和人民群众挽回经济损失上百万元,并先后为群众办好事、实事1200余件。虽然他接触的大都是些普普通通的案子,但是他深知这些案子牵系着辖区千家万户老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他说:“头顶国徽就是要给老百姓一个安全感。”

  方广吉办案总是认真仔细,肯动脑子,习惯于从蛛丝马迹中找线索,在错综复杂中理思路。有一个冬夜,方广吉接到某建筑公司保卫科的报案,说一职工在守卫室打扑克,深夜11时回家路上突然想起单位返还职工的集资款落在了单位里。而他返回单位时,却发现钱没了。方广吉根据六个打扑克人中一个人的秉性,判断他以买烟为由中途转移了赃款,并从他的兜里翻出了票根和一盒槐花烟,经过核实,证据确凿,让这个犯罪嫌疑人低头认罪。

  方广吉个子不很高,但是他嫉恶如仇,勇敢无畏,每次面对犯罪分子都会有一种无形的震慑力量,在危难时刻,他总是冲在最前面。为追捕逃犯,他曾纵身跳下十几米高的悬崖,虽摔伤了,两个犯罪嫌疑人却乖乖落网;为了追捕持刀入室的强奸犯罪嫌疑人,方广吉曾让战友开着警车,自己却从尚未停稳的警车上毅然跳了下去,将犯罪嫌疑人扑倒在地,捉拿归案。

  一次,他接到群众电话报警:“有一个犯罪嫌疑人正在入室盗窃!”电话一扔,方广吉冲出派出所大门,堵了一辆出租车向现场赶去。蹿出胡同的犯罪嫌疑人看见身着警服的方广吉,猛地抽出一把锋利的刀子向他扑来。生死关头方广吉毫无畏惧,迎着刺出的刀子冲上去和犯罪嫌疑人扭在一起。几个回合下来,硬是降伏了高出他一头的犯罪嫌疑人。

     方广吉办案,心有百姓,主持公道。他担任沙河口公安分局副局长以后,地位变了,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没变。他全力贯彻市公安局提出的“打、防、控”三位一体的治安防范措施,他所分管的巡警、法制等工作,在每次市考核中都名列前茅,群众满意率最高。2006年10月,方广吉调任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纪检组组长,主要负责纪检监察、警务督察和群众来信来访工作。他亲临交通管理第一线加岗加勤,认真受理群众来信来访,三年接待上访群众数百人次,在他所解决的一起起老大难信访案件中,最早的能上溯到上世纪60年代。有一次,一个农村来连的老汉上门哭诉,说自己的父亲4年前被摩托车撞死了,至今未抓到肇事凶手。那天正下着大雨,于是方广吉派部下开车把老汉送回了旅顺口区的厂子里。后来方广吉费尽周折抓到了逃犯,追还了偿款。老汉带着女儿一起来感谢他。在全市行风、政风评议中,方广吉所在的交警支队纪检组连续3年被评为优胜单位。

  “我就是穿警服的人民服务员”

  方广吉常说:“我就是穿警服的人民服务员!”他把自己当成一个人民公仆,尽心尽力为人民服务。他用的车也常成为老年人和外地客的爱心救助车。

  多年以来,方广吉一直在默默无闻地践行着“人民服务员”的诺言:他曾跳入泥泞的马栏河救起70多岁的落水老人;他曾全力抢救从6楼摔下的小男孩;他曾把被火车撞成鲜血淋漓的老人抱上出租车,送往医院抢救;他曾与寻短见的来连女青年促膝长谈,用爱心和真诚唤醒了她对生的渴望……方广吉参与救人达30余次,一条条鲜活的生命在他的守护救助之下,获得新生。

  方广吉心里装着百姓,唯独没有自己,他就像“马天民”一样,一年365天几乎难能完整地在家里休上一天,每逢周六周日休息,他也习惯于为群众做好事。有一年大年初三,方广吉值班,晚上8时多有群众来报:某小区一六楼居民家,水从门缝哗哗往外流。方广吉和战友立即赶去,发现淌出的水已殃及邻里。为避免邻里纠纷,方广吉挨家挨户做说服工作,开玩笑说好运气都顺着这水流进门了,把左邻右舍都逗乐了。当好不容易找回那家爆水管的主人后,方广吉和战友又帮助修水管,清污水,忙完回到所里已是深夜。

  这些年来,方广吉好事做了千千万,收到群众送来的感谢信和锦旗不计其数。算起来,他平均每三天为群众办一件好事,每一个月就收到一封表扬信。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方广吉用无私奉献的精神和高尚的人格魅力,为全市干警树立了学习的楷模,让广大市民看到了可爱的民警形象。

  说来似乎令人难以置信,这位好事做了千千万的好警察,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却守着一个清贫的家。方广吉上有两位患病的老人,下有读书的儿子,仅给两位老人治病就几乎花光了全家的积蓄。那时,为节省开支,方广吉家舍不得用煤气煮饭,三伏天还生炉子;他为救济困难百姓动不动就掏上百元,却舍不得给自己和家人买一点好吃的零嘴。然而,方广吉从来没有向尴尬拮据的生活低过头。当年,方广吉不顾一家老少四辈挤住在60平方米的旧房子中,派出所几次分房都被他“让贤”了;办案中,方广吉从未沾过位于繁华地段的辖区餐饮娱乐场所半点便宜,还多次拒绝送上门的大笔感谢费、心意钱。一次,方广吉为某公司侦破了一起10万元的诈骗案,该单位的几位领导了解到方广吉的家庭条件后,十分震惊,出于敬重,决定出两万元帮他装修房子。方广吉表示感谢的同时拒绝道:“收了你的钱,我就不是人民警察了!”

  有人不禁要问,一个从胶东农村走出来的孩子,中学毕业就当了兵,何来这样的精神和品格?探寻方广吉成长进步的人生道路,我们发现,家庭纯朴的道德观念打小就扎根在他心里。多少年来,他始终忘不了读过私塾的爷爷教育他的“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他忘不了在建筑公司工作的父亲哪怕是用了公家10公斤水泥也要照章交钱;忘不了每逢雨夜,父亲总是带着他到建筑工地把水泥、木材等收拾妥当,避免公家财产遭受损失……走上工作岗位后,幸运的方广吉遇到了南沙街派出所廉洁奉公的老所长和一群团结进取的好同事,良好的工作氛围,陶冶和锤炼了他的人格。于是在改革开放之初全民经商的风潮中,他选择了刻苦读书、扎实工作来充实和完善自己;他从非公安编制的城建民警队考入了沙河口公安分局南沙街派出所成为一名正式警察,又利用业余时间读完了公安中专课程,参加公安大专自学考试,以门门功课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他熟练掌握各种法律法规,成为公安工作的行家里手,在分局法律知识竞赛中赢得冠军……

 

英模谱 好民警 方广吉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