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宏伟:一个普通民警的英模本色
公安部英模吕宏伟接收媒体记者采访 中新社/王中举 摄
民警也好,英雄也罢;被推上浪尖也好,被人忽略也罢;干刑警可以,做国保民警他照样出色。在从警的20余年里,他破获了多少案件,自已也记不得;挽回了多少生命与财产,无法用金钱来衡量……
现年43的吕宏伟是郑州市公安局郑东新区分局国保大队大队长,然而这位普通的民警却有着不普通的经历……全国公安系统英雄模范,一级警督,郑州市公安局正科级侦查员,郑东新区分局国保大队大队长。就是这样一位普通民警,在过去的20多年里,受到公安部、省、市等单位多次褒奖,为党和人民立下显赫战功,以行动为金色盾牌增添了光彩。
珠丝马迹决定成败
总以为赤手空拳夺取歹徒冲锋枪、勇擒恐怖分子、凭借细心与责任找到珠丝马迹使濒临绝望的案件起死回生的英雄,应该是身材魁梧外貌粗旷,而现实中的吕宏伟并不是人高马大而是身手敏捷体态适中,从睿智的目光中透着果断和坚毅、再加上耿直的秉性构成了英模的全部特征。
吕宏伟并不善言谈,更不想提“当年”,他认为成绩只是过去,既使公安部授予他“英模”称号之后,他也不愿接受媒体采访,如果不是材料置于案头,我们更难以了解英雄的壮举。
作为刑警,吕宏伟把侦破的案件作为他的“艺术作品”,在吕宏伟看来,1990年12月破获王军盗窃案,虽然说不上是优秀,但极具代表性。尽管此案已过多年,吕宏伟仍记忆犹新:我们当时兵分两路,一路先将王军带回刑侦大队,一路在王军爱人的配合下搜查住处,时间一分分地过去,不知不觉两个小时已过去,办案民警压力很大:王军与被盗人之间是亲属关系,一旦搜不出来,不但民警限于被动,王军与被盗人之间将反目成仇,而突审王军没有丝毫进展。按照推理,他没时间将东西转移,一无所获使民警压力更大,有的甚至头上都冒汗了。就在所有搜查即将结束时,王军爱人听到民警间相互对话,便问了一句:“没事吧?”脸上的表情如释重负,这一细微的变化让吕宏伟甚是疑惑,就是将要收队时,吕宏伟突然发现阳台上有个破旧的自行车:王军住的是银行家属院,经济条件很好,为什么还把这样一辆破旧的自行车当宝贝藏起来呢?吕宏伟将车把往下一拧,项链和戒指便从里面掉了出来。这使得办案民警信心大增,立即通知突审民警,尽管如此,犯罪嫌疑人王军仍像煮熟的鸭子——嘴硬:“死不承认。”
在参加搜查的民警感到无望的时候,吕宏伟凭着多年的侦査工作经验,决定对卫生间进行仔细搜查,果然不出所料,当他把卫生间水池盖打开后,被盗的15000元现金就在包裹严实的一个塑料袋里面,犯罪嫌疑人在证据面前低下了头。
1991年他在郑州市公安局邙山分局任副局级侦査员、花园口派出所任指导员时带领全所民警日夜工作在黄河岸边破获了大量案件,处理了一大批违法犯罪人员。
1996年,在航海路派出所时,他是全市公安系统内资历最老的副科级民警,派出所所长比他级别还低,该所大部分案件都是他破获的。当时该分局定期给表现不好的民警进行一次离岗培训,一位参加分局培训班的同行跟他透露了一个秘密,当时分局一个对吕宏伟怀有嫉妒心的人对所长说:“为什么不借此机会把吕宏伟这小子给“离岗培训”一下?”
“为啥?”
“派出所百分之八十的案都是他破的,表现这么好的同志为啥要培训他……”多年以来每当想起该所长对自己的爱护,吕宏伟都非常感动。
破获惊天大案
1999年11月23日下午2时50分,郑州市公安局110指挥中心的报警台接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报案:在郑州市郊的一个武器装备仓库里,发生了一起特大盗枪案件,犯罪分子挖了一个长达18米的地洞,钻进了武器仓库,神不知鬼不觉地盗走了4支冲锋枪!
4支微型冲锋枪,对于社会是一个极其严重的隐患!随着案情的逐级上报,这一重大案件引起了各级领导的高度关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罗干,公安部部长贾春旺、副部长白景福,时任省委书记马忠臣、省长李克强等各级领导在案发后先后作出指示,要求郑州市公安局要全力以赴,不惜一切代价尽快破案,坚决消除社会隐患。
1999年12月11日,公安部派出由5名全国知名专家组成的专家组赶赴郑州,协助郑州公安机关对案情进一步进行分析,对案件侦破进行指导。
2000年11月2日夜里10时20分左右,时任管城区分局圃田派出所民警的吕宏伟带领王玉松、曹帮明、赵明军等5名联防队员,分乘两辆面包车开始了夜巡。吕宏伟着便衣开一辆地方牌照的面包车在前,王玉松开一辆涂有警用标志的面包车跟在后面一前一后驶出派出所大院,开上郑汴公路。乡间深秋的夜晚显得格外寒冷、宁静,除了偶尔驶过的零星车辆带来的点点亮光,郑汴公路上几乎见不到行人,四下一片漆黑。当车自东向西行驶到郑汴公路圃田营村路口东约200米处时,借着灯光,吕宏伟看到路前方有一男青年骑着自行车,沿着公路向西疾驰。“天都这么晚了还这么冷,这人一个人在路上骑得飞快,会不会有啥问题?”吕宏伟起了疑心立即驱车追上了自行车。
在汽车和骑着自行车的男青年并排同步后吕宏伟向男青年大声问道 “公安局的,往哪里去?”。“我是前头不远毛庄村的”男青年操着浓重的河南信阳口音回答后骑得更快了。曾在邙山分局当过指导员的吕宏伟当时就起了疑心:附近根本就没有什么毛庄村?毛庄在邙山区,离此有二三十公里?……
多年的从警经验使吕宏伟起了疑心决定对该人进行盘查,立即驱车超过男青年,车斜着将男青年的去路完全堵死。男青年急剎车后伸手便往怀里摸,一根10多厘米长的乌黑铮亮的枪管陡然从男青年的夹克服腋下隐隐而现。吕宏伟顾不上多想一边快速下车一边大声喊“有枪快下车”,话音刚落曹帮明已飞身跳下,从侧后抱住了该男青年,吕宏伟冲下车抓住该人拿枪的手和头部就往下面按,该人拼命反抗,一瞬间吕宏伟感到和曹帮明配合不同步,情况万分危机一刻也不敢大意,吕宏伟大声喊“按倒”,同时,一只脚从后面放进该人两腿之间拌住其一只脚,用右手抓住其右脚往后拉,用肩部顶住该人背部往前猛推将该人摔到在地,这时王玉松等人已赶到合力将男青年控制。
吕宏伟腾出手后马上从该人身上翻到其前面将其怀中的枪管拉出,发现是一只79式微型冲锋枪,吕宏伟把该枪的弹夹卸掉后,又拉开枪栓,从枪膛中蹦出一颗子弹(该枪是一支子弹已经上了膛的枪),随后又从其裤子左兜里搜出一满梭冲锋枪子弹,共计31发。“两夹子弹,一夹已经上了堂,一旦该歹徒有反抗的机会,我们就全完了”全场的人都捏了一把汗:好悬!!
随后将该人双手拷住带回派出所。
当晚因为派出所没有其他民警,情况紧急,吕宏伟立即安排进行突审,在强大的功势下歹徒精神彻底崩溃,他交待叫蔡学元并供述了枪的来源和作案过程。
吕宏伟当时只顾人和枪了,忘了自行车的存在,直到第二天早上才觉得腿咋这么疼呢,仔细一看,腿上被自行车深深地划了一道长达十几厘米的口子。
与歹徒搏斗,他是拼命三郎;论功行赏时,他考虑更多的是与他生死与共的战友们。
在蔡学元交待了其它冲锋枪及子弹的藏匿地点后,他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他没有连夜带着蔡学元去取枪,而是立即向上级领导报告。
此时距“11 23”发案一周年的日子只剩二十天。在这漫长的三百多个日日夜夜里,郑州警方承受了巨大的压力,让近万名民警寝食难安,但案件侦破工作却一直也没有放松。公安部、省公安厅、郑州公安局等所有民警终于可以松一口气。取枪的有关民警被市局记个人三等功,分局政委被省厅记个人二等功。吕宏伟也因此被公安部授予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随后被公安部党委选派进入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公安部第二届英模班进行为期二年更高层次的封闭深造。
抓捕公安部督办恐怖分子
在北京奥运会即将召开的前夕,2008年5月的一天,根据情报发现了公安部督办恐怖分子赵某(化名),近日在郑东新区圃田乡小孙庄村区域活动。上级机关指派郑东新区国保大队参与该案的侦查工作,正在省厅某处执行任务的吕宏伟接到通知后不顾劳累,立即开展行动。
10日10时许,在小孙庄村段扳材市场对面的夜市摊上发现了疑犯的弟弟,但随后又消失了。现场气氛立即紧张起来:该组织有多少人在该村活动、是否携带有武器和自杀爆炸装置?
当晚12时许,吕宏伟和另一名侦察员到疑犯弟弟的夜市摊利用以吃饭为掩护向群众了解情况,在“吃饭”的过程,案犯的弟弟突然到马路对面去了,一个多小时才返回羊肉烧烤摊。疑犯的弟弟脱离视线这么久,他到哪里去了,会不会是我们暴露了?
疑犯弟弟返回后,有领导认为疑犯的弟弟有可能已惊动,要求立即传唤疑犯的弟弟。但吕宏伟果断地认为,正因为疑犯的弟弟有可能惊动并且已脱离视线一个多小时,所以今晚决不能先传唤疑犯的弟弟,应以静制动、严密监视。
次日凌晨3时许,疑犯弟弟的夜市摊收摊,民警紧随其后面,最后确定了他们的住址。
这个经过恐怖训练的骨干成员身体强壮,是否携带有武器和自杀爆炸装置不清楚,这些人一但发现有危险就会毫不迟疑的进行反抗和攻击。吕宏伟与其他人约定:抓捕时决不能给他提供反抗的机会。
吕宏伟与其他侦察员在商议之后,决定在该住宅楼院门口两边进行守候。根据现场环境吕宏伟决定将车停在该案犯住宅楼院门口东边8米处一辆面包车的后(侧)面进行守候,这是一个能够观察案犯住宅楼院门口及对面情况的最佳位置,但同时也是一个容易暴露的位置,该恐怖分子携带武器和自杀爆炸装置的可能性非常大,一但发现有危险就会毫不迟疑的进行反抗和攻击。8米距离的危险性吕宏伟是非常清楚的,作为国保大队长他更清楚的是此时此刻正是需要郑东新区分局国保民警挺身而上的时候......
“为了不暴露就是想方便都要忍着,更不敢下车走动。”凌晨的农村温差较大,在承受寒冷的同时,此时又是人最困乏的时候,更不用说已连续忙碌几天的人。吕宏伟一刻不敢把目光转向别处。每一刻都异常危险,当时的空气几乎凝结,连出气都不敢大声。
4时30分,吕宏伟发现有一个上身穿白色衣服的男人从西南方向过来,观察一下环境情况后进入案犯住宅楼内。时间一分一秒的在期待和紧张中过去。5时10分左右,有一男子带着一个包,从案犯住宅楼院门西边的墙边一堆砖缝隙中快速穿过向西边走去,这一瞬间发生的事,没有逃脱吕宏伟的眼睛,他立即从车中下来快速跟上,同时用手机给对面车上守候的同志进行通报。在该男子快进入郑忭路快车道时,吕宏伟当机立断立即冲上前将该人扑到在地,同随后赶到的侦察人员一起将该人控制、搜身。
此人便是公安部督办恐怖分子赵某。吕宏伟又一次为社会治安稳定做出了突出贡献。
无愧于英模称号
吕宏伟从警以来,不知破了多少案,多少次置生命与不顾,默默无闻的做了多少好人好事?
2001年元月的一天上午,天下着大雪,吕宏伟开着汽车 沿郑汴路巡逻,这时从对面过来一辆外地货车,因路滑斜撞到吕宏伟驾驶的汽车左前大灯处。这位外地货车的司机见撞坏了警察的巡逻车,当时就感到惶恐不安,连忙掏出身上仅有的一千元现金。吕宏伟对站在寒风中冻得发抖的货车司机说“出门在外不容易,车我自己修,你路途还很远,钱留着路上加油吧,路滑慢点开,注意安全”。这位外地货车司机怎么也没想到会是这样的结果,激动的连说“郑州警察真好”。
作为警察,吕宏伟十分优秀,但作为丈夫、父亲,吕宏伟有愧于妻儿,之所以能够在平凡的工作中作出不平凡的事,就是因为他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他忠实的履行人民警察的神圣职责,在打击刑事犯罪斗争的战场上冲锋陷阵,以行动浇铸忠诚。
1996年12月16日下午,7岁的儿子患一种奇怪的疾病全身大面积红斑,经医院检查是过敏性紫癜,此病如不及时治疗会引起严重的肾衰竭和白血病。恰在这时有一个盗窃自行车犯罪团伙的线索,看着孩子身上的红斑及痛苦的表情,吕宏伟产生了瞬间的犹豫。但是为了不贻误战机,为了保一方平安的重任。他把儿子交给妻子看护,毅然投入到案件的侦破中。连续一个多星期的工作一举打掉了一个盗窃自行车的犯罪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10人,追回被盗自行车近百辆。
2003年8月,他从公安大学第二届英模班毕业后,毅然回到了离市区较远,交通不便的圃田乡派出所干片警,在干好本职工作的同时,针对辖区及周边地区经常发生变压器被盗的情况,他利用难得的业余时间,发明制作了变压器防盗器并免费送给辖区的村庄发挥了很好的效果,受到了管城区政法委的肯定并召开了现场会向全区推广该技术。
干刑警也好、派出所民警也好,国保民警也好,吕宏伟就是吕宏伟,他没把自己当英雄,也没停在“英模”的功劳薄上。在他的办公室内有这样一个警示录:你破获了多少国保案件,你提供了多少条情报线索?他时刻在警示自己,你是国保民警!
国保工作使吕宏伟养成了沉着冷静、细心观察、琢磨每一个细节的习惯,职业敏感使他对每一个细微的变化、瞬间都充满好奇。
有一次有一个案件准备破案时,该组织成员突然人去楼空,为此,他反思过两天,所以在以后侦察过程中,他都亲自上阵,为了取得第一手材料,经常都是自己一人凌晨5时许就赶到目标处开展侦察。
在日常工作中只要发现蛛丝马迹的案件线索,吕宏伟就紧追不放,不怕困难、不惧危险,远赴外地市抓捕犯罪嫌疑人。从繁华的都市到偏远的村庄,到处都有他搜集情报、摸排线索,打击违法犯罪的身影。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2008年他工作到最后一天、最后一刻,破获了一大批国保案件。取得了国保系统第一次参加市局“四严一创”序列第一名的成绩,用工作业绩迎来了2009新年的曙光。至此,他带领大队民警取得了06、07、08连续3年序列第一名的成绩。2009年1月21日国保大队被上级党委记集体三等功一次,大队长吕宏伟又一次被记个人三等功。
目前他从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第二届英模班已毕业5年,英模班的同学们回到地方后大部分都已走入分县局局长、政委及现处处级的领导岗位,而吕宏伟至今仍然工作在公安工作最基层,一心扑在工作上,并且年年工作都能取得名列前茅的好成绩。
吕宏伟在公安战线上已20多年了,特别是被授予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以来,他对自己的要求更为严格,他认为作为一名人民警察就是要特别讲忠诚、特别讲奉献!
吕宏伟从17年前的邙山分局花园口派出所的指导员到现在的郑东新区分局国保大队长,任科级侦査员达19年之久。二十多年来,他也有苦恼、也会有委屈,不管付出多少,只要将嫌疑人抓获、案件破获,便是对他最大的安慰。他说这是他的职责,谁让他身穿的是警服头顶的是警徽,他要无愧于人民给予的英模称号。
金色盾牌热血铸就, 写到此处记者不由的想起那首感人的人们耳熟能详的便衣警察主题歌“几度风雨几度春秋, 风霜雪雨博激流,历尽苦难,痴心不改,少年壮志不言愁,金色盾牌热血铸就,危难之处显身手,显身手,为了母亲的微笑 为了大地的丰收,峥嵘岁月何惧风流”这不正是一个普通人民警察吕宏伟的真实写照吗!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