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成都警界中的“许三多”
西安路派出所巡警中队长曹阳当巡警16年,被称为警界中的“许三多”
西安路派出所巡警中队长曹阳当巡警16年,被称为警界中的“许三多”
曹阳,成都西安路派出所一名普通民警,从最初的武装巡逻警察,到现在的巡警中队长,他堪称成都最“老”的巡警。在16年的街头生活中,他拷过1000多双手,穿破的皮鞋难以计数,但他脑海中的路线图却比地图还清晰……今天是110“宣传日”,也是曹阳的节日。有人说曹阳就是成都警界中的一个“许三多”,曹阳笑了笑,他说自己追求的是永不放弃。
A 素描 巡警的上午
一边开车 一边扫视街道动静
昨天,曹阳起了个大早,习惯性地擦擦手枪,然后站在派出所门口双目环视,观察过往的人与车,周边的高楼与商铺。几分钟之后,他走进派出所大院,开上巡逻车出发了,一天的巡逻生活就此开始。16年,天天如此。
上午10时,大雾锁城。我坐上曹阳驾驶的巡逻警车,从西安路朝十二桥方向开去。一路上,曹阳不停扫视着街道两边的动静。他说,“我们巡警职责主要体现在一个‘巡’字上,让群众见到身边有警察。”看似开车,其实比徒步还慢,警车时速仅仅20公里。他说,“出门一次要巡逻10多条街道,300多家铺面,路程至少有20多公里,一次巡逻下来要花费40分钟。”
时走时停 中有张“活地图”
警车行驶到十二号桥头,突然停了。曹阳走下车,短暂停留。这是巡警工作中的一个规则,时走时停,掌握街头动态的治安信息。几天前,他们曾在此处破获一起诈骗案。1月3日晚8时,一名中年妇女在十二号桥被人诈骗2张银行卡、现金250元。警方通过“天网”发现,两名嫌疑人诈骗得逞之后在枣子巷某银行取走现金150元。曹阳带人赶到枣子巷时,嫌疑人早就跑了。因平时天天在辖区内巡逻,十分清楚辖区内有多少条街道,每条街道将通往何处,路有多长。曹阳果断决定,3名巡警分路追击,有人骑自行车,有人跑步,有人开车,5分钟之后,一名诈骗犯在青羊东一路被抓获。对于案件的神速破获,用曹阳的话说,“主要是对辖区地形了如指掌,太熟悉了。”
路遇伤者 警车变身“救护车”
不知不觉中,巡逻车来到一环路西三段,远远看见路口有10多人聚成一团。“不好,前面肯定出事了!”曹阳凭职业经验,推断有事发生。推开人群,只见一位大爷横躺在冰冷的水泥地上,表情痛苦。曹阳赶紧将老人扶起,贴耳亲问,“大爷,你哪里不舒服?”“腿摔伤了。”大爷边说边掀起腿裤,寸长的伤口在流血。经110指挥中心同意,曹阳将大爷带到金罗路社区卫生院,伤口包扎之后送回老人的家。
实际上,巡警每天除打击街面犯罪之外,抢救突发疾病患者也成工作中的一部分。当我们返回西安路派出所时,时间已是中午12时。吃过简单的午餐,他们走进办公室,坐在凳子上,或躺在沙发上,抓紧时间休息会儿。
B 回首 16年巡警路
心里高兴 因为喜欢这个职业
回首16年走过的路,曹阳脸上写满微笑。他说,1992年,他通过公招成为一名警察,当时叫防暴警。当时,西南影都门口有一个岗亭,曹阳每天早上骑着自行车来到岗亭,武装巡逻。当年的警察制服是绿色的,因每个巡组只有一支手枪,一般情况下只能用警棍。“虽然那时巡逻装备差,步巡二三个月下来就要穿破一双皮鞋,但心里高兴,因为喜欢这个职业。”曹阳说到这里,高兴地挥了几下手。
巡街接警 最“拉风”是骑三轮
1996年,成都市公安局成立110指挥中心。曹阳不再步行武装巡逻,由骑自行车发展成骑三轮警车、驾驶面包车,到现在的捷达警车。
当年令曹阳“拉风”的是骑三轮警车。他记得自己骑三轮警车的第一天,起了个大早,领过车钥匙,连头都不回,跳上警车,加大油门就朝西南影都方向跑。“那种感觉神气得很!有点像现在年轻人开跑车。”他称,三轮警车行驶在街道上,不少过路的人都要看上一眼,“回头率”颇高,还有人跑来合影。
第1219个嫌疑人刚刚抓住
临近春节,成都警方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打击街面犯罪的专项行动。近日,曹阳和同事谢盖军、夏扬换上一身便装,早早来到三洞桥路20号“工商银行”门口设伏。夜深人静,三人全靠一个手势,一个眼神领会行动要领。当晚11时40分,一名中年男子出现,动作鬼祟。他神色慌张,左顾右盼,当他伸手盗窃一辆价值1700元的 “世纪星”电动车时,被民警抓获。这是曹阳在他16年的巡警生涯中抓获的第1219个嫌疑人。
成绩的背后,留下的总是遗憾。对老巡警曹阳来说,自从穿上警服那一天起,16年来从未在除夕之夜吃上一顿饺子,与家人一起看春节联欢晚会。(刘陈平/摄)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