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人物>英模人物>详细内容

英模人物

郑州市公安局陈艳芳:群众都是我的亲人

来源:河南日报 作者:陈小平 实王丹 发布时间:2007-10-01 11:56:26 浏览次数: 【字体:
 

   

    陈艳芳:郑州市公安局管城分局副局长。2001年、2003年全国优秀人民警察,2003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04年全国“巾帼建功”标兵,2005年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2006年全国“三八红旗手”,2007年第六届“中国十大女杰”。

     一位普通的女片警,当调离工作到辖区辞行时,辖区群众自发放下手中的事,哭着、说着,苦苦挽留。200多米的一条小街,从下午两点一直走到晚上8点……感人的送别场面,在陈艳芳10多年的从警生涯中竟出现了两次。

    1998年3月,陈艳芳成为郑州市管城西街的一名片警。这条狭长的马路市场被市民私下喊为“破烂街”,人车混杂、垃圾遍地,偷盗案频发。为尽快摸清辖区情况,半个月里,陈艳芳几乎天天“泡”在辖区。

    一定要改善管城西街的治安状况!陈艳芳说干就干。先从流动人口最多、居住环境最差的74号院开始“攻坚”,陈艳芳挥起铁铲跳进臭烘烘的垃圾池清理垃圾,还拿出自己的工资预付了工程款。很快,9个临街居民楼院都安装上了铁栅栏,建起了门卫房,实行了“封闭式管理”,治安案件大幅度下降,刑事案件发案率几乎为零。

    比起治安,辖区内无人照顾、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和残疾人更揪着陈艳芳的心。82岁瘫痪老人代学诗,晚年丧子,儿媳改嫁,独生孙子正上大学,家里无人照顾。陈艳芳来到老人家中,不顾刺鼻的臊臭味,不管被褥上屎尿横流,挽起袖子就里里外外收拾起来……

    这些年,陈艳芳先后照顾资助13位孤寡老人,为他们送医送药。10多年间,她所有的奖金也都换成了面粉、食用油、棉被等物品,送到了辖区群众家里。陈艳芳说,她跟辖区百姓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2001年11月,陈艳芳被调到二里岗派出所任指导员。根据辖区特点,陈艳芳推出了“小喇叭”工程。刚开始,很多民警喊话抹不开面子,陈艳芳就拿起喇叭做示范。在她的带动下,辖区老人自发组织了“夕阳红”义务巡逻队,设置了“警情播报栏”、“法制宣传栏”等。从此,警察跟群众贴近了,辖区可防性案件也逐年下降。

    2006年6月,陈艳芳调往管城公安分局任副局长,虽然岗位变了,但她始终没有“冷落”社区群众。她说,不管到哪儿,服务群众的心都不能变。

    全国各地找陈艳芳求助的信件有厚厚一沓;打电话找她办事的也没间断过。对群众提出的问题,她都耐心解决。“群众有困难第一个想到我,我就不能辜负他们对我的信任!”陈艳芳说。

    今年6月,当得知陈艳芳当选十七大代表时,辖区群众比她还高兴,一直拉着她问东问西。

    陈艳芳说:“作为一名基层党员,能当选十七大代表我感到无上光荣,同时也感到自己肩上的担子更重了。我会认真履行代表职责,将河南和郑州的发展向党中央汇报,将基层民警和群众的心声提交上去,为改善群众生活尽自己的微薄之力。”

陈艳芳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