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人物>文艺之星>详细内容

文艺之星

警界藏家何稼男:收集千件警察资料

来源:综合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09-03-22 09:26:48 浏览次数: 【字体:

 

 上中学时,何稼男就已是个小收藏迷了,工作后他更是结交了不少朋友。1998年,何稼男得到了一些过去的警察档案资料,他发觉这方面的收藏是个空白,值得探索一番。经过8年收藏,他现在已经有1000多件藏品,其中文书档案达600多张,他将这些资料都分类成册收集起来,居然有20多册。

  解放初骡车要办执照

  何稼男收藏的都是关于警察方面的资料,包括徽章、收条、执照、户口调查表、公函、毕业证、委任状、明信片、迁移证等许多类别,其中不乏一些很有意思的东西。其中一张行车证十分扎眼,这是南京市人民政府公安局1954年发放的骡车行车执照,与现在的机动车执照类似,上面不仅有持有人的姓名,甚至还有骡车的型式和颜色,十分有趣。

  何稼男还告诉记者,过去不管干什么,警察局都要发放相关许可证,清末民初吸食鸦片也要登记,“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混乱。”    

  收藏触角伸到台湾

  “我的许多收藏都来之不易,最为珍贵的要属几件来自台湾的藏品。”何稼男所说的是一件当时“台湾总督府”警察官及司狱官练习所发的证书,它是“明治四十三年”制作的,已经运用了彩色的花纹装饰,虽然精美,却记录了一段屈辱的历史。“当时我从未和台湾那边有什么联系,所以对邮寄还是七上八下的,就怕中途会遗失。虽然台湾那边的朋友一再说没有问题,但自己心里还是直打鼓,毕竟要到香港去绕一下,结果我惦记了整整半个月才拿到手。”有了这次尝试,何稼男顿时发现台湾是个不错的收藏市场,屡屡从那里获得不少好东西,现在他已经从台湾收藏市场上获得了20多件宝贝。

  建专业网站全国收宝

  随着警察方面的收藏越来越热,上海、北京、云南等都相继成立了公安博物馆、警察博物馆,市面上关于警察方面的藏品开始吃紧,不太容易收集。2003年,何稼男将主要的收藏平台转移到自己建立的收藏网站www.guzhi.net,不仅寻找范围大,而且速度也快了,常有惊喜出现。2006年上半年,通过网站,上海一朋友向他推荐了一张华东警官学校第一期区队长以上干部合影照,他很喜欢,就买下来了。“这张照片非常难得,我拿到手之后经常没事时好好研究一番,当时照片上的这些人不久后就参加了战争,之后回来的没有几个人,可以说这是他们最后的合照。”

  现在他不仅收藏关于警察方面的东西,还萌生了新的想法:要出版一本警察史料册。“现在关于警察历史方面的书还不多,我收集了不少资料,足以出版一本警察史料册。用照片配上文字,会很生动,现在我还在细细地筹备,就等时机了。” 秦晓蕾 孔小平

1949年华东警官学校第一期区队长以上干部合影。

1954年南京市人民政府公安局颁发的骡车执照。

 

       一手资料 弥补缺失

  何稼男在江苏警院工作,玩纸品收藏有15年了。据何稼男介绍,当代纸品的收藏价值在于可以生动地还原历史的细节,由于是一手资料,所以真实性高,可以弥补史书中的错误及缺失。何稼男说,当代纸品比较难保存,不能受潮,不能受阳光照射。现代新闻纸如果要长期存放还需要特定条件,比如要经过脱酸处理等,一般私人收藏很难做到。何稼男的纸品一般用资料夹存放,由于家住5楼,不太潮湿,在霉雨季节就放一些干燥剂在书橱里。平时把玩也要注意,不能把藏品拿到阳光下欣赏。

 

     网络上曾经流传过一些收集搞笑图片的帖子,其中有一张名为“最早的驾照”,点开一看,居然写着“骡车”两个大字,令人捧腹。当时,不少网友都觉得这张照片是用电脑做出来的。昨天,读者何稼男拿出这张网络“红图”的原版,到报社参加民间珍贵档案评选。

  30元收来老“驾照”

  今年30多岁的何稼男在江苏警官学院工作,他是个收藏爱好者,有空的时候,喜欢到朝天宫去转转,希望能够淘到宝。

  两年前,何稼男在朝天宫市场一个经常去的柜台闲逛,无意间发现了这张解放初的“骡车行车执照”。执照是1954年的时候南京市人民政府公安局颁发的,在警校工作的何稼男向来对公安的东西很感兴趣,加上这个执照保存完好,价钱也不贵,于是就掏了30块钱将它买走了。

  私藏品网络走红

  何稼男搞收藏的方式显然比一些年长的爱好者要时尚。他自己建了个网站,一方面展示自己的藏品,搜集一些收藏的知识,同时还能交到一些不相识的朋友,彼此交流。另外何稼男还在淘宝网开店,卖一些小件,用赚到的钱再去买新的宝贝。

  “骡车执照”的照片一开始被何稼男放到自己的网站上。不晓得被什么人从这里拷贝走了,于是各大讨论版上都出现了这个照片,并且恶搞成“最早的驾照”、“最酷的驾照”之类的搞笑帖。

  网友的跟帖也很幽默。“买不起汽车先买辆骡车开开!”“骡车驾照,哈哈,肯定比现在的驾照难考。”诸如此类的调侃很多,何稼男后来自己也看到了,他没当回事,相反还觉得很好玩,一笑了之。

  骡车也有车牌号码

  玩笑归玩笑,记者看到,这个1954年市公安局发的骡车驾照是很严肃的,而且规矩还不少。记者看到在执照的封底清清楚楚写着“注意事项”,第一条就是“凡在本市行驶之车辆一律要领执照,以及号牌,方准在市区行驶。”原来,骡车也有车牌号码的。

  另外,注意事项里面还提到,执照必须随车携带,如有损坏必须申请补发;必须服从交通民警指挥,夜间行驶必须燃灯,等等。

  翻开这本“驾照”,这辆骡车的牌照是0340号,车主姓名叫陈俊珍,家庭住址在大思古巷24号,骡子是白色的,载重量1000公斤……记得明明白白。驾照内侧盖了两枚方印,一个是主管机关南京市人民政府公安局的;一个是经办机关:南京市人民政府公安局车辆监理所。一边还有违章记录,这个叫陈俊珍的车主还不错,一条违章记录也没有。

  “骡车驾照”未必是最早

  说起骡车,老南京的话匣子就关不住了。记者获悉,上世纪50年代初期,南京的马车、骡车、驴车,几乎成了城市的一个特色。那时的南京,公交线路很少,只有江南和苏北两家客运公司,主要在中华路、中央路、中山(东、南、北)路和汉中路等主干道上运行,而牲口车的数量却不少,是人们短途出行、搬家货运、清明扫墓等的首选交通工具。牲口的屁股后面一般要兜一块袋形布,用来容纳粪便。至于牲口撒尿,只能听其随路流淌,到了夏天,难免臭气熏人。

  另外,尽管网上称这个骡车执照是“最早的驾照”,但是记者从市车管所了解到,这样的执照未必是最早颁发的,但是现在保存的各类“驾照”中,早于1954年的已经十分罕见了。

 

何稼男 警察资料 民间藏家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