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人物>平凡警察>详细内容

平凡警察

刑侦战线上的法医陆建华

来源:西海都市报 作者:祁万强 发布时间:2007-05-14 07:38:03 浏览次数: 【字体:

 

●他是一名普通的法医,在刑侦战线上默默无闻地奉献,为侦破案件提供了大量的重要证据。

    ●法医是面对触目惊心时的沉稳,法医是纷乱浮躁时的冷静,法医是破解层层迷雾的犀利。

    ●凭着精湛的技术、锐利的双眼,陆建华向队友提供了珍贵的线索,他们破获了一个又一个大案、疑案。

    很多职业都被掌声和欢笑所包围。

    比如对医生的赞美,对教师的讴歌。而法医似乎是一个注定孤独的职业,他们必须面对犯罪的可憎和邪恶,面对受害人哭泣的亲属、愁苦的家人,面对死亡的悲剧。法医工作最精妙的所在是不被大众所知晓。

    在五一劳动节前夕,记者采访了西宁市公安局城北分局刑事警察大队法医陆建华。走近他,发现他并不神秘,因为他和普通人一样懂得感受花红柳绿的韵致、余音绕梁的空灵。

    法医经常接触的是发臭的停尸房,光怪陆离的岩洞,荒凉的山沟……法医在这些常人唯恐躲避不及的地方,搜索每一片树叶、每一丝尘土。无论是常人看来怎样恐惧的尸体,在法医看来,他要在这里找到蛛丝马迹,法医的工作可能就是这个个体最后的记录。在西宁市公安局政治部宣传处李慰军同志的帮助下,记者来到西宁市公安局城北分局刑事警察大队,带着好奇,采访了这位能让死人“说话”的法医。

    一柄解剖刀、一双慧眼,拨开案情的扑朔迷离

    陆建华从走进大学选择法医这个专业开始,就时刻面对各种各样的议论。有的钦佩,有的好奇,有的调侃。对于陆建华来说,他对法医的第一印象往往不是鉴定,而是胆大和忍耐肮脏。在山西医科大学上学的时候,第一堂解剖课着实让陆建华毛骨悚然,他不知道那堂课是怎么结束的,食大如牛的他连晚饭没吃就上床睡觉了。后来,接触多了,解剖课也没有那么恐怖了。可是,在一年的法医实习期间,面对血腥的作案现场,陆建华再一次感觉到了内心深处的畏惧。然而,越是这样的场景,越激发了他的正义感。他真切感受到了自己工作的重大,了解了“法医要凭借一柄解剖刀、一双慧眼,拨开案情的扑朔迷离,让刑事侦查人员柳暗花明”的真正含义。

    大学毕业后,陆建华放弃了留校任教和去东南沿海工作的机会,来到青海,在默默无闻的工作岗位上一干就是10年。在10年中,他感受了法医工作是扑朔迷离时的洞明,是再苦再累从容面对的超然,是看到异样的目光、戒备的眼神时心底那一丝感伤。

    法医工作的每一个细节都是精美的艺术

    医生最大的痛苦,莫过于看着病人撒手而去却无力回天,而许多顽症难以治疗主要在于病因难找。医生可以望闻问切,而法医面对的“病人”大多已无法陈诉他们的感觉。“法医工作的过程,就是让死人‘说话’的过程。”这是陆建华对法医工作的诠释。参加工作后不久,陆建华就开始和队友一起出现场,已有经验的他小试牛刀,在旁人看来普通的现场上,他却往往会发现犯罪分子留下的致命罪证,从而为整个案件的破获提供宝贵的证据。

    “第一次出现场既兴奋又紧张。兴奋是终于能在实战中一显身手,紧张是害怕自己会有所失误。法医工作不像写作业,作业写错了可以重来,法医判断错了就永远无法挽回了。如果得出的结论不正确,那就会直接影响整个案件的侦破方向。”他说。

    的确,法医工作的重要性显而易见。在案发现场,第一时间往往会看到法医的身影,他们在没有破坏的现场,寻找能侦破案件的点点滴滴,用一柄解剖刀让时间倒流,法医的工作可能就是这个个体最后的记录。

    法医总是一脸的冷峻,陆建华也不例外。但是,冷峻的外表并非他冷漠无情,也不是他已经麻木。在工作中,每一个伤、病、死的鉴定无不让他感叹生命的羸弱和生存的艰难。在他冷峻的背后,是精心寻找犯罪嫌疑人遗留在案发现场的物证。在这压抑的冷峻的后面,是一张灿烂的笑脸,当他说“我快要当爸爸了”的时候,生活的内容让他无比充实。然而,作为法医,从技术的角度来说,不管死者是无辜还是罪大恶极,他都要突破情感的局限。因为,他的笔下是一份客观、一份公正。每一份鉴定不仅关系到死者的过去,更关系到生者的将来。可谓字字千钧,在如此深沉的严肃面前,还有什么不可以突破?可见,法医工作的每一个细节都是精美的艺术。

    DNA检测——“证据之王”

    2000年1月的一天,西宁市公安局城北分局刑事警察大队接到报案称:在湟水河北岸发现一具女尸。案情就是命令。陆建华和队友及时赶往现场。经过他们缜密的侦查后,从尸体检验得出死者系被他杀的结论。十几天后,市民报案称在一家属院地下室发现一具女尸。在短时间内就发生了两起命案,陆建华和队友们感觉案情重大。在现场,他们经过细致的勘查后,发现了一些被常人往往忽略的现场物证。在紧接着的尸体检验过程中,陆建华却陷入了困境,他在死者身上没有发现任何线索,难道案情又有什么隐情,死者是不是和犯罪嫌疑人认识?种种疑问在他脑海中不断闪现,又不断被他一一否定。最后,经过深思熟虑的陆建华从死者的直肠内提取出了精斑,这给案件的定性提供了重要的证据。经过公安部DNA检测后证实,现场物证和精斑系一人所留,这在我省是首例成功从死者直肠内提取精斑,并且成为直接认定犯罪嫌疑人的案例。但是,狡猾的犯罪分子却销声匿迹了,案件的侦破工作一时陷入了困境。2002年1月17日,城北区一家属院的自建房中又出现了一具女尸,陆建华从死者的阴道内提取到精斑,经DNA检测后证实,与两年前死者直肠内的精斑完全吻合。12天后,刑警队员在一出租店中又发现一名女服务员被杀害,从提取的现场物证得到答案,几起案件系同一犯罪嫌疑人所为。

    鉴于案件重大,该案被列入了公安部2002年督办案件,这是公安部在青海督办的第一起命案。陆建华和队友们为了侦破这一系列强奸杀人案,废了巨大的心血,运用了一系列的先进刑侦手段,反复研究,那些日子,法医实验室成为了陆建华的家。最后,在“证据之王”DNA检测数据面前,犯罪嫌疑人只能认罪伏法。

法医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