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人物>平凡警察>详细内容

平凡警察

异国他乡警花妍--访赴东帝汶维和归来女民警左真

来源:江西日报 作者:周秋英 严若虚 发布时间:2005-06-22 09:06:14 浏览次数: 【字体:
 今年29岁的左真是上饶市公安局信州分局民警。2003年,她作为我国被联合国派往东帝汶的16名维和人员之一,参加维和行动19个月,是我省一次性参加维和时间最长的民警,也是最年轻的中国维和民警。在赤道岛国东帝汶那个汇聚着各国精英的联合国机构中,她历任重要工作,先在重案调查所担任警察顾问,后又担任联合国东帝汶特别法庭证人事务部门主管,负责对有关人权工作进行指导。同时,她还被推举为公安部派驻联合国东帝汶任务区中国维和警队临时党总支副书记、副队长。

左真(中)与外国同事在一起。

  从异国他乡回到自己温暖的家,已经十多天了。

  瘦高的身材挺拔轻盈,微黑的皮肤散发着年轻的气息。丈夫充满爱意地呵护在一边,依然是娇俏的小女子。与6月25日那天,她穿着英姿飒爽的维和警察制服,佩戴着公安部授予的维和勋章,在欢迎的人群中被鲜花簇拥着相比,此刻,身穿轻松随意家居服的左真显得那么沉静柔媚和可爱。这就是曾驰骋异国边境,英气逼人,被授予联合国和平勋章、中国维和警察荣誉章和东帝汶友谊勋章的女警官左真。

  “2003年10月27日,是我的生日。我和同伴从北京出发牞经上海、悉尼、布里斯班、达尔文,五次转机,历经30多个小时,于这天中午到达东帝汶首都帝力。”

  热。贫穷。

  左真这样形容她下飞机的第一感觉!

  东帝汶是一个面积只有1.48万平方公里的热带岛国,常年气温都在30度以上。出发前,曾赴东帝汶的江西维和队员告诉左真,多带厚的棉袜,吸汗!左真下狠心往箱子里塞进了10多双厚厚的棉袜。(以后她才知道这还远远不够,一双棉袜不用几天就被汗水泡烂了。而因为爱美带出去的一沓丝袜根本没有用!)

  放眼望去,到处是点缀在山峦绿树中低矮破旧的平房,皮肤黝黑、衣衫褴褛的当地人睁着一双双纯真的眼睛四处张望,仿佛是一个远离现代文明的原始社会,没有工业、没有高楼、没有柏油路,没有自来水,城市供电每48小时一次,每次6小时。物质的匮乏令人难以想象。左真说,最普通的护肤品都难以买到,国内常见的大葱、包菜居然卖到四五美元一个。

  2000年1月,我国首批派出15名民事警察赴东帝汶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左真参加的已是第16批。东帝汶共有来自30多个国家的200多名维和警察,他们的主要职责是:监督当地警察执法和培训当地警察队伍,实施人道救援救助等。

  经过上岗前的培训和面试,左真与另一名女警被安排到东帝汶最边远的马利安那地区担任警务顾问。那里是一个地区的中心,位于山峦包围的一个盆地中,因地处边境,治安状况相对复杂。

  警务顾问必须每天访问当地警察总部,定期访问各个分局,对案件、侦查、人权、监所羁押、日常管理等情况进行监督、指导。为尽快熟悉工作,白天,左真与各国警察沟通、交流并监督、指导当地警察执法办案;夜晚,她在租住的简陋平房里阅读材料。蚊蝇肆虐,她每天必须将全身抹上一层厚厚的防蚊药,衣服上喷上防蚊剂。

  “去过马利安那的人都说,能够在那儿开车的人,世界上任何路况都能行驶自如。”

  很快,左真就发现马利安那任务区最具风险性的是驾驶!

  当初报名参加维和警察的必须条件是:党员、射击、工龄五年以上、英语四级以上、驾龄两年以上。英语和驾驶是左真的强项。赴东帝汶时,她英语已过六级,说到驾驶技术,她更是大学时就考到卡车驾照的全校惟一的女生。

  上班一周,左真在一名菲律宾警察的带领下去访问一个叫Lolotoe的分局。同事说,这是一个与世隔绝的地带,路况极其险恶,一年之中只有旱季可以勉强通行,雨季根本走不了。菲律宾警察对左真说:去时我开,回来你开。从未见过如此险峻山路的左真,心里打鼓。可她心想:你能开我也能开,不能给中国警察丢脸!

  一路上,风景奇绝。左真此时领会到什么叫“但凡奇绝风景皆在险恶之处”,但她没有心思欣赏风景,而是握紧方向盘,绷紧神经。悬崖边上180度急转弯、砂石路面的60度陡坡到了一半突然急转弯,有时陡坡上满是篮球大小的石块,开在上面左摇右晃……一路上不停的停车、挂一档、换4驱,冲陡坡。有一个坡,用一档4驱居然还冲了4次才冲上去,而边上就是悬崖!而且最可怕的是:每次车到坡顶,只能看见天空和车的引擎盖,根本不知道车头落下会是在哪里!一路惊险,出了几身大汗。41公里的路程走了3个多小时,终于平安回到住所,菲律宾警察朝左真竖起了大拇指:“Youareagooddriver牎”

  “既然你来了,就是来工作的,没有人会给你特殊的照顾,一切都得靠自己。我感受到独立精神的重要。”

  东帝汶的前民兵是笼罩在东帝汶人民心头的恐怖阴影。他们持有武器,盘踞一方,不时地潜入边境地区制造事端。为防随时可能发生的意外,左真总是24小时随身携带公安部装备的九二式手枪。

  一次,有情报报告在逃的前民兵头领Jose,与几名持枪人员潜回了他在马利安那的老家。

  左真穿上防弹衣,第一次坐上装甲车赶往现场。挤在一群荷枪实弹的维和士兵中间,车厢内一片漆黑,大家都静默无声。装甲车队停在一片田野边上时已是凌晨1点,伸手不见五指,但是为防Jose等人放冷枪,手电不能开,一行十余人悄悄地在田里疾行。维和士兵人高腿长,走起夜路健步如飞,也没人管身后的年轻女警跟不跟得上!左真在他们后面连走带跑,深一脚浅一脚,翻过两座篱笆墙,到了一座高地上,才找到了现场……

  虽然最后是一场有惊无险的出警,却让左真对维和培训中心老师讲述的独立精神的理念有了更深的理解。联合国的理念是:既然你来了,就是来工作的,没有人会给你特殊的照顾,一切都得靠自己。

  “在东帝汶,最难熬的是对祖国和亲人日益强烈的思念。病了,会流泪。”

  联合国任务区本身就是一个国际舞台,有各种国际机构和非政府组织,你在那里的表现有着直接的国际影响。

  在东帝汶,左真时刻记着自己是个中国警察。她要努力和坚强。但对祖国和亲人的思念常常会让她流泪。那次,她传染上了极其危险的登革热,开始因不知而独自住在旅社,头疼、高烧让她彻夜难眠,想念父母,想念爱人,让她流下了眼泪。可是,她却强迫自己不要打电话,不要让家人担心!

  为展示中国维和民警良好的警务水平,左真不甘落后。她的才华得到了联合国官员和各国警察同事的肯定。2004年3月,左真被授予联合国和平勋章。同年6月,她凭实力竞聘到了联合国东帝汶特别法庭证人事务管理部门负责人的职位,负责全东帝汶所有重大刑事犯罪案件的证人事务管理工作。

  为更好地完成此项工作,她利用大量的业余时间,阅读了《联合国人权宣言》及相关法律、法规,为迅速有效地开展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保障。证人事务工作在东帝汶刚起步,一直处于比较混乱的状态,左真担任该部门主管后,着手对证人事务的工作进行了规范化和系统化的管理,通过查阅资料,结合东帝汶实际,制定了《重案证人保护指南》等一系列证人工作的规章制度。在她的领导下,这个多国籍警察混合的部门成为了一个高效、团结的团体,受到了联合国有关部门的多次嘉奖。来自美国的联合国东帝汶特别法庭总检察长尼克勒司先生在一份文件中对左真这样评价:她是一位真正的专业人士,展示了高度的正义感和专业水准,她为联合国和她的祖国赢得了尊严和荣誉。

  2004年11月,左真又参加了联合国国际职员后备人才库考试,从4700人中脱颖而出入选国际职员后备人才库。

  “在东帝汶的维和生活紧张、充实,极富挑战与刺激,这种经历将让我终身受益!”左真很庆幸自己获得了那么一次机会。

警花 维和警察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