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警王楠警花凌云 9年前自费去学开飞机
中国民航大学近日正在进行“中国公安部警用航空飞行员首次培训”。正在接受培训的有我国第一位女警务飞行员——来自郑州市公安局飞行大队的民警王楠。
9年前自费去学开飞机
和王楠同期学习的还有来自全国警用航空部门的8个单位的另外12名学员。他们要在中国民航大学完成为期半年的航空理论学习,然后进行1年的上机操作,通过严格考试后,取得由公安部认证、相当于民用航空商业驾驶执照的许可,成为首批由我国公安机关自行培养的警用航空飞行员。
一般人觉得直升机飞行员英姿飒爽,王楠微笑着说,“实际上你得抗噪音,抗颠簸,还得抗酷暑。”
“能成为中国公安系统第一个女飞行员我觉得特别骄傲,我绝不会给这身警服丢脸。”28岁的王楠说,在天津学习和飞机结缘,是受父亲的影响。
王楠的父亲是一名测绘工作者,经常要在空中进行航拍,但由于年龄原因,未能实现驾驶飞机的梦。
2000年,王楠中专毕业,父亲说:“去学开飞机吧,费用爸爸出。”于是,王楠来到河南安阳航空运动学校学习飞行驾驶。当时在国内还没有自费学习飞行驾驶的人,学员大部分来自日本和亚洲各国。
7年前穿上了警服开飞机
在航校,普通学员学习两个月就能获得飞行执照,执著的王楠却学习了整整两年,因为她希望将飞行作为自己一生的事业。王楠说自己当上警察纯属意外。
2002年4月,航校来了4名郑州市公安局的干警,他们对自费学飞行的“小师姐”非常钦佩。这一年的8月1日,两架R-22、R-44警务直升机运抵郑州,郑州警方成为全国首家配备有警务直升机的市级公安部门,然而警务飞行员的招录却难坏了局里的领导。于是,王楠经几个“师弟”推荐,当上了警务飞行员。
一生梦想自豪俯瞰万家安宁
从2002年入职郑州公安至今,王楠已累计安全飞行了1000多个小时。
辛苦是肯定的,最难熬的是夏天。王楠驾驶的警务直升机没有空调,阳光全洒在飞机上,“飞机里面的温度最高时能有五六十摄氏度,转一圈回来,整个人像从水里捞出来的。”但每一次升到高空,看到下面的万家灯火王楠又充满了自豪,“我愿付出一生的精力来维护这一份宁静和安详。”
刚飞时,王楠并不适应。因为警务飞行大都比较突然,接到任务马上就得走,无论天气好坏、时间早晚、飞行计划是否完备,都要起飞。
尽管如此,王楠依然热爱这份工作,“很新鲜,哪有火灾,哪有交通事故,我都要随时向指挥中心报告,每天的事情都不一样。”
新闻背景
公安部警用航空管理办公室主任陶军生介绍,我国警用航空目前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国家于2003年正式确定了警用航空器的属性,随后成立了警用航空管理办公室。警用航空在执行空中巡逻、跟踪追捕、疏导交通、抢险救灾等任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显示了警用直升机快速反应、机动灵活的特点,目前正朝着正规、有序、稳步的方向迈进。
直升机是通用航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民航大学校长、中国航空运输协会通用航空委员会主任吴桐水介绍,为促进中国通用航空发展,学校成立了国内唯一一家通用航空学院,为我国通用航空事业的发展储备人才。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