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人物>平凡警察>详细内容

平凡警察

外事警刘毅涛:赴东帝汶维和他是辽宁第一人

来源:半岛晨报 作者:李仪 王昕 发布时间:2009-04-13 16:44:41 浏览次数: 【字体:

刘毅涛 摄影记者杜日海

  个人档案

  刘毅涛

  性别:男

  警种:外事警

  从警时间:15年

  单位:出入境管理处

  绝活:大连“维和警察”第一人

  大连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处民警刘毅涛曾是我省唯一一名赴东帝汶执行联合国维和任务的警察。在动荡的东帝汶,刘毅涛抵挡过骚乱人群的石子和棍棒,抓捕过当地强悍的“地头蛇”,他从一名巡警成长为当地警察机构最高行政领导之一。

  出发

  目的地东帝汶

  东帝汶,这个东南亚的年轻岛国自独立以来就陷入了持续的社会动荡,联合国不得已决定向其派出维和部队。2002年5月,联合国要求中国紧急派遣一支维和部队赶赴东帝汶,而刘毅涛就在这支部队之中。

  出国前,刘毅涛接受了严格的训练和重重考核。在廊坊的中国维和民事警察培训中心,刘毅涛和从全国各地入选的240名警察一起参加了英语、体能、驾驶、射击等项目的培训。经过选拔,刘毅涛作为辽宁省唯一考取的学员和其他60多位顶尖高手留了下来。2002年5月9日,刘毅涛奔赴东帝汶,代表中国履行维和警察的使命。

  申请 到最混乱的地区工作

  初到东帝汶,刘毅涛主动要求赶赴东帝汶最混乱的地区巴考,从一名普通的巡警开始干起。在巴考,刘毅涛最先感受到的是当地的贫困,尽管早已有了心理准备,但现实条件的艰苦还是出乎他的预料。

  当地没有供水系统,电力全靠联合国的发电机提供,公路还是印尼统治时期铺设的。东帝汶地处热带,刘毅涛每天巡逻下来,换下的衣服上都有厚厚的一层盐渍。“我那里的生活条件还算是好的了,一个月还能洗回澡。”刘毅涛说,“在最艰苦的地方,我的战友想洗澡就直接跳进海里,把衣服放海里涮几下,捞出来拧干就算洗衣服了。”

  维和 顶着石块棍棒的攻击

  2002年11月24日上午9时,东帝汶巴考地区联合国维和总部,示威群众手中的石块雨点般向总部砸来,总部大楼所有的玻璃都被砸得粉碎,车辆也全部被毁。几千名情绪失控的示威群众愤怒地挥舞着手中的棍棒,有人推倒了障碍物,翻上栅栏,随时有冲进总部的可能。

  在地区总司令的命令下,刘毅涛和战友们冲向人群,顶着石块与棍棒的攻击,竭力对示威群众进行劝阻。突然,刘毅涛听到身后有枪声响起,他心头一紧:沉不住气的当地警察居然向示威群众开枪了!枪声响起后,局面更加混乱不堪,刘毅涛和战友们随时都有被愤怒的“洪流”卷走的危险。

  这时,联合国的增援部队及时赶到,驱散了闹事的群众。事后,刘毅涛才知道,这场骚乱是东帝汶建国以来所爆发的最大规模骚乱,就连东帝汶的首都也未能幸免,许多商铺都在骚乱中被烧毁。

  抓人 哪怕是帮派分子

  刘毅涛在东帝汶维和期间,巴考地区发生了一起伤人案,当地一名很有势力的帮派分子在集市上将一名路人打成重伤。在巡警调查过程中,居然没人敢提供线索。

  刘毅涛接手该案件后,决定带队抓捕此人,啃啃这块“硬骨头”。但是,当地治安十分混乱,有些村民将路边的树砍倒拦在路中央,肆意向过往车辆索要“买路钱”,当地警察无人敢管。如果贸然抓捕,很可能造成警察被当地村民围攻的被动局面。

  经过一番策划,刘毅涛派刑侦警察装扮成巡警,开着巡逻车接近那名帮派分子。这名帮派分子完全没把巡逻车上的警察放在眼里,在他看来,巡警根本不敢动他一根毫毛。然而,就在他放松警惕之时,巡逻车上的警察将他摁倒在地。

  这次抓捕在当地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参加抓捕行动的人员都是国际维和警察,当地警察愣是没敢下车。抓捕行动使该地区的局势稳定了许多,刘毅涛和战友们也因此受到了上级嘉奖,总司令亲自给刘毅涛打电话,请他去巴考总部出任后勤总管。

  凯旋 满载赞誉与勋章

  2003年5月,刘毅涛圆满完成了维和任务,载誉归国。短短一年的时间,刘毅涛在东帝汶地区从一名普通巡警被提升为分局刑事调查部调查员,后又被地区总部直接任命为地区后勤总管,成为该地区维和警察最高行政领导之一。他还被授予联合国和平勋章和东帝汶警察勋章,并获得地区维和警察表彰和中国警队的通报嘉奖。

  如今,已身为副科长的刘毅涛回忆起自己在东帝汶维和的日子,他说自己最大的改变就是对待生活的态度:“只有到过环境最恶劣的地区,才能真正体会到今天的生活有多么幸福。”

外事警 刘毅涛 维和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