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官•教授•IT专家――记吉林省四平市公安局科技通信处处长朱丰池
在吉林省四平市,有这样一位通信民警,他不是正规院校计算机专业“科班出身”,却刻苦自学成为名副其实的IT专家,他身为警官,不仅为公安信息化建设作出卓越贡献,而且还担负着为省级重点高校培养人才的神圣职责。他就是科技强警战略忠实的践行者———四平市公安局指挥中心副指挥长、科技通信处处长朱丰池。励精图治艰苦创业
朱丰池原为四平电视台技术部主任,1995年作为优秀人才调至四平市公安局,负责组建计算机科,负责全市公安信息化建设规划指导和网络安全监察工作。当时,建设条件艰苦,专业技术人员严重不足,朱丰池在逆境中开拓进取,在艰苦的建设条件下迎难而上,使全市计算机安全监察工作迅速步入正常发展的轨道,有多项工作被吉林省公安厅肯定推广。1999年,公安部有关部门领导同志到吉林调研时,对朱丰池在网上建立四平市计算机用户和计算机管理员基础档案工作予以充分肯定,指示立即总结经验进行推广。这项工作是全国公安系统审批制转变为网上自助备案制管理的最早尝试。
2001年,朱丰池调任四平市公安局指挥中心副指挥长、科技通信处处长,负责市公安局指挥中心系统建设及“金盾工程”公安三级网、接入网数字化建设。作为工程的具体负责人,朱丰池带领科技通信处全体同志对指挥中心系统六大项几十个建设单元进行了深入的市场调研,制定了科学合理的技术方案,采用租、建结合的方式完成了四平市公安三级网和接入网数字化建设。其中,市区内自建光纤44.3延长公里,熔接光纤1266芯,三级网、接入网传输带宽分别达到千兆、百兆,每年节约线路租费近30万元。与时俱进不断提高
朱丰池不是“科班出身”,下乡返城后,他边工作边读书,1982年毕业于四平市夜大,学的是电气自动化控制专业。他凭借自己坚韧不拔的毅力和不服输的精神,刻苦自学计算机知识,并成为该领域内名副其实的专家。
通过勤奋钻研,朱丰池独立研发“重要警情网上报送系统”、“留置督察信息报备系统”、“目标管理网上考核系统”和“电子邮件系统”等多种警用系统软件,为公安警务信息化提供了先进的网络应用平台和信息传送手段,获取了最大的网络效益。他将四平市公安网站原“WINDOWS”操作系统更换为“Linux”操作系统,成功避开了历次大规模病毒侵袭,提高了公安信息网络的安全性。教书育人授业解惑
在大力开展信息化建设的同时,朱丰池非常重视在公安系统内培养计算机人才,他的言传身教,不仅为科技强警储备了大量的专业技术骨干,而且在全局上下形成了网上工作流和自动化办公的大气候。朱丰池对公安信息化发展所做出的贡献,引起吉林省重点高校———吉林师范大学的浓厚兴趣和高度重视。该校计算机学院领导专程来到市局,邀请朱丰池担任学院客座教授,利用业余时间为学生开设网络与数据库选修课,这不仅是公安民警个人素质的展示,而且代表了公安专业技术干部的整体形象,更是对公安机关主动服务社会,加强不同领域文化交流的外延的拓展和内涵的丰富。
在吉林师范大学,朱丰池一讲就是四年,累计授课320余学时,带本科学生400余人。由于授课方式灵活,知识点较多,内容贴近实际,学生可以跨学科提问,尤其是关于计算机安全保护方面的诸多法律问题也能得到满意的解答,朱丰池深受学生的欢迎和校方的认可,他谦虚谨慎的治学作风,更被接触过他的人称道。警官与教授的双重身份,提升了朱丰池的自身价值。在校方聘请的三位客座教授当中,一位是吉林大学博士生导师,一位是美国华侨计算机专家,另一位就是“警察教授”朱丰池。舍却小我大局为重
朱丰池有着舍小家、顾大家的大局意识和牺牲精神,当个人家庭与公安事业相矛盾的时候,当亲人家属同集体利益相冲突的时候,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朱丰池识大体、顾大局,把全部身心都投入到科技强警的事业中。由于工作紧张,家务重担全部压到了朱丰池的妻子身上。2004年,朱丰池的妻子身患重病,需要人照顾,当时正值全国公安信息通信系统运行维护管理活动的攻坚阶段,朱丰池没有因为家庭的困难耽误过一天工作。回到家,望着妻子日渐瘦弱的身躯,这个坚强的男人流下了热泪。但他心里明白,妻子会理解他,因为他取得的所有成就、获得的所有荣誉都离不开妻子在他背后的默默支持。
朱丰池是公安科技战线的优秀代表,为公安科技工作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得到了党委、政府和上级公安机关的充分肯定。1992年至1994年,他连续三年被评为四平市“优秀共产党员”;2000年至2001年,连续两年被四平市公安局嘉奖;2002年,被吉林省公安厅评为“先进公安科技工作者”,荣获四平市公安局特殊贡献奖,荣立个人二等功;2003年,被公安部评为“运行管理先进个人”,并荣立个人二等功;2004年,被省公安厅评为“运行管理先进个人”,四平市政府授予其“劳动模范”称号。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