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芷津,令全世界发现了中国警察的全新形象
![]() |
2004年初春的英国莫克姆湾,云层低垂,潮水湍急,水流下21名中国同胞丧生于此。岸边,一束鲜花静静偎在一个儒雅男人的臂弯,花枝缓缓散入海中,一缕暗香吊慰天上的亡灵。他的身后,留下各国记者惊奇且崇敬的注视:中国警察如此充满温情。就是这位温情的警官,还有一个大陆“李昌钰”的美誉,他曾凭半块面包、一缸洗澡水、两根头发连破奇案。他,就是拥有法医学博士学位和三级警监警衔的左芷津。他历任北京市公安局刑侦处法医病理室副主任、公安部刑侦局刑事技术处处长等职,现为北京市公安局刑侦总队党委委员、副总队长;他曾四届十二年连任国际刑警组织法庭科学大会组委会委员和技术协调员。他的专业技能令同行敬佩,他的人道情怀令世界感动。左芷津,令全世界发现了中国警察的全新形象。
1991年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的左芷津,是新中国第一个拥有博士学位的警察。2000年,左芷津从全国150多万警察同行中脱颖而出,被公安部派遣到法国里昂国际刑警组织总秘书处工作。在国际刑警组织的三年时间里,左芷津主要负责灾难死亡人员的个人识别。期间他先后参与了“9·11”美国系列恐怖袭击案、“10·12”印尼巴厘岛爆炸案和土耳其地震、阿尔及利亚地震和空难等大型灾难的国际援助,并多次应邀赴爱尔兰、英国等地,协助外国警方侦破涉及中国人的案件。由于他专业技术精湛,工作经验丰富,受到国际刑警组织和协助国的一致好评。就在左芷津刚结束国际刑警组织工作返回祖国的时候,2004年2月5日晚,一个震惊世界的国际灾难性事件发生了——30多名亚裔拾贝者在英国莫克姆湾海滩捡拾鸟蛤时突遇涨潮,21条生命一夜间魂断异乡。3月4日,中国派出了以左芷津为团长的中国警方代表团赶赴英国,协助英国警方认定中国遇难者的身份并处理善后。
看着被海水浸泡的面目模糊、身份不明的同胞,左芷津心底一阵不安:我要让他们早日魂归故里。左芷津指着电脑上一页页遇难同胞的照片资料回忆说:“当时,我们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在中国一些省份进行走访,让家属尽可能详细地提供遇难者离开中国的时间、随身携带物品和什么时候到达英国等资料。”在对遇难者信息的搜索调查过程中,左芷津充分利用所学,用流利的英语、专业的知识、丰富的投影资料向英国警方介绍案情……追踪着他敏锐的眼光和缜密的思维,英国同行竖起了大拇指。同时,中国警方首次使用左芷津带回的国际刑警组织灾难死亡人员个人识别电子表格,通过现代情报信息系统,用了不到一周,中方就先后确定了21名遇难者的身份。
满缸洗澡水中发现的搓澡泥、排风扇上的人油、电话录音中的杂音……微乎其微、被其他人忽略的细节,都成了左芷津将罪犯送上审判台的有力证据,从警近30年来,他破获了一起又一起的疑难杂案,屡屡写下了神探传奇。
更令同事尊敬的是,两年来,左芷津几乎天天“值班”,亲自出现场220余次。为了不扰民,不污染,每次出现场,他都要求民警轻声说话,轻拿轻放勘查器材,事后,他还带头亲自收起废弃的手套、鞋套、帽子、一次性勘查用品的包装等,对于发生在公共场所的染有大量血迹的现场,他更主动通知保洁部门进行清洗,尽量减少恶性感观刺激。“除了办案能力,就是在这些小事上,才能体现出中国当代警察不逊于他国警察的文明素质啊!”
奥运是与国外刑警合作的好机会,在警察生涯中,能参与奥运会安保工作,是每一位北京警察的荣耀。作为奥运会主办城市的刑警官员之一,左芷津说:“我希望能抓住这个历史机遇,建立一支可应对国际重大事件的专业水平很高的队伍,这支队伍不仅要有过硬的处突能力,更要是一支文明的、科技的、可以走向世界的队伍。”左芷津,这位儒雅的警官,的确有令人敬服的魅力。而当有人称赞他是北京警方的“李昌钰”时,他却笑着说:我们局有太多位“李昌钰”!
好莱坞剧集CSI(犯罪现场调查)大行其道,但CSI的中国“粉丝”们恐怕还不知道,北京的探案英雄绝不比他人逊色。“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在DNA技术上并不落后。”在几年前说出这番话的时候,左芷津恐怕并不会想到,在此后的工作中,他会一次次用一滴血滴、一点皮肤屑、甚至一块从身上搓下来的污泥,将凶残与狡诈兼备的犯罪分子送上审判台。在他的面前,“没有不留痕迹的现场,也没有天衣无缝的伪装。”
左芷津,现任北京市公安局刑侦总队副总队长,公安部“第二届我最喜爱的人民警察”评选候选人,法医学博士,曾四届十二年连任国际刑警组织法庭科学大会组委会委员和技术协调员,被称作北京警察中的“李昌钰”。“我们局里其实有好多‘李昌钰’。”左芷津说。
洗澡水里滤出窃贼基因
凌乱的盗窃案现场,没有指纹、没有足迹,所有的犯罪痕迹全被抹掉。这几乎又是一个板上钉钉的悬案。
这是2005年4月17日,北京一所高档住宅。长时间没人居住的房间里发生了盗窃案,事主多日后才发现被盗,而此时,所有的犯罪痕迹早已被严重破坏。左芷津进门时,侦查技术人员已经地毯式地搜索了整个案发现场。搜索到洗手间时,浴缸里一缸用过的洗澡水引起了左芷津的注意:洗澡水?如果是主人用的,为什么没放掉……如此关注洗澡水的举动让现场不少警察大惑不解,难道这里面会有线索?在同伴们的奇怪目光里,左芷津从洗澡水里滤出了一些泥屑状的东西。进行DNA检查时,技术人员意外发现,这里面果真含有质量和数量俱佳的DNA,而且与事主及其家人的完全不同。
通过这一线索,警方很快缉拿到了案犯。原来,此人平素很爱干净,又知道这里长年无人居住,于是才在盗窃后舒舒服服洗了个澡。让他没想到的是,仅仅“洗完澡没放掉水”这百密一疏,让他一头栽进了自己的洗澡水里。
窗上油渍泄露焚尸现场
今年6月29日,北苑家园紫绶园13号楼207室发生一起凶案,由于现场留下了第三个人的血迹,左芷津迅速根据血迹的形状判断出其滴落时的状态和高度,果断认定:凶手手部受伤。根据这一判断,警方几小时后在医院中将正在治伤的凶手闫品三抓获。
“影响巨大的案子并不一定很难破,从来不为人知的案子倒很可能让我们头疼不已。”这个让左芷津都感到头疼的案子发生在今年年初。一名受害人怀疑被杀死后又遭焚尸。“我们判断是情杀,嫌疑人很快抓到了,可就是找不到尸体,没有过硬的证据。”面对警方的讯问,自信根本没留下一丝证据的嫌疑人极为平静:找不着证据,看你们怎么定罪。
根据线索,警方找到了一处曾被出租的涂料场,但已经人去屋空,全然不见涂料场的本来面貌:房间被粉刷一新,地砖被重新铺设,窗户被清洗擦拭,整个现场干干净净,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过。
既然被害者尸体已经被烧成灰烬,那犯罪嫌疑人到底在隐藏什么?左芷津判断,案犯一定是在隐藏作案的第一现场。而这个被重新粉刷、装修过的屋子,极有可能就是犯罪分子想要隐藏的杀人焚尸现场。涂料场里,侦查人员苦苦找寻,撬开了地砖,刮开了墙壁,却没有发现任何有价值的线索。
墙被刷,窗被拭。左芷津抬头望着附近的一扇窗户,在抹布擦过留下的条形印迹中,他突然发现了淡淡的、有点发黄、类似于茶渍的痕迹。再仔细观察,在门口的排气扇纱窗上,还有一层油状物质。此刻,左芷津的大脑突然闪现出令人毛骨悚然的一幕:几天前,就在这个房间里,烈火熊熊,尸体在火焰中渐渐化为灰烬。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焚尸味。尸体的脂肪燃烧起来伴着水蒸气升腾,遇冷后,一丝脂肪逐渐凝固在玻璃和纱窗上——“人油”!玻璃上茶渍一样的东西是人油!透过这块取下的玻璃,左芷津几乎已经看到了破案的曙光。
然而,脂肪燃烧后化学分子链会被打碎,即使确定黄色物体是脂肪,也很难检出那是人类脂肪。平时阅读过的大量学术刊物在这时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左芷津隐约记得曾有一家外省市的检测机构能进行这一类检测。经多方联系,终于联系到了这家机构,并最终确认了玻璃和纱窗上残留的黄色物质确系人类脂肪。亲眼看到了这一有力的证据,案犯刹那间崩溃,乖乖带领民警指认了杀人焚尸现场。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