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人物>警界专家>详细内容

警界专家

华裔神探李昌钰:刑事鉴定科学就是让证物说话

来源:世界日报 作者:邱绍璟 发布时间:2006-02-20 17:14:35 浏览次数: 【字体:
                                    
 
     承接台湾“总统”大选“3.19枪击案”,让李昌钰承受很大的政治压力,他在美国康州实验室办公室比划子弹穿过腹部的可能情况。(记者许振辉摄)

  形容世界著名刑事鉴定科学家李昌钰,足迹遍布世界各个角落,一点也不为过,才从欧洲办案回来,立刻赶到匹兹堡为老友名法医魏契的案子作证,接着又赶到迈阿密码头登轮勘查“海洋光辉号”(Brilliance of the Seas)邮轮蜜月新郎乘客失踪案,下一站是到新奥尔良市在全美刑事年会上专题演讲,几乎马不停蹄。

  金字招牌争邀助讲

  人称“神探”的李昌钰,是许多人心目中的偶像,“辛普森大审”更使他爆红,成为全世界媒体报道、追逐的焦点,英文中的Dr. Henry Lee已是注册商标的金字招牌。每有大案,从CNN到FOX的有线电视,一定要请到Dr. Lee上场,名嘴助讲,才算压得住阵脚。

  他的专业:刑事鉴定科学就是“让证物说话”,抽丝剥茧地探查真实面目,这是他打造金字招牌的至高原则,“不管你是谁,看证据”。这个专业精神,让他参与重办肯尼迪总统刺杀案、克林顿总统绯闻案、克林顿白宫法律顾问自杀疑案、科索伏种族屠杀万人冢惨案,甚至连欧洲中古世纪的遗体疑案都找他协助。

  3.19枪击案模糊焦点

  他究竟参与侦办了多少案件?李昌钰说,现在已经多得记不清了,全世界各地大概有七八千件。

  但最让全世界华人社会印象深刻的,除了辛普森命案,就是2004年台湾“总统”大选期间陈水扁3.19枪击案。他说,不仅台湾的人关心此案,全球华人也关心,“到哪里都有中国人在问”。这个“充满政治爆炸火药”的案子也给他沾上麻烦,但他说刑事鉴定工作是独立、客观的,只看物证,他们只是尽心尽力把能找到的,能重建的证据交给检方,至于起不起诉、抓不抓嫌犯,“那只能看检方、警方了”。但他感叹这个案子“政治性太强了,模糊了焦点”。

  受各界敬重的李昌钰,以努力与专业克服歧视,为美国华人移民追求“美国梦”历史写下漂亮一页。他幼年时随家人到台湾定居,后来毕业于“中央警察大学”,申请到纽约大学留学,他说刚到纽约时身上只有50美元,他半工半读,靠着勤奋终于取得生化博士学位。

  喜爱写作的李昌钰还当过记者,40多年前赴美深造之前,他曾陪太太宋妙娟回马来西亚娘家补办婚礼,结果在马来西亚住了一年多,在当地华文报纸《华联日报》从记者做起,数月后升为助理编辑,数月后再被升为总编辑,撰写时评。

  投身执法界近50年

  取得博士学位后,他先在康州纽海芬大学教书,再被延揽到康州警界服务,协助破获康州许多轰动大案,声名远播,从联邦到各州警界遇到重大悬案都找“Dr. Lee”帮忙。1998年获任命为康州警政厅厅长,成为全美最高职位的亚裔执法人员。退休后仍出任康州警政厅荣誉厅长、康州警政厅刑事科学中心总监、纽海芬大学首席教授和国家现场鉴识培训中心主任,并在纽海芬大学创立“李昌钰刑事鉴定科学研究所”,他在世界各地获颁的荣誉奖多达800余项。明年将是他投身执法界的50周年。

  他每年受到各国执法单位的邀请,为疑难奇案进行调查、鉴识证据,同时也接受世界各组织邀请演讲,行程紧凑。他每周工作七天,一天只睡四五个小时,乐在其中。秘诀何在?“专注工作,不要想太多”,李昌钰说他在美国工作这么多年,他从不去议论办公室内外是非,只专心“把工作做好”。

  除了办案外,李昌钰目前还忙着拍摄美国“法庭直播”(COURTTV)制作的电视影集《李昌钰抽丝剥茧》(Trace Evidence),他在片中将世界各地刑案侦办过程一一解构呈现在观众面前,目前已播出40多集,台湾、大陆都获得播放版权,掀起风靡热潮。第二季的《抽丝剥抽茧》影集中,有李昌钰练习功夫的片段,观众看得很过瘾。

  静态嗜好方面,他曾经收集过邮票、古钱,喜欢听音乐,他曾经喜欢收藏“象”,当各界朋友得知,许多人送他各式各样的象,多达500只。后来改收集咖啡杯,现在最新的收藏嗜好是石头,他说,收集石头的好处是:“不用浇水、不用施肥,不用怕别人的石头跑得比你的快,高兴时取出来看看摸摸,是最忠实的友伴。”

  移民来美40多年,李昌钰生活习惯都还是“中式”的,他还是习惯“吃饭”,他吃饭的速度很快,太太说他像吸尘器一样,两分钟就解决一餐。年轻时受过军事训练的李昌钰说,“吃得快、睡得少,才能有更多时间做更多有意义的事”。

李昌钰 物证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