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神探李昌钰
短片
(画外音)李昌钰,1938年出生于江苏省如皋县,幼年随母亲举家到台湾。1960年,从警校毕业成为台北一名警察。1965年身揣50美元到美国留学,在纽约半工半读10年,1975年获得博士学位,随后受聘为康州纽海文大学刑事科学助理教授。三年内从助理教授升至副教授,进而成为终身教授并出任刑事科学系主任。1979年出任康涅狄格州警政厅刑事化验室主任兼首席鉴识专家。1998年7月,出任康涅狄格州警政厅厅长,成为美国警界职位最高的亚裔人士。2000年,从厅长职位上退休,但继续主持康州的刑侦工作。2001年9月,受聘成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刑事科学技术实验室名誉主任、纽约州警政厅总顾问。2004年,获美西华人学会第25届年会“特别成就奖”。
主持人:刚才听了您的讲座我觉得非常精彩,但是我觉得在底下听讲座的干警们应该觉得非常大的压力。你考了他们很多的问题,是不是因为在工作的时候,也习惯去问为什么?
![]() |
国际刑事鉴识专家、博士李昌珏:对,这很重要,就是这样要不断学习,做刑侦工作更要一天到晚,不断地学习。知识越广,破案的机会越大,所以我们做学问、做事业一定要不断发问,不断追寻结论。在(案发)现场如果我们能问到五个W,Why、What、who、Where、When,为什么,在哪里,是谁,这些五个问题能够答出的话,那你就会破案。
主持人:我们新闻工作也是讲五个W,是不是因为你以前也做过新闻工作?
国际刑事鉴识专家、博士李昌珏:做过新闻工作,所以这五个W很重要。
主持人:大家都那样称呼您说你是当代福尔摩斯、神探,对这些称号怎么看?
国际刑事鉴识专家、博士李昌珏:虽然讲习惯了,在国外很多人称呼我这个,但是我心里的压力也很大。因为我不是一个神探,福尔摩斯是一个虚构的人,虚构的一个案件当然会破,每天都有发生实际的案
![]() |
主持人:就是很多工作人员当中的一位?
国际刑事鉴识专家、博士李昌珏:每个人都是神探,我只是其中一个。
主持人:神探组里面的一个我记得曾经看过一篇报道,你讲过这样一句话,说其实要论到知识,很多科学家他的知识都比你自己要丰厚,然后说到刑侦的经验,也有很多老前辈。那为什么到最后被大家说为神探的只有你一个?
国际刑事鉴识专家、博士李昌珏:因为我把外勤的工作经验和科学的知识、常识结合起来了,利用科学逻辑,给它做了一个有系统的方法。旧时候破案我们到现场是凭感觉,老的刑警都有一个感觉。
主持人:就是像福尔摩斯、包公他们去都凭感觉推断?
国际刑事鉴识专家、博士李昌珏:对。
![]() |
主持人:完全靠逻辑推理。
国际刑事鉴识专家、博士李昌珏:但是现在新的是要结合起来,除了感觉,你怎么证明?你光靠感觉你不能到法院说,法官,这是我的感觉他有罪,感觉不能证明,感觉有的时候会错误,所以用科学的逻辑方法跟这个感觉结合起来,那你破案就更有可能性了。
主持人:那你的意思是不是说,你的过人之处就在于把科学家还有老前辈这两者结合在一起,而且是很好的结合在一起了。
国际刑事鉴识专家、博士李昌珏:其实在我从事这个工作的时候,那时候都没有教科书,都是跟前辈学,能学多少就是多少,我自己在暗中摸索,现在很多的。为什么我写教科书,当时我开始写,很多同行就说,你不能把这个内幕、秘密出卖给人家,那将来我们吃什么。所以常常做鉴识科学的一代传一代,传着传着越传越少,所以我们现在就是怎么样整理所有的过去的经验跟新的学说怎么结合起来,希望下一代的做鉴识工作的人员,不要像我们这一代,要摸索很多年才能走到一个境界。
主持人:所以你刚才也说了,最大的一个欣慰就是能够把自己的经验变成教科书,让更多人去知道。
国际刑事鉴识专家、博士李昌珏:把经验变成教科书,变成训练的影片、光碟,让更多的人可以知道,大家可以学习。
短片
(画外音)李昌钰是美国三所大学的终身教授,被美国和世界各地的多所法学院和医学院聘为顾问或客座教授。他侦办过的许多刑事案都成为国际法庭科学界与警界的教学范例,他将刑事鉴识科学从辅助侦查的角色跃升至主导侦查地位。
![]() |
主持人:好像有人这样评价过你,就是说宁愿做大海里的小鱼,也不愿意做池塘里面的大鱼。是不是因为这样一个原因,所以就放弃了在台湾的工作,然后跑到美国去读书?
国际刑事鉴识专家、博士李昌珏:这是一个原因。在美国后来我不做行政厅长,也是这个原因。我一生不喜欢做大鱼,我不喜欢做局长啊厅长啊,我最喜欢在第一线工作,所以第一线的同仁非常喜欢我,美国社会的一般民众(之所以)敬佩我,就是因为我有这个工作(经历),而且在第一线工作。我很希望在第一线和大家在一起工作,我不希望坐在办公室里,生着暖气,坐着很多秘书,所以我做了两任的公安厅长以后,我就已经尽了我的责任和义务,政绩从紊乱的情形之上待到很平稳的状态很不容易,(公众)认为我是最好的公安厅长,为什么不继续留任?我告诉他们我希望回到我以前(的工作状态),喜欢在第一线工作。
主持人:是不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你最后选择的是刑事侦察工作?我发现你在美国好像求学的经历非常复杂,生化博士,然后学化学,然后最后选学了刑事侦察工作。
![]() |
国际刑事鉴识专家、博士李昌珏:刑事侦察工作是一个非常多元性的学门,现在刑事鉴识工作已经有36个不同的学门,法医、亚法医、刑事工程、心理学,什么都要学,什么都要懂,所以这也是鉴识工作的困难。比如做DNA遗传因子,但是我们做遗传因子,就要把不同的遗传因子,比如昆虫的遗传因子还要进行其他的尝试。
主持人:非常复杂。那你最后选择这份工作是不是你的理想?
国际刑事鉴识专家、博士李昌珏:这份工作是我的理想。我刚开始并没有要选择逐个份工作,我在中学的时候希望打篮球,但是发现自己不可能变成姚明,长不到那么高,所以我就做警察,做警察也并不是当时希望的做警察。
国际刑事鉴识专家、博士李昌钰:福尔摩斯是一个虚构的人。我一生不喜欢做大鱼,我不喜欢做局长、厅长,我最喜欢在第一线工作。我不是一个神探。
主持人:那你最后选择的这份工作是不是你的理想?
国际刑事鉴识专家、博士李昌钰:我刚开始并没有想要选择这份工作,我在中学的时候希望打篮球,但是发现自己不可能变成姚明,长不了那么高,所以我就做警察。做警察也并不是当时真正希望做警察,只是当时在台湾的时候,警察工作是一个理想的工作,(上警校)不必交学费,而且毕业了以后有生活的保障,在学期间还有津贴,天下有这么好的事为什么不去做?本来我在大学是念海洋系的,毕业以后做船长的,只念了一学期以后,我就去考警官学校,等到进了警官学校以后,我才发现这是我的理想。
![]() |
[短片]
(画外音)李昌钰是美国三所大学的终身教授,被美国和世界各地的多所法学院和医学院聘为顾问或客座教授。他侦办过的许多刑事案都成为国际法庭科学界与警界的教学范例,他将刑事鉴识科学从辅助侦查的角色跃升至主导侦查地位。
国际刑事鉴识专家、博士李昌钰:对我一生影响最大的就是我的妈妈,但是影响我最多的就是警官的教育。我养成一个早期晚睡的习惯,养成工作敬业的习惯,到了美国之后,当然更觉得在一个外国人的社会,你要闯下一番天地,一定要比人家强,比人家努力,中国人就有这个美德。所以这一生我希望做的事情我都做到了,鉴
主持人:在来采访你之前看过你的自传,然后在书里面有很多关于你的传说,其中有一句,就是说很多人都说你破案这么神,原因就是你手中有一颗水晶球,那你觉得什么是你的水晶球?
国际刑事鉴识专家、博士李昌钰:知识就是水晶球。
主持人:知识?
国际刑事鉴识专家、博士李昌钰:对,知识,很重要。像这一次会议,增加了一个人才和才智的项目,很重要。21世纪的战争就是知识的战争,哪个有知识你就能够上进,在现场假如你没有知识,一个子弹你看不懂,你再多的经验也没有办法。一颗血滴的形状,假如你不能分析,你再做几十年也没有用,几个大学学位都没有用,所以一个人的知识一定要足够,而且什么都要懂。心理学也要知道,犯罪人的心理、被害人的心理,痕迹证据,像血。血,有很多(血液)专家,血,大家也都知道,有红血球、白血球、血小板,每个人都知道DNA,都听说过,但是(重点)是怎么样运用。
主持人:那是不是有了这些,所以很多人都说李博士没有破不了的案?
![]() |
国际刑事鉴识专家、博士李昌钰:也有破不了的案,天下不可能说每个案件都破得了。我希望有一天天下没有破不了的案,那我们也就没饭吃了,当然有破不了的案。破不了的案并不一定说是刑侦人员不努力,破不了的案有很多因素,假如现场破坏了,大量物正被摧毁了。
[短片]
(画外音)1994年,橄榄球超级明星O.J.辛普森涉嫌杀人案,震惊全美,堪称20世纪美国社会最具争议的世纪大案之一。李昌钰参与该案刑事审判的辩方调查员。最终依据李昌钰在案发现场找到的证据,辛普森被判无罪。
2001年,著名的“9.11”事件中,李昌钰负责法医勘查工作。
2004年3月,李昌钰还参与了陈水扁吕秀莲遇刺一案的调查工作,使一宗迷案最终真相大白。
![]() |
30年来,李昌钰参与调查各类案件8000多件,包括有克林顿总统前任白宫律师自杀案、肯尼迪被暗杀案的重审等重大刑事案件。他是美国首位州级华裔警政长官,也是美国历史上官职最高的亚裔执法官员,迄今已获全世界的800多个荣誉奖项。
主持人:我觉得像你的工作,应该会有很大的压力。在工作当中,因为调查的结果可能往往会影响到事态的一个发展,可能还会影响到政治。
国际刑事鉴识专家、博士李昌钰:会影响到事态的发展,会影响到政治,会影响到历史。所以在我们做任何分析的时候,要特别小心,任何鉴定都要看好要产生的结果。
主持人:你从警40多年以来,有没有哪件案子印象最深?
![]() |
国际刑事鉴识专家、博士李昌钰:很多案件刚开始的时候都是最困难的,都没有头绪。有一件案件,是一家三口,祖母72岁了,儿子43岁,还有一个是孙女7岁,他们全都被杀了。
[短片]
(画外音)李昌钰讲到的这个案件发生在1989年8月,当时案件中的三名使者一位是72岁的老人,一位是46岁的残疾人,还有一个7岁的女孩子。一起到现场上午刑侦人员很久都找不到破案的线索,而李昌钰则用自己的办法找出了凶手。一个在浴室墙上的血手印因为没有指纹被很多人放弃了,但是他却注意到了手掌印的大小,由此推断出了罪犯的身材。被罪犯遗落在现场的一只手表停摆了,侦破人员没有反应,但是李昌钰发现手表的停摆是由于撞击引起的,由此推断出了案发的大致时间。
经过几个月的侦破,这宗没有目击者的命案最终告破。李昌钰也因此获得了该市最高荣誉奖状。不过他在自述小说中说,真正让他难忘这个案件的,是为3个从年龄到身体都是弱势的死者找到了凶手,使他看到了做一个刑侦人员的价值。
主持人:那觉得中国血统有没有带给你什么?
国际刑事鉴识专家、博士李昌钰:中国的血统带给我很多,我有中国人的勤劳,中国人的勤奋和智慧,这些是别的国家没有的。同时我们中国人会蹲着看现场,美国人不会蹲着看现场。大陆的刑警人员非常好,他们工作非常认真,有的时候他们拿案情跟我讨论的时候,提出一点异议,我指点一点方向,这些方向他们去努力,就会侦破了。
主持人:你说过你已经退休三次了,什么时候会第四次退休,真正的退休?
国际刑事鉴识专家、博士李昌钰:我每年都希望真正的退休,但是现在还有800多件,而且我的教学演讲已经排到公元2008年了,世界(各地)送来的疑案等着破,看样子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了。其实我太太也常常希望我退休,但是我常常说,只要我的体力跟智力能够协助别人,我愿意继续协助。
[短片]
(画外音)李昌钰从来没有忘记祖国,在国外维护中国人形象,回国讲座,把知识传授给中国的同行们……

4月19日上午,美国神探李昌钰一行来到市公安局刑事科学技术研究所,参观了本市尖端刑事科学技术设施,并与市公安局、市刑侦局有关领导对当前刑事科学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探讨。其间,李博士接受了本报记者独家采访。
李博士说,我第一次来天津时,天津刑侦工作还很落后。第二次来津是在四年前,天津刑侦工作已有了高起步。这一次,天津的变化令我感到大吃一惊,天津警方目前重案破案率已经达到了87%,这在国际上都是很少见的,难能可贵,值得恭贺!特别是天津警方在绑架案方面连续几年破案率都是100%,这在一个城市引进外资、吸引外方专家人才方面,都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记者问李博士以前在马来西亚《华联日报》做记者、编辑,后在短短三年中升为总编辑,记者工作对刑侦工作有什么帮助时,李博士说,你们的消息太灵通了,连我以前的职业都打听到了。我最早是做警察的,后来在马来西亚《华联日报》做过记者、编辑。记者经历对我后来的刑侦工作太有帮助了,两种职业有很多共同的地方,两者都是在做报道,你们报道新闻,我们报告案件,两种工作都要真实公正。做记者与做警察一样,都相当辛苦,在美国,许多新闻记者都在案件侦破方面给我们提供过帮助,我们几乎每周都与记者举行见面会,进行多方面沟通。记者这种刨根问底、探究真相的特质,也为我一直以来从事的刑侦科学研究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图为今天上午,李博士到本市刑侦科研所参观,对本市刑侦工作表示满意。


4月18日下午,华裔神探李昌钰在天津礼堂进行了一场关于刑侦科学技术内容的精彩演讲,博得在场天津同行的阵阵掌声。演讲和报告会在和谐、融洽和宽松的气氛中度过,在相互的交融中,此次报告会取得圆满成功。
昨天的报告会从下午3点开始,天津礼堂中厅座无虚席。早在报告会前一个小时,参加会议的天津警方人员就陆续进入会场。大家都想亲自感受一下这位警界名人的风采同时感受一下罪案现场调查的最前沿技术3点整,李昌钰博士出现在主席台前,立即博得在场人员的掌声。李昌钰博士在简单地回顾了对天津的整体印象后,很快便进入了报告会的主题。
像以往曾经报告的形式一样,李昌钰博士首先使用自己搜集的现场图片来打头阵并用现场提问的形式进行互动交流。还给互动人员以纪念品鼓励。很快,这种很特殊的报告和演讲方式就被台下上百名的参会人员接受。随后,李昌钰博士就犯罪案件之调查的主题,分成主动参与侦查和被动参与侦查等几个专业方面进行了详细、互动式的报告和演讲。5点30分,报告和演讲进行了个半小时后,在参会人员还意犹未尽的境况下,由于时间的原因不得不结束、李昌钰博士在刑事科学技术方面渊博的知识以及令人钦佩的人格魅力,再次博得全场人员经久不息的掌声。李昌钰博士在会场上的精彩问答
第一个纪念章发给了副局长昨天的报告会开始,李昌钰博士在讲解了关于21世纪刑侦的总体方向后,首先播放了一个罪案现场的图片,随后向场下的刑警提问,让场下的人员回答在案发现场发现了什么。结果在现场中最重要的一个物证,首先被天津市公安局主管刑侦的副局长李秀林发现并回答。
两个半小时演讲始终站着此次报告会时间长达两个半小时,在两个半小时中,李昌钰博士的个人魅力再次得到显现。已经是67岁高龄的李昌钰博士,始终站在主席台上进行讲解,中间一直没有休息。
全部讲解进行了精心的准备报告会上,李昌钰根据不同的罪案现场调查,准备了十余个精彩案例,将这些对于中国警察来说非常难以接触到的实例倾情奉献。无论从案件的现场图片、讲解图例,甚至是现场勘查技能,都和盘托出,充分显示出此次报告会是经过了精心准备的。
会场数次提到母亲在昨天的现场报告会上,李昌钰博士数次提到自己的事业和母亲分不开,能够看出李昌钰受到自己母亲的影响很大,同时也看出李昌钰博士是非常孝顺的人。李昌钰在报告中称,母亲从小就教育他,做事情要认真。在他三次退休又三次重新复出中,都是母亲从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天津的刑警是最聪明的昨天,在现场讲解中,李昌钰博士对案件现场进行了提问,他提供了许多罪案现场图片,要求场下人员回答,其中是一个场面是一名女受害人身穿内裤躺在案发现场。当李昌钰博士要求回答现场的哪些画面与正常情况不同时,场下的一名刑警随即回答,是内裤穿反了。这名刑警当即得到了李昌钰博士的赞扬。李昌钰博士说,就是穿反了的内裤这一线索破了此案。在现场,李昌钰博士不仅提出专业性的问题互动,而且还对一些常识性的问题进行提问互动,结果全部被天津刑警回答上来,李昌钰博士当场赞叹说,天津的刑警是最聪明的。
津城刑警在李昌钰博士讲演后畅言感受
很想听听国外的刑事科学技术
昨天,报告会还没有开始,记者就同很早到场的刑警攀谈起来,一名来自基层的刑警王警官告诉记者,他以前都是在新闻或是书中了解到华裔神探李昌钰的,而此次能够亲自聆听李昌钰博士的报告,感到很兴奋。李昌钰博士曾经处理过众多的重大刑事案件,具有很丰富的罪案调查经验。作为一名警察,特别是中国的警察,通过此次报告,会了解到许多国外的刑事科学技术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开阔自己的眼界。
刑事科学技术是相通的
昨天,记者见到了听完报告的市刑侦局刑警陈警官。对于此次报告会的感想,陈警官只用了四个字表示,受益匪浅。陈警官说,对于刑事科学技术来说,各国的刑侦技术人员的目的都是要将罪案现场复原再现,查明案件的真相,给受害人一个公正。但在刑事科学技术的应用上,国家和地区间由于客观因素会有所不同。通过此次报告会,可以使中国从事此方面的工作人员了解国外状态,跟进世界趋势,打击犯罪是所有警察的职责。
作为警察就是要敬业
公安河北分局一名刑警告诉记者,通过现场许多场面图片能够看到,无论什么样的现场,李昌钰博士肯定是要亲自赶到,并且亲自动手勘查,并没有因为自己的特殊地位而高高在上,甚至是一些有生命危险的地方也要去。在学习李昌钰博士渊博知识的同时,更是要学习李昌钰博士敬业的品质。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